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全开放模式下的高校实验教学浅析——以药学类创新人才培养为例

【作者】 王福玲 杨 波

【机构】 (哈尔滨商业大学 药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结合药学类实验室建设情况,探讨全开放实验教学模式对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全开放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是整个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动手能力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全开放模式下的实验教学特点、构建和优势做一简单介绍。
  关键词:药学类实验;开放式教学;创新人才培养
  Abstract: Combining with construction situation of pharmacy laboratory, discuss the impact of all-pen experimental teaching model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novative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All-open experimental teaching is not only much important segment of the entire teaching system, but also is the vital link of applying theories to the reality. Therefore it play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in raising student’s innovative thoughts, the abilities of analyzing and solving problems, practice abilities. The characteristics, builds and advantages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under all-open model were simply introduced.
  Key Words: pharmacy experiment; opening teaching; cultivation of innovation talent
  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1]。对于药学类专业而言,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动手能力尤为重要,尤其是离不开实验教学的支撑。开放式实验教学是相对于传统的封闭式固定式实验教学而言,是指将所有的实验资源向学生开放,让学生成为实验的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实现学生自主实验。不但要求学生可以在任意开放的时间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独立操作仪器,按照实际情况设计更改实验计划,还要求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管理手段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全方位开放[2]。
  1 全开放实验教学模式的特点
  学院应该积极投身于开放实验教学的环节中,构建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的创新性开放实验教学模式,努力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实验室全开放以后,拓展了有限的实验空间和资源,学生有了更多的实验机会,避免了按部就班不加思考的形式上的完成实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由浅入深”地在不同阶段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通过全开放实验模式,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专业、兴趣和能力自主安排实验时间、自行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仪器、探索实验方法,或者鼓励支持学生加入教师的科研项目,教师进行引导和适当指导。开放实验的多样性可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科研的机会,激发科研兴趣,培养学习能力,掌握仪器操作方法,引领学生在以后的科研活动及工作中较快进入和胜任自己的角色。同样,教师通过与学生讨论问题,也会调整教学方法,积累专业经验,推进教学研究,提高教学科研水平。









  图1 全开放模式下实验流程图
  2 全开放药学类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
  为构建和实施具有学校专业特色的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结合实际情况,制药工程、中药学、药学等专业应该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实践探索。
  2.1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
  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全开放实验教学的前提,要能够做到强化管理。首先,要明确实验室管理责任人和仪器使用负责人,明确岗位职责;其次,实验教师要对进入实验室的学生进行仪器操作和安全卫生的岗前培训,特别是化学试剂、高压灭菌锅和精密仪器的操作,动物尸体的处理等方面,并签署安全协议和定期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方才准许继续进入实验室;再次,学生每次使用实验室和相应的仪器设备,都要认真填写使用记录本,实验结束后整理物品,打扫卫生[3];最后,实验教师要定期对所负责的实验室检查水电门窗安全和卫生情况,以及仪器设备特别是流式细胞仪、电镜等较贵重仪器的日常维护[4]。
  2.2 改革实验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
  用全开放模式下的实验教学逐渐代替以班级为单位,在固定时间由老师安排并讲解实验内容的传统实验教学方式。实验教学内容的设置上,不但要满足中药提取分离、动物解剖和细胞培养等实验技能的基本训练,还要多样化,能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利用现有的实验室仪器设备平台,结合生活实际,灵活运用时间,自主选择或者设计创新,逐步减少重复性验证性实验的比重,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开设研究性实验[5],同时增加课外创新实践项目,例如目前在研的“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对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信号途径初探”、“大枣多糖抗氧化活性及保健饮料加工工艺研究”等,有助于全面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和学生的整体素质。
  2.3 合理配置实验教学队伍、提高服务意识
  随着对实验教学越来越重视,急需建立一支综合素质强、高质量、结构合理的实验教学和管理队伍,在全开放模式下,对实验教师的要求亦不断提高,比如要不断更新理论知识,及时快速准确掌握新的实验技能,合理安排时间满足学生的需求,年龄结构合理,具有奉献精神和踏踏实实的工作态度等[6]。同时,学校要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起实验教师的积极性,比如正确对待实验教师的地位,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上升空间、深造机会,建立合理的职称评定机制,适当提高工资待遇等。
  2.4 建立健全网络化信息管理平台
  借助计算机辅助管理,集成门禁监控系统、仪器自动控制系统、预约系统、管理系统于一体,并将药品试剂、仪器设备都纳入网络化管理,实现对实验室的自动化管理[7]。利用这一平台,学生可以利用“校园一卡通”查找申请提供开放的实验室和实验项目,通过多媒体自主学习网络教学资源,为学生开展创新实践与科学研究提供更大的空间和自由度。实验教师也可以通过平台进行工作量核对、平时成绩考核和给出最终实验成绩,提高日常工作的效率。
  2.5 改革实验教学评价体系
  实验教学评价是实验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合理的评价方法,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和激发积极性主动性。应该建立一个以实验前预习情况、实验操作是否规范、实验数据处理分析是否可靠、实验报告填写是否完整、实验后是否整理打扫以及实验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方面的实验综合评价体系,杜绝学生机械地抄写实验报告。同时,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间或学生和老师之间可以进行讨论,实验指导教师还应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做出纠正,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真正掌握专业知识并有所提升,保证实验教学质量。
  3 全开放药学类实验教学的优势
  全开放实验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学院专业负责人应以目前现有的实验硬件平台制定多层次、多类型的实验教学内容,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教学资源以及查阅相关材料自主学习,通过教师引导、学生间的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实验内容,并进行自主创新,借助网络化管理完成实验教学。










