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地方综合性大学教师管理之思考——以大理大学为例
【作者】 罗亦佳 彭 芳
【机构】 (大理大学外国语学院,云南大理 大理大学药学与化学学院,云南大理)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目的:分析和认识地方综合性大学教师管理的现状,进一步探究地方高校如何有效的加强教师管理。方法:通过大量查找文献,从多个环节去思考如何提高地方综合性大学的教师管理。结果:深入了解地方综合性大学教师管理的现状,分析总结其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并提出了一些对策。结论:我校更应该注重高校教师管理的研究,采取多种方式,改进管理模式,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地方高校;教师;管理;思考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ocal comprehensive university teacher management, and to explore how to effectively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teachers in local comprehensive university. Methods: Through a large number of literature, to think about how to improve the local comprehensive university teacher management from several aspects. Results: In 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status of local comprehensive university teacher management, analysis and summary of the things with the regularity of things, and put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Conclusion: Our school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study of the management of university teachers, take a variety of ways, improve the management mode, improve the work efficiency.
Key words: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eacher;management;reflection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对优质教育需求的日益增长,国内各高校在办学条件、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在不断的加强。作为大理大学这样一所地处云南西部地区大理多民族聚居的综合性大学,要在这种大背景下立足生存下去,必须走强校之路,而师资队伍的建设则是办好地方高校的关键所在。因此,地方综合性大学必须重视高校教师管理,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地方高校的潜能,推动地方高校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目前,地方高校教师管理存在不少的问题[1-2],那么对于刚刚由大理学院更名为大理大学,并且在办学历史并不是很长的前提下,该如何加强教师管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留住优秀人才呢?由此提出以下初浅认识。
1 加强分类管理
地方综合性大学由于处于全面发展时期,导致高校教师的岗位繁杂,加之教师发展参差不齐,教师个人爱好不同,更是需要进行分类管理。教师分类管理应务必按需设岗,既要科学、明确,又要注重不同岗位之间互通渠道;同时确保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自由发展空间的原则。虽然我国高校对教师岗位分类管理主要做法有两种,但大理大学则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定有效的分类管理。因此,建议将教师岗位分为教学为主岗、教学科研并重岗、研究为主岗、社会服务与技术推广岗等四类教师岗位。各系院还可根据工作需要,具体再细化。无论怎样划分,均要明确各岗位的任务。教师可根据每一聘期的工作状况,选择其中一个岗位并履行该岗位职责。另外在分类管理中,还要注意专业技术职务和岗位聘任评聘分开,实施真正的聘任制和任期制[3-4]。
2 加强教学管理
加强高校教学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确保教学工作系统性、连续性和综合性,并最大限度提高教师教学能力[5]。对于地方综合性大学的教师来说首要任务就是尽早过教学关,因此加强教师的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要求,对每一位教师都是十分重要的。一是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把教师放在应有的主体位置上,从而发挥教师最大能动性。二是要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人人遵守,不搞特殊化。三是建立公平公正的激励制度,无论在教学检查还是教学评估等环节,鼓励教师积极性。四是加强民主化管理,各类教学规章制度要充分体现民主化、公开化。五是加强教师的培训力度,无论新进教师,还是老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均应根据他们自身特点分门别类的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引导、提高。六是加强教学管理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减少日常事务,提高工作效率。七是教学管理权限下移,让二级学院及教研室或课程群有更多的自主权[6]。
3 加强科研管理
地方综合性大学的科研实力与国内重点高校是难以相比的,而科研水平体现了一所高校的综合实力,因此更加要加强地方高校教师的科研管理,以调动教师科研的积极性,提高学校的科研实力。一是加强科研管理部门的管理水平,能够科学合理的配置资源;二是注重科研的数量与质量。既要关注教师当年内科研的数量,更要注重科研的水平,科研服务于社会的影响力。三是正确认识科研论文的质量。注重论文对学术的推动力。四是区别对待学科间的差异性、周期性及难易性。五是加强科研项目申报的宣传、指导,引导教师根据自身情况申报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科研项目。六是加大对科研的奖励力度,调动广大教师的科研参与性。七是加强科研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方便教师获取更多的科研信息。八是将科研管理权限下移,让系院有更多的自主权[7]。
4 加强信息化管理
地方综合性大学由于多方制约,常出现部处之间数据信息难以共享,各个管理系统的数据结构不完全相同,系统之间无法进行数据交换和共享,例如,人事处常以教师为管理对象,教务处以课程为管理对象,当人事系统中的教师职务发生变动时,而在教务系统中依旧保留原有的职务信息等类似情况。因此加强学校信息化管理,提升学校信息化管理水平,从而提高教师队伍的管理效率、强化教学质量、促进科研教研,提升教师服务水平等具有重大意义。所以务必要建立高校教师队伍的基础数据库,统一规划数据结构,做好各部门的协调工作,实现学校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定期进行系统更新升级,同时要保证教师管理数据的安全性,设置不同的管理权限,各部门可以维护修改本部门数据,经审核批准可以使用其他部门的数据[8-9]。
