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将危险化学品安全教育培训引入高校理工科研究生课程浅谈

【作者】 朱 玥 刘瑞萍 田 野 王 玉

【机构】 (北京化工大学 继续教育学院,北京)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本文论述了在高校理工科专业研究生中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题培训的必要性,并对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提出了设想。使高校研究生基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之外,通过安全教育培训掌握关于危险化学品的一些安全知识,侧重于提高其规避危险化学品事故风险的能力,防患于未然;正确的进行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应急处理,以期降低事故带来的人身和财产的损失。
  关键词:危险化学品、研究生、安全教育培训
  Abstract: In this paper, we discuss the necessity of carrying out safety education training of dangerous chemicals in the graduate students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ajor in university, and the training contents and training methods are proposed. Through safety education training by mastering the safety knowledge of dangerous chemicals, the ability of graduate students to avoid the accident will be improved; the ability of graduate students to deal with the accident of dangerous chemicals will be improved, which is beneficial to reduce the loss of personal and property caused by the accident. 
  Key Words: dangerous chemicals; graduate students; safety education training
  一、面向研究生开设危险化学品安全培训的目的
  危险化学品与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现代社会必须面对的问题之一。作为人才培养重要基地的高校,实验室广泛分布于学校的教学、科研楼宇之中。化学、化工、材料、生命科学及机械等理工科院系都有大量的化学类科研实验室。虽然其学科特点不同,但都使用种类繁多、性质各异的化学试剂进行科学实验,而这些试剂大多具有易燃、易爆性、毒性和腐蚀性,有些试剂甚至具有剧毒特性,属于国家控制使用的剧毒化学品,有的实验还需要在高温、高压或者超低温、真空、强磁、微波、辐射、高电压和高转速等特殊环境或条件下进行[1]。在实验过程中稍有疏忽或操作不慎,就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化学实验安全事故一旦发生就很难控制,直接关系到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和环境安全,因此,对于将要从事化学或相关行业的学生而言,安全意识及安全防护技能是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加以强化[2]。以危险化学品为主题,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和管理、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开展专题教育培训,既能够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及安全防护的技能,又能保障实验室在科学规范的安全管理制度下正常、高效地运转,同时对科研项目的顺利实施以及科学实验的正常进行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继我国本科教育规模迅速扩大之后,近几年,我国研究生教育也发展迅速。在高等教育中,国内外一般采用两种方式进行安全教育[3]:一是培养安全专业人才的专业教育;二是对所有大学生进行普及教育,包括开设辅修专业或选修、必修课程等。我国高校基本上也采用了这种模式,但由于观念上的差异及学时、师资等方面的限制,对非安全类专业学生的安全教育迄今尚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以北京化工大学为例,我校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是以化工为特色的多学科性重点大学,虽设置安全工程专业,但对于其他专业,尤其是从事科研工作、每天工作在实验室的研究生而言,还没有一门专门的课程传授给学生有关危险化学品安全方面的必要知识。
  高校实验室作为实践教学的基地,对于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具有特殊的作用[4]。高校实验室具有使用频繁、人员集中、流动性大等特点。而实验室活动的主要群体为在校研究生,他们在实验室从事科研工作中涉及到危险化学品的采购、使用、储存、废弃物的处理等管理环节,如果不了解危险化学品的性质、操作不当、没有严格危险化学品的管理规范,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如果将来他们在科研工作中遇到危险化学品管理、危险化学品事故与环境污染、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应急预案与应急处理等问题时,将会感到无所适从,难以做到依据所学知识和技能从容应对。安全不仅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中会遇到的问题,也是学生进入社会后会随时遇到的问题。高等院校应该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技能培训,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安全防护能力[2],减少由于缺乏安全知识的教育而造成的遗憾或悲剧。因此对于在校理工类研究生,在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培训至关重要。开展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教育培训既补充了研究生培养计划中缺少危险化学品与安全的课程,又有利于完善我校理工科专业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并推动学校危化品安全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二、危险化学品安全教育培训的定位
  危险化学品培训具有典型的跨学科的专业特性,其基本知识涉及化学、化学工程、机械制造、管理、安全管理法律法规等多个学科。根据在校研究生安全教育培训的目的,依托北京化工大学坚实的理科基础、雄厚的工科实力,以及富有特色的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的特色,本培训定位为:以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为中心,通过危险化学品分类和理化性质(包括毒理学性质)、危险化学品的人身危害及防护的学习,提高实验操作的规范化、标准化、熟练化;通过危险化学品事故与环境污染、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案例的学习,提高应对突发危险化学品事件的能力。基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之外,学习关于危险化学品的一些安全知识,通过案例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师生的安全与防范意识,侧重于提高规避危险化学品事故的风险,正确的进行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应急处理,降低事故带来的人身和财产的损失!
