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明思路、强管理,让安全之花香满校园
【作者】 梁多学 李闪莉
【机构】 重庆市荣昌安富中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校园安全是学校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安全是办学效益,安全也是办学质量”,本文在“以人为本,安全为先;安全一人,幸福一家;教防结合,防范为主”的理念指导和实践的基础上,本文从明思路、强管理等六个方面总结了学校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的一些具体措施,希望通过交流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同时也提出当前学校安全管理的一些困惑。
关键词:学校安全 安全管理 管理措施 安全问题
校园安全是学校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牵扯到千万人的心。学校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不仅增加学校的经济负担,而且影响学校领导、老师和学生的身心健康,给学校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于老师、管理者而言,或多或少会受到良心的责备,甚至是终生的内疚和遗憾。正是基于校园安全的重大,我校在实际工作中尽量把安全工作做得更完美,安全之花已香满校园,下面,就我校对校园安全建设的思考与实践与大家分享,不妥之处,请大方之家斧正。
一、明思路、强管理
安全工作做得效果如何,关键还是在于思路、观念。我校始终对校园安全高度重视,在学校德育工作的历史沉淀中,我们形成了“以人为本,安全为先;安全一人,幸福一家;教防结合,防范为主”的理念,达成了“安全是办学效益,安全也是办学质量”的共识。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校经历了由表及里,有外显到内隐的抓管过程。
最初,我们为了保障校园的安全,对师生中的不安全行为,进行围追堵截,制定了严厉的纪律制度,对违纪行为给予严厉的惩罚,以期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但安全事故还是时有发生。“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治标不治本,致使我们负责安全管理的领导和老师疲于奔命,只是充当了消防员的角色。这引起了我们反省。我们意识到:人的行为是受人的思想支配的,人的思想是受人的观念操控的,堵和惩罚只能引起师生的反感和抵触。如果我们能转变观念,让每一位师生都深刻的体会到不是“要我”安全,而是“我要”安全,安全是每一个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第一需要,这样安全就内化成了师生的内在需求了。为达到这一目的,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学校要敢于担当,建立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
我们意识到,安全事故的发生有其必然性,也有其偶然性,无论我们做了多少工作,但谁也不能保证不发生安全事故,安全事故不是说阻止就能阻止得了的,也不是做了就不发生。我们通常在事故发生后再来分析,如果我们做了什么,那么这就不可能发生,这没有实质性的意义。当然,这作为我们经验教训的总结,以备后患还是可以的,也是应该提倡的。但是,任何人都不能保证,我们能把事情的方方面面都做到极致,况且,安全事故的发生,虽然有其共性,但仍然有其个别特征,往往是事故的个性决定了事故的发生。因此,不应以是否发生事故来衡量老师尤其是班主任的工作,而是看这个事故是否能够避免,是否应该承当责任来评判,也就是说,只要老师、班主任该做的、能做的都做了,老师就不应该承当责任。只要不是老师的责任事故,学校就应该主动承担,而不是推卸责任。只有这样,才能让老师大胆地展开工作,也才能增加老师、班主任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宿感,也只有这样,老师们才能保持平和的心态,才能避免走向极端,才能减少浮躁,才能避免更多意外事故的发生。虽然在安全问题上,学校有不堪承受之重,学校领导承受着巨大压力,但我们不应该推卸责任,把压力转嫁给老师。如果不幸发生了安全事故,如果不是实质上的责任事故,学校首先要做的应该是保护我们的老师。我校在处理安全事故时,从未把老师推到前台,如果事故真的发生了,有关部门、学校领导会按程序站出来为老师们遮风挡雨。领导层冷静而理性的决策,才能带给老师们内心的安宁,才能把安全工作做得更实效、更长效。
总之,学校的敢于担当,才能使老师们乐于从事安全管理,遇事才敢管,才不会出现相互推诿的现象。
(二)改变对师生的评价方式,是校园安全的又一保障。