5 加强身心健康管理
大理大学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7000余人,继续教育学生21000多人,有专任教师1012人,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管理任务繁重。这些情况有可能导致教师心理负担大,精神压力大。因此,学校更应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况且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会不同程度影响到学生的个性、人格乃至终身发展。由此建议学校可从以下几个环节加强教师的身心健康。一是根据教师的研究方向和专业特长,合理分配教师的工作,使每位教师找到自己合适的岗位,最大限度发挥主观能动性。二是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中心,提供教师心理咨询机构和场所,安排相关的培训和讲座,提高防范应对措施。三是加强医学常识的普及,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四是分门别类的做好教师的健康体检,依据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以及往年检查的不同情况,设计不同检查项目。同时建立教师健康档案,及时掌捉动态变化,及时发现和防范各种疾病的发生。五是积极倡导每天运动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开展教职员工的日常锻炼,如定期定时的眼保健操、运动健身等;六是对大龄男女青年、家庭偶遇突发事件以及身体严重疾病等特殊群体,要开展特别关爱活动,防止意外状况的出现[10-11]。
总之,加强教师的教学、科研及身心健康等管理,对促进学校整体的发展及对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赵赟.以人为本的高校教师管理模式探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1(4):217-218
2.鲍艳,郭凤臣.地方高校教师队伍柔性管理模式探索[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29(11):35-37.
3.王金友,蒲诗璐.高校教师岗位分类管理探析——基于现代大学人事管理体制改革的视角[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14,1:1-6
4.郭明维,杨倩,何新征.西部地方高校教师分类管理实施路径探析[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12,(1):41-46
5.皇甫菁菁.高校教学管理专业化发展思路[J].新西部,2014,(18):115-116
6.濮志杰.探析高校教学管理新方向和发展模式[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4):61-62
7.王文娟.我国高校科研团队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J].临沂大学学报,2012,(8):129-131
8.金明珠,徐绍莉.高校教师队伍信息化管路的数据需求探索[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S1):446-450
9.胡少逸,徐丽萍.教师档案的信息化创新管理模式建设与实现[J].科学管理,2015,(29):40-41
10.江萍.高校教师管理的心理艺术运用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4,14(11):23-25
11.王俪颖.地方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分析与思考[J].甘肃高师学报,2013,18(3):97-99
作者简介:罗亦佳(1989-),女,助教,汉族,云南个旧人
通讯作者:彭芳(1965),女,教授.
关键词:地方高校;教师;管理;思考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ocal comprehensive university teacher management, and to explore how to effectively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teachers in local comprehensive university. Methods: Through a large number of literature, to think about how to improve the local comprehensive university teacher management from several aspects. Results: In 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status of local comprehensive university teacher management, analysis and summary of the things with the regularity of things, and put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Conclusion: Our school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study of the management of university teachers, take a variety of ways, improve the management mode, improve the work efficiency.
Key words: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eacher;management;reflection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对优质教育需求的日益增长,国内各高校在办学条件、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在不断的加强。作为大理大学这样一所地处云南西部地区大理多民族聚居的综合性大学,要在这种大背景下立足生存下去,必须走强校之路,而师资队伍的建设则是办好地方高校的关键所在。因此,地方综合性大学必须重视高校教师管理,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地方高校的潜能,推动地方高校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目前,地方高校教师管理存在不少的问题[1-2],那么对于刚刚由大理学院更名为大理大学,并且在办学历史并不是很长的前提下,该如何加强教师管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留住优秀人才呢?由此提出以下初浅认识。
1 加强分类管理