  图2 全开放实验教学要素图
  3.1 增强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在全开放模式下,学生首先要对选择的实验项目进行预习,在图书馆的科技文献平台或上网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互相讨论,设计实验方案,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信息查找和共享、分析总结的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操作仪器设备,相互合作,排除问题,然后进行数据分析获得结论并探讨原因,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克服困难的勇气、钻研的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增强了团队协作精神;通过积累实验经验和动手能力,真正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专业学习和社会工作相接轨,有效加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和适应能力。
  3.2 提高实验仪器设备使用效率
  通过对实验室仪器设备进行资源共享,对本科实验教学、综合性实验、毕业论文设计、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挑战杯”等竞赛[8]、研究生科研等实现全面开放,打通“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和“研究室”,提高了仪器设备的使用率,避免了仪器设备的重复配置,特别是避免了“高精尖”仪器的“闲置”。能够利用现有仪器设备,产出更多科研成果,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室效能。
  3.3 避免实验耗材的浪费
  学科内特别是专业内的各个实验在内容设置上会使用很多共同的实验材料与试剂,通过全开放模式,可以避免出现同种实验材料试剂与玻璃器皿多次重复采购、大量不常用实验材料与试剂超过保质期、易燃易爆或有毒有害性危险化学试剂(如硫酸、盐酸、无水乙醚、三氯甲烷、丙酮等)的乱放滥用等等造成大量浪费和安全隐患的问题。此外,实验废物废液等的集中处理,也有助于环境保护和保障实验室安全。
  3.4 促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
  目前学院设置的专业有中药学、药学、制药工程、药理学和药剂学等,设立的实验室有中药鉴定、中药质量标准、中药炮制、中药药剂、天然药物化学、药理学、微生物、生物技术、动物室、细胞培养室、抗肿瘤研究室,以及中心实验室等,并且一些资助的研究项目是多学科交叉进行的。中药的研究通常是从中药的基源鉴定开始,然后进行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纯化修饰制剂,再将有效成分在动物或细胞上进行体内外实验,确定药理作用后,进而利用一些高水平方法和仪器在细胞分子水平上研究其作用机制。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比较单一,在全开放模式下,将这些实验室有机的结合使用起来,不仅能够有效促进学科间的融合,还能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培养学生的整体科研能力,有利于学院科研的发展。
  4 结语
  如何更新实验教学理念、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已成为当前高等学校实验教学改革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实验室开放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验机会和实践平台,增强了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了现有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率,避免了实验材料与试剂的浪费。同时实验室的开放增加了实验教师的工作量和对实验教师的业务要求,也给仪器的日常维护和维修增加了许多难度,必须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不仅要对本科生实验教学实行全开放模式,还要对本院教师和研究生,以及校内外科研平台提供开放,加强校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对于不同院校、不同专业,还应根据具体情况进一步探讨开放实验室开设的模式和具体办法。充分发挥出全开放模式下的实验教学对药学创新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方面的作用。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吴晓燕, 周红, 袁艺标, 等. 发挥实验中心优势搭建“深层次开放”平台[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2(8): 38-39.
  [2] 宋国利, 盖功琪. 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0, 29(2): 91-93, 132.
  [3] 王青温, 杜永平, 徐双满, 等. 实验室开放后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2, 29(3): 337-339.
  [4] 杨威. 实验室开发与管理[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2, 29(1): 186-188.
  [5] 邝溯琼, 杨定新, 陶利民. 构建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12, 35(3): 100-101, 114.
  [6] 黄启来, 吕宏伟, 曹彪. 实施基础实验室开发模式的探索[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1, 28(7): 183-187.
  [7] 吴亚丽, 陈亮. 高校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探索[J]. 实验室科学, 2007(6): 8-9.
  [8]郝智,伍玉娇,张金柱,等.以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为载体培养创新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1): 71-74.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药学专业课程群内实践教学环节改革探索》
  作者简介:王福玲(1986-),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工程师,从事中药药理方向研究。
  杨波(1977-),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副教授,从事药物分析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