我们的评价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师生的教育方式和教育重心。就普片现象而言,社会绝大多数的人都把升学作为评估一个学校的绝对指标,但是我们认为,校园安全一样是学校的生命线,甚至可以说,校园安全更是我们校长和主任们的事业线,一次安全事故会毁掉一个校长和一所学校。不可否认,学校不少的安全事故是被分数和升学逼出来的。现在是改变唯分数论的评价方式的时候了,用多元的,全方位的评价方式评价师生,不仅有利于师生的成长,更容易让我们的师生找到成就感,找到工作和学习的乐趣与幸福,从而保持一份对教育的从容与淡定,这样就更能更好的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我校在评价班主任时,尤其是班主任的津贴是基本上与班级教学质量脱钩的,更注重的是班级安全文化的建设,对学生表彰的最高荣誉不是考试状元,而是安全的“平安”奖,其“平安”奖学金高于学习奖学金。这在很大程度上对学校的安全大有裨益。
(三)把安全教育抓实,把安全教育常态化,特别是利用活动这一载体使师生们对安全行为形成一种固化的内在需求和自觉的行为。
对于安全教育,教育部门会有许多主题活动,对于这些主题活动,说实在的,很多学校的领导和老师是很有抵触情绪的,认为是形式多于内容,所以,往往是应付了事。其实不然,关键是看你的心态和如何开展,安全教育光说不练是假把式,也是空洞的。实践证明安全教育必须要以活动为依托,比如,同样是进行消防器材宣传,如果只是凭空讲,师生们绝对是很反感的,但,如果我们让师生亲自操作了呢,那效果、那场面就完全不一样了。我们每年都要利用换下的即将过期的灭火器让师生亲自操练,师生的热情可高了,而且这还不花钱。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把安全教育与平时的教育教学日常活动随时相结合起来,从而形成安全教育的常态化。比如,我们的课间操、升旗仪式就要求师生上下楼梯严格按照演练的路线进行,如此这样,可以形成撤离的定势,所以我们的任何聚会绝对是有条不紊的,全校4000余人任何时候能够做到三分钟集合完毕,因此,集合成了我们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又比如,我们的运动会每年都有消防项目,而且这个项目有当地的消防队参加,还有消防车呢,因此,每次的运动会,消防项目是最抢手的。
安全教育本身并不枯燥,关键是方法,要寓安全教育于教学之中,要以活动为载体,要持之以恒,潜移默化,这样方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加强设施设备建设,完善物防技能。
虽然说学校的安全关键在人,但设施设备是学校安全的物质基础。设施设备建设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对现有设施设备的日常检查,现在的学校对这方面的作为一般都比较到位,我校在这方面是细化责任,直接分管领导必须天天查,并做好检查记录,记录很关键,可以达到尽职免责的作用;另一部分则是对物防的投入,有很多领导以学校经费有限或没有经费为由,拒绝对物防的投入或大大降低投入标准。这是传统的错误的意识,通过实践我校形成了“今天的作为,明天的责任,钱是国家的,责任是自己”的校园安全观,只要有利于校园安全的,我校是有钱没钱都要上。在投入上学校一把手的意识很重要。比如监控设备,我校绝对是按要求甚至是高标准配备,做到了全校全面无死角的监控,这在我校处理社会人员涉校纠纷的几起事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五)构建学校安全风险的防范体系,让学校安全工作有序、安全的进行。
学校安全工作、尤其是班主任安全工作千头万绪,如何抓,很多班主任都很头痛。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城乡差别,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学校安全工作又有所不同,那么是否意味着学校安全就无法做了呢?不是,学校安全工作虽然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过程,但,只要我们肯学习、肯总结,还是有规律可操作的。我校根据实际情况并借鉴了政府安全工作的一些措施,最后形成了我校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风险防范体系(详见2013年6月《科学咨询》《农村重点高中班主任工作的风险防范》),在该体系中详细列举了学校安全工作主要是班主任安全工作的具体事项和应对措施,这对学校安全工作具有实质性的指导作用,操作性极强。通过安全风险防范体系的建立,为学校安全工作构建了防波提,既让老师们觉得学校安全工作看得见,好做,又让老师们有安全感。所以,在其他学校老师们认为班主任工作是高危职业而不愿当班主任时,我校则是人满为患。
(六)关注特殊学生,关注安全隐患事件的后续处理是我校安全教育又一重要内容。