地方综合性大学由于处于全面发展时期,导致高校教师的岗位繁杂,加之教师发展参差不齐,教师个人爱好不同,更是需要进行分类管理。教师分类管理应务必按需设岗,既要科学、明确,又要注重不同岗位之间互通渠道;同时确保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自由发展空间的原则。虽然我国高校对教师岗位分类管理主要做法有两种,但大理大学则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定有效的分类管理。因此,建议将教师岗位分为教学为主岗、教学科研并重岗、研究为主岗、社会服务与技术推广岗等四类教师岗位。各系院还可根据工作需要,具体再细化。无论怎样划分,均要明确各岗位的任务。教师可根据每一聘期的工作状况,选择其中一个岗位并履行该岗位职责。另外在分类管理中,还要注意专业技术职务和岗位聘任评聘分开,实施真正的聘任制和任期制[3-4]。
2 加强教学管理
加强高校教学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确保教学工作系统性、连续性和综合性,并最大限度提高教师教学能力[5]。对于地方综合性大学的教师来说首要任务就是尽早过教学关,因此加强教师的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要求,对每一位教师都是十分重要的。一是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把教师放在应有的主体位置上,从而发挥教师最大能动性。二是要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人人遵守,不搞特殊化。三是建立公平公正的激励制度,无论在教学检查还是教学评估等环节,鼓励教师积极性。四是加强民主化管理,各类教学规章制度要充分体现民主化、公开化。五是加强教师的培训力度,无论新进教师,还是老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均应根据他们自身特点分门别类的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引导、提高。六是加强教学管理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减少日常事务,提高工作效率。七是教学管理权限下移,让二级学院及教研室或课程群有更多的自主权[6]。
3 加强科研管理
地方综合性大学的科研实力与国内重点高校是难以相比的,而科研水平体现了一所高校的综合实力,因此更加要加强地方高校教师的科研管理,以调动教师科研的积极性,提高学校的科研实力。一是加强科研管理部门的管理水平,能够科学合理的配置资源;二是注重科研的数量与质量。既要关注教师当年内科研的数量,更要注重科研的水平,科研服务于社会的影响力。三是正确认识科研论文的质量。注重论文对学术的推动力。四是区别对待学科间的差异性、周期性及难易性。五是加强科研项目申报的宣传、指导,引导教师根据自身情况申报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科研项目。六是加大对科研的奖励力度,调动广大教师的科研参与性。七是加强科研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方便教师获取更多的科研信息。八是将科研管理权限下移,让系院有更多的自主权[7]。
4 加强信息化管理
地方综合性大学由于多方制约,常出现部处之间数据信息难以共享,各个管理系统的数据结构不完全相同,系统之间无法进行数据交换和共享,例如,人事处常以教师为管理对象,教务处以课程为管理对象,当人事系统中的教师职务发生变动时,而在教务系统中依旧保留原有的职务信息等类似情况。因此加强学校信息化管理,提升学校信息化管理水平,从而提高教师队伍的管理效率、强化教学质量、促进科研教研,提升教师服务水平等具有重大意义。所以务必要建立高校教师队伍的基础数据库,统一规划数据结构,做好各部门的协调工作,实现学校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定期进行系统更新升级,同时要保证教师管理数据的安全性,设置不同的管理权限,各部门可以维护修改本部门数据,经审核批准可以使用其他部门的数据[8-9]。
5 加强身心健康管理
大理大学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7000余人,继续教育学生21000多人,有专任教师1012人,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管理任务繁重。这些情况有可能导致教师心理负担大,精神压力大。因此,学校更应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况且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会不同程度影响到学生的个性、人格乃至终身发展。由此建议学校可从以下几个环节加强教师的身心健康。一是根据教师的研究方向和专业特长,合理分配教师的工作,使每位教师找到自己合适的岗位,最大限度发挥主观能动性。二是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中心,提供教师心理咨询机构和场所,安排相关的培训和讲座,提高防范应对措施。三是加强医学常识的普及,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四是分门别类的做好教师的健康体检,依据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以及往年检查的不同情况,设计不同检查项目。同时建立教师健康档案,及时掌捉动态变化,及时发现和防范各种疾病的发生。五是积极倡导每天运动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开展教职员工的日常锻炼,如定期定时的眼保健操、运动健身等;六是对大龄男女青年、家庭偶遇突发事件以及身体严重疾病等特殊群体,要开展特别关爱活动,防止意外状况的出现[10-11]。
总之,加强教师的教学、科研及身心健康等管理,对促进学校整体的发展及对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赵赟.以人为本的高校教师管理模式探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1(4):217-218
2.鲍艳,郭凤臣.地方高校教师队伍柔性管理模式探索[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29(11):35-37.
3.王金友,蒲诗璐.高校教师岗位分类管理探析——基于现代大学人事管理体制改革的视角[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14,1:1-6
4.郭明维,杨倩,何新征.西部地方高校教师分类管理实施路径探析[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12,(1):41-46
5.皇甫菁菁.高校教学管理专业化发展思路[J].新西部,2014,(18):115-116
6.濮志杰.探析高校教学管理新方向和发展模式[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4):61-62
7.王文娟.我国高校科研团队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J].临沂大学学报,2012,(8):129-131
8.金明珠,徐绍莉.高校教师队伍信息化管路的数据需求探索[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S1):446-450
9.胡少逸,徐丽萍.教师档案的信息化创新管理模式建设与实现[J].科学管理,2015,(29):40-41
10.江萍.高校教师管理的心理艺术运用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4,14(11):23-25
11.王俪颖.地方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分析与思考[J].甘肃高师学报,2013,18(3):97-99
作者简介:罗亦佳(1989-),女,助教,汉族,云南个旧人
通讯作者:彭芳(1965),女,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