  三、危险化学品安全教育培训的内容和时数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对于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培训及考核有明确的标准(AQT 3029-2010 [5]AQT 3030-2010 [6]AQT 3031-2010 [7]AQT 3032-2010 [8]),主要包含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防火防爆技术、电气安全技术、化工单元操作的基本安全技术、典型化学反应的基础安全技术、化工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与管理、危险化学品包装与运输、危险化学品储存、危险化学品经营及职业危害及预防等有关危险化学品存在的环节的安全技术问题。而对于我们在校的从事科研工作的研究生群体而言,主要涉及危险化学品的采购、使用、储存、废弃物的处理等管理环节,通过培训,使其了解我国危险化学品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掌握危险化学品的基本知识、安全操作规程,个人防护;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避灾、自救与互救方法,事故应急措施,安全设施的使用和维护。为科研人员减少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以及事故发生后的处理方法提供帮助。
  综合上述原因,可以考虑培训12-16学时为宜。
  四、危险化学品安全教育培训的方法
  本培训是研究生课程之外的实践培训,在培养学生安全意识的过程中,要发挥学校的主导性、教师的引导性以及学生的主动性。在教学方法上,宜采用课堂讲授、课堂讨论、现场操作演示展示、事故应急处置模拟演练、以及自由讨论或分组讨论多种教学形式。本培训涉及到较多的化学知识,在讲述的过程中教师应尽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注重化学意义,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各类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和代表性物质,对其危险特性和事故特征有明确的认识,掌握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后对周围环境影响的分析预测方法,掌握发生事故后的应急处理处置方法。除讲授危险化学品安全理论外,还要结合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对社会上最近发生的安全事故和实验室以往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安全操作和应急救助能力,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视野,同时也让学生了解正确的安全处理方式[9]。在课程内容方面既要保持理论的系统性,又要注意联系生活生产实际,并且重视科学技术的一般方法学的培养。为了培养学生整理归纳,综合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课堂讨论的目的是活跃学习气氛,开拓思路。教师应认真组织,安排重点发言,充分调动每一名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做好总结。
  此外,实验室还利用挂图、黑板报、宣传栏等进行安全教育,努力营造安全文化氛围,时刻注意渗透安全教育,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形成“全员安全”的校园安全大环境,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达到培养综合性合格人才的教学目标。
  五、结语
  安全教育是防止事故发生的预防性工作,在高校开设危险化学品安全教育培训,有利于学生全方位地了解和掌握有关安全知识。在对化学专业人才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过程中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教育,其根本目标在于通过教育能够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和安全防范能力。既要鼓励大胆创新、勇于探索,也要培养细心、谨慎的实验习惯,这也是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心所在。在专业学习之外培养的安全素质将伴随学生今后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将使学生终生受益。化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安全教育要坚持长期性、系统性、多样性的原则,将安全教育贯穿于化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安全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是确保高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有效手段,确保科研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共同努力创建一个安全的工作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 李天鹏,孙婷婷.高等学校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模式研究[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2,19 (5) :93-99. 
  [2] 牛焕双, 吉琳. 化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渗透安全教育的思考[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4(31): 200-202.
  [3] 韦爱勇, 王成端, 周小波. 加强在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初探[J]. 安全与环境工程, 2007(14): 84-86.
  [4] 鲍敏秦, 张原, 张双才. 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问题及管理对策探究[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2(29): 188-191. 
  [5]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AQ/T 3029-2010) [Z]. 2010-09-06.
  [6]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AQ/T 3030-2010) [Z]. 2010-09-06.
  [7]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AQ/T 3031-2010) [Z]. 2010-09-06.
  [8]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AQ/T 3032-2010) [Z]. 2010-09-06.
  [9] 胡昱. 高校化学实验安全教育方式的探讨[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2(29): 212-214. 
  1朱玥,北京化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理学博士,现主要从事安全教育培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