学校安全事件中的极端事故一般都发生在一些特殊人群身上。因此关注特殊学生尤为必要,我们一方面在学生中建立了班级及全校的物建信息员,掌控着学生的异常行为动态;另一方面,我们班主任要全面掌握特殊学生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家庭信息、个人交往信息、心理信息、到本校前的信息(主要通过以前班主任了解)。唯有如斯,才能真正做到安全预防的作用,才能把安全工作做到极致,而不是事后诸葛。
高度关注安全隐患事件的后续处理也是我校安全工作中强调的重点。安全事故的发生是有一个过程的,因为矛盾的积累是需要时间的,重大安全事故往往是因为简单处理而没能断根,最后由于死灰复燃酿成悲剧。由于我校建立了物建信息员,所以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能在事故的萌芽状态时发现并及时处理,把安全隐患扼杀在摇篮中。我们同时更强调对隐患事件的跟踪,至到彻底消除为止。在整个过程中,我们要求班主任建立隐患事件跟踪档案。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还有个理念就是努力把安全事故(更多的是安全隐患)转变为安全故事。每月的全校班主任安全工作例会都会有班主任代表作报告,报告的内容只有一个,就是把发生在他班的安全(隐患)事故以故事的形式给大家讲述。安全工作经验的分享一方面使我们的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也使我们的安全工作更有趣,让老师们更有成就感。
二、现阶段学校安全工作中的困惑
我们感觉做了不少工作,也对校园安全工作有了一些思考和研究,但仍有许多问题困扰着我们(详见2015年9月《新教育时代》《农村高中学校安全工作的现状、困惑及对策》一文)。
第一、由于教育的不均衡性,尽管我们有“今天的作为,明天的责任,钱是国家的,责任是自己”的校园安全观,但安全的投入还是不如城区学校,潜在的隐患还不能完全消除。
第二、法律的不健全,社会的不理解,学校安全责任的无限扩大,不仅让我们在学校安全问题上责任重大,更让我们在教育的路上战战兢兢,这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我们的手脚、限制了学生、学校的发展。
第三、社会的高速发展,社会的烦躁不安,人们的急功近利,造成师生心理压力巨大,心理的扭曲极易造成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对此,我们很多时候感到力不从心,感到很无助。
三、小结
路漫漫,其修远。虽背负沉沉,我们还是要坚定信心,多交流多沟通,肩负再重的担子,我们也得把步子走稳、走顺。努力把校园安全工作做得更好、更完美!
参考文献:
[1]卢鸿芳;求真务实,切实提升校园安全工作水平[J];中小学校长;2008年07期
[2] 陈亮;浅析中学校园学生安全教育的策略[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09年04期
[3] 麻宏隆;对构建“和谐校园”的几点看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青海卷)[C];2010年
[4]张剑华;建立防范长效机制 创建安全先进学校[A];献给新中国60周年全国教育管理优秀成果(下)[C];2009年
关键词:学校安全 安全管理 管理措施 安全问题
校园安全是学校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牵扯到千万人的心。学校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不仅增加学校的经济负担,而且影响学校领导、老师和学生的身心健康,给学校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于老师、管理者而言,或多或少会受到良心的责备,甚至是终生的内疚和遗憾。正是基于校园安全的重大,我校在实际工作中尽量把安全工作做得更完美,安全之花已香满校园,下面,就我校对校园安全建设的思考与实践与大家分享,不妥之处,请大方之家斧正。
一、明思路、强管理
安全工作做得效果如何,关键还是在于思路、观念。我校始终对校园安全高度重视,在学校德育工作的历史沉淀中,我们形成了“以人为本,安全为先;安全一人,幸福一家;教防结合,防范为主”的理念,达成了“安全是办学效益,安全也是办学质量”的共识。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校经历了由表及里,有外显到内隐的抓管过程。
