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在一体化教学中构建兴趣点

【作者】 孙 擎 孙 勇

【机构】 辽宁师范大学 黑龙江牡丹江技师学院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与牡丹江技师学院共同探索一体化教学实施中的一些心得,一体化教学模式是职业院校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如何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不断构建兴趣点是教学实施的关键。
  关键词:兴趣,职业教育,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兴趣点
  爱因斯坦就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的先人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那么,到底什么是兴趣,它究竟对我们职业院校的教学工作会带来什么超能力呢?
  兴趣是个体以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所产生的积极的和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或者说,兴趣是你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兴趣可以使人集中精力去获得你所喜欢的职业知识。启迪智慧并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当一个人对某种职业感兴趣,他就能发挥整个身心的积极性;就能积极的感知和关注该职业的知识、动态,并且积极思考,大胆探索;就能情绪高涨、想象丰富;就能增强记忆效果,增强克服困难的意志。
  目前,职业院校的学生普遍是基础差,底子薄,厌倦学习,学习能力不强。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感觉理论课较难入门,很难真正系统理解掌握课程内容。而专业技能课,大多数学生还是想学的,但是受到理论基础差的限制,无法深入,只能是蜻蜓点水,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对于这些学生,必须着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也就有了学习的动力,才有接下来的知识点、技能点,以及各种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为此,职业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应运而生的一体化教学模式较好的适应了目前职业教育的现状,所谓一体化课程就是按照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技能人才培养规律,根据国家职业标准,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构建课程体系,并以具体工作任务为学习载体,按照工作过程和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要求设计和安排教学活动的课程。其主旨就是让学生在充满乐趣和挑战的任务完成过程中,掌握了专业能力,同时学会工作,学会学习,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提高了综合职业能力。
  在一体化教学实施过程之中,教师只是个编剧和导演,只起到穿针引线和画龙点睛的作用,学生才是主角,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成就感非常大,兴趣自然就提高了。上课之初,教师通过一定的形式将工作任务向全体学生作以阐述,并将学生按成绩均衡分成几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协作,通过查阅相关书籍和网络资料,填写学生学习工作页,进而一步步形成完成工作任务的方案。然后,各个小组集中起来,分别阐述个自小组的方案及其方案的形成过程,此时,其他小组的学生可以针对阐述内容提出问题,互相讨论,最后,由教师点评各小组方案的优缺点并总结本次任务的关键知识点和技能点,分析各个小组在方案制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所在。然后各个小组按照自己制定的方案完成工作任务,并通过自检和互检,分析自己的工作成果。最后,进行整个任务完成情况的总结与评价。整个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每名学生在任务中都有自己的角色定位,并且,在不同的学习任务之中,各个组员的角色一定是相互轮换的,每个学生都会体会到其他小组成员工作的艰辛,有利于提高和他人沟通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并增强集体荣誉感。通过集体荣誉的牵引,提高兴趣度,每个组员都会充分调动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不断取得新的成绩。为了能在小组讨论中占得先机,各个小组必定能够充分准备自己小组的方案,对其中涉及到的知识点和技能点一定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非常有利于学生对职业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师通过对考评点的把握,深入挖掘学生的闪光点,以鼓励为主,在促成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并通过不断的强化,使这些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渐形成本能。
  一体化教学这种模式在整体上能够使学生产生一定的兴趣,但要使这种兴趣得以持续并不断增强,必须源源不断的在实施过程中加入新的兴趣点,让学生们的兴趣一浪高过一浪,动力一增再增。通过这几年的一体化教学实践,我们在增加学生兴趣点方面主要做了一下几方面的工作,与大家共勉。
  一是在任务的选取上,既要保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又不能让学生觉得索然无味。我们选取一级齿轮减速器的两根轴及与减速器经常连接在一起的法兰盘和皮带轮,作为轴盘类零件的典型任务,通过减速器这个常见的设备把它们联系起来;选取葫芦饰品作为球类零件的代表,期间还可以加工一些自己喜欢的小工艺品等;选取压面机螺杆作为螺纹类零件的代表,并通过这个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加工一台螺旋压面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是在任务过程中不断加入兴趣点,避免学生出现倦怠现象。在分组时,让每个组自己设计组标、口号等,充分发挥每个组员的能力,同时锻炼团队意识,使每个学生都动起来,把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从一开始就调动起来。
  在工作页的完成过程中,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增加学生的兴趣,每个组派代表进行讲解,其他小组可以进行提问,大家也可以指定某一个同学来解答某一个问题,表现好的老师给予适当加分,可以加小组分,也可以加个人分,也可以小组和个人都加分。同学们在整个过程中都是各尽所能,翻书的翻书,上网的上网,自己的流量都在所不惜,热情非常高涨。
  开始阶段,由于工作页的量比较大,学生们动手能力不是很强,有些同学的兴趣就有所减弱。我们就设计一个车削台阶轴比赛,根据质量和速度综合评测,按名次分别给各组加分。进一步调动大家的学习热情。由于每个人都必须车削一段台阶轴,所以谁也不能偷懒,各组内部大家都互相鼓励,互相帮助,组与组之间相互较劲,互不相让。学习气氛再度高涨。
  在轴盘类典型零件任务完成之后,我们进行葫芦饰品的加工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允许同学们自由发挥,自己设计加工一个自己喜欢的小工艺品,自己查找资料,自己设计图样,自己编程,自己加工出成品。同学们在这个过程中,干的都非常卖力,非常细心,有的同学还利用课余时间来加工。效果非常令人满意。
  当压面机螺杆加工完成之后,同学们对常见回转体零件的加工方法已经基本掌握,对新知识的渴望度有所减弱,为了不让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打折,我们开始给他们附加一个新任务:以现有的压面机螺杆为基础,查阅相关资料,自行设计并加工一个螺旋压面机。同学们从材料选取到报送材料计划,从领料到下料,从结构设计到工艺设计,到编程加工,再到组装产品。每个小组成员的积极性都得到了充分调动,分工协作,各尽所能,任务完成的超乎老师的想象。
  我们的学生大多数都是从老师和家长的批评责骂声中走过来的,他们特别需要了解和鼓励。我们在制定评价标准时,一定要充分考虑这一点。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改进和提高,而不是检查和评比。突出评价的激励与调控的功能,激发其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其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运用多种评价方法、评价手段和评价工具综合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与变化。依据学生的不同背景和特点,运用不同的评价方法,正确判断每个学生的不同发展潜能,为每个学生制订个性化的发展目标和评价标准,提出适合其发展的具体建议。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总之,兴趣是中等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来源,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提高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而在一体化教学中不断构建兴趣点是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点,希望我的这些想法对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能够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一体化课程规范开发技术规程》中国人社部 
  《中等职业教育数学教学中兴趣与能力培养》缪进《科技资讯》
  作者简介:孙擎(1992.10-),女,黑龙江牡丹江人,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5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