最初,我们为了保障校园的安全,对师生中的不安全行为,进行围追堵截,制定了严厉的纪律制度,对违纪行为给予严厉的惩罚,以期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但安全事故还是时有发生。“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治标不治本,致使我们负责安全管理的领导和老师疲于奔命,只是充当了消防员的角色。这引起了我们反省。我们意识到:人的行为是受人的思想支配的,人的思想是受人的观念操控的,堵和惩罚只能引起师生的反感和抵触。如果我们能转变观念,让每一位师生都深刻的体会到不是“要我”安全,而是“我要”安全,安全是每一个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第一需要,这样安全就内化成了师生的内在需求了。为达到这一目的,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学校要敢于担当,建立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
我们意识到,安全事故的发生有其必然性,也有其偶然性,无论我们做了多少工作,但谁也不能保证不发生安全事故,安全事故不是说阻止就能阻止得了的,也不是做了就不发生。我们通常在事故发生后再来分析,如果我们做了什么,那么这就不可能发生,这没有实质性的意义。当然,这作为我们经验教训的总结,以备后患还是可以的,也是应该提倡的。但是,任何人都不能保证,我们能把事情的方方面面都做到极致,况且,安全事故的发生,虽然有其共性,但仍然有其个别特征,往往是事故的个性决定了事故的发生。因此,不应以是否发生事故来衡量老师尤其是班主任的工作,而是看这个事故是否能够避免,是否应该承当责任来评判,也就是说,只要老师、班主任该做的、能做的都做了,老师就不应该承当责任。只要不是老师的责任事故,学校就应该主动承担,而不是推卸责任。只有这样,才能让老师大胆地展开工作,也才能增加老师、班主任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宿感,也只有这样,老师们才能保持平和的心态,才能避免走向极端,才能减少浮躁,才能避免更多意外事故的发生。虽然在安全问题上,学校有不堪承受之重,学校领导承受着巨大压力,但我们不应该推卸责任,把压力转嫁给老师。如果不幸发生了安全事故,如果不是实质上的责任事故,学校首先要做的应该是保护我们的老师。我校在处理安全事故时,从未把老师推到前台,如果事故真的发生了,有关部门、学校领导会按程序站出来为老师们遮风挡雨。领导层冷静而理性的决策,才能带给老师们内心的安宁,才能把安全工作做得更实效、更长效。
总之,学校的敢于担当,才能使老师们乐于从事安全管理,遇事才敢管,才不会出现相互推诿的现象。
(二)改变对师生的评价方式,是校园安全的又一保障。
我们的评价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师生的教育方式和教育重心。就普片现象而言,社会绝大多数的人都把升学作为评估一个学校的绝对指标,但是我们认为,校园安全一样是学校的生命线,甚至可以说,校园安全更是我们校长和主任们的事业线,一次安全事故会毁掉一个校长和一所学校。不可否认,学校不少的安全事故是被分数和升学逼出来的。现在是改变唯分数论的评价方式的时候了,用多元的,全方位的评价方式评价师生,不仅有利于师生的成长,更容易让我们的师生找到成就感,找到工作和学习的乐趣与幸福,从而保持一份对教育的从容与淡定,这样就更能更好的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我校在评价班主任时,尤其是班主任的津贴是基本上与班级教学质量脱钩的,更注重的是班级安全文化的建设,对学生表彰的最高荣誉不是考试状元,而是安全的“平安”奖,其“平安”奖学金高于学习奖学金。这在很大程度上对学校的安全大有裨益。
(三)把安全教育抓实,把安全教育常态化,特别是利用活动这一载体使师生们对安全行为形成一种固化的内在需求和自觉的行为。
对于安全教育,教育部门会有许多主题活动,对于这些主题活动,说实在的,很多学校的领导和老师是很有抵触情绪的,认为是形式多于内容,所以,往往是应付了事。其实不然,关键是看你的心态和如何开展,安全教育光说不练是假把式,也是空洞的。实践证明安全教育必须要以活动为依托,比如,同样是进行消防器材宣传,如果只是凭空讲,师生们绝对是很反感的,但,如果我们让师生亲自操作了呢,那效果、那场面就完全不一样了。我们每年都要利用换下的即将过期的灭火器让师生亲自操练,师生的热情可高了,而且这还不花钱。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把安全教育与平时的教育教学日常活动随时相结合起来,从而形成安全教育的常态化。比如,我们的课间操、升旗仪式就要求师生上下楼梯严格按照演练的路线进行,如此这样,可以形成撤离的定势,所以我们的任何聚会绝对是有条不紊的,全校4000余人任何时候能够做到三分钟集合完毕,因此,集合成了我们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又比如,我们的运动会每年都有消防项目,而且这个项目有当地的消防队参加,还有消防车呢,因此,每次的运动会,消防项目是最抢手的。
安全教育本身并不枯燥,关键是方法,要寓安全教育于教学之中,要以活动为载体,要持之以恒,潜移默化,这样方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加强设施设备建设,完善物防技能。
虽然说学校的安全关键在人,但设施设备是学校安全的物质基础。设施设备建设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对现有设施设备的日常检查,现在的学校对这方面的作为一般都比较到位,我校在这方面是细化责任,直接分管领导必须天天查,并做好检查记录,记录很关键,可以达到尽职免责的作用;另一部分则是对物防的投入,有很多领导以学校经费有限或没有经费为由,拒绝对物防的投入或大大降低投入标准。这是传统的错误的意识,通过实践我校形成了“今天的作为,明天的责任,钱是国家的,责任是自己”的校园安全观,只要有利于校园安全的,我校是有钱没钱都要上。在投入上学校一把手的意识很重要。比如监控设备,我校绝对是按要求甚至是高标准配备,做到了全校全面无死角的监控,这在我校处理社会人员涉校纠纷的几起事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五)构建学校安全风险的防范体系,让学校安全工作有序、安全的进行。
学校安全工作、尤其是班主任安全工作千头万绪,如何抓,很多班主任都很头痛。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城乡差别,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学校安全工作又有所不同,那么是否意味着学校安全就无法做了呢?不是,学校安全工作虽然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过程,但,只要我们肯学习、肯总结,还是有规律可操作的。我校根据实际情况并借鉴了政府安全工作的一些措施,最后形成了我校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风险防范体系(详见2013年6月《科学咨询》《农村重点高中班主任工作的风险防范》),在该体系中详细列举了学校安全工作主要是班主任安全工作的具体事项和应对措施,这对学校安全工作具有实质性的指导作用,操作性极强。通过安全风险防范体系的建立,为学校安全工作构建了防波提,既让老师们觉得学校安全工作看得见,好做,又让老师们有安全感。所以,在其他学校老师们认为班主任工作是高危职业而不愿当班主任时,我校则是人满为患。
(六)关注特殊学生,关注安全隐患事件的后续处理是我校安全教育又一重要内容。
学校安全事件中的极端事故一般都发生在一些特殊人群身上。因此关注特殊学生尤为必要,我们一方面在学生中建立了班级及全校的物建信息员,掌控着学生的异常行为动态;另一方面,我们班主任要全面掌握特殊学生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家庭信息、个人交往信息、心理信息、到本校前的信息(主要通过以前班主任了解)。唯有如斯,才能真正做到安全预防的作用,才能把安全工作做到极致,而不是事后诸葛。
高度关注安全隐患事件的后续处理也是我校安全工作中强调的重点。安全事故的发生是有一个过程的,因为矛盾的积累是需要时间的,重大安全事故往往是因为简单处理而没能断根,最后由于死灰复燃酿成悲剧。由于我校建立了物建信息员,所以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能在事故的萌芽状态时发现并及时处理,把安全隐患扼杀在摇篮中。我们同时更强调对隐患事件的跟踪,至到彻底消除为止。在整个过程中,我们要求班主任建立隐患事件跟踪档案。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还有个理念就是努力把安全事故(更多的是安全隐患)转变为安全故事。每月的全校班主任安全工作例会都会有班主任代表作报告,报告的内容只有一个,就是把发生在他班的安全(隐患)事故以故事的形式给大家讲述。安全工作经验的分享一方面使我们的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也使我们的安全工作更有趣,让老师们更有成就感。
二、现阶段学校安全工作中的困惑
我们感觉做了不少工作,也对校园安全工作有了一些思考和研究,但仍有许多问题困扰着我们(详见2015年9月《新教育时代》《农村高中学校安全工作的现状、困惑及对策》一文)。
第一、由于教育的不均衡性,尽管我们有“今天的作为,明天的责任,钱是国家的,责任是自己”的校园安全观,但安全的投入还是不如城区学校,潜在的隐患还不能完全消除。
第二、法律的不健全,社会的不理解,学校安全责任的无限扩大,不仅让我们在学校安全问题上责任重大,更让我们在教育的路上战战兢兢,这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我们的手脚、限制了学生、学校的发展。
第三、社会的高速发展,社会的烦躁不安,人们的急功近利,造成师生心理压力巨大,心理的扭曲极易造成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对此,我们很多时候感到力不从心,感到很无助。
三、小结
路漫漫,其修远。虽背负沉沉,我们还是要坚定信心,多交流多沟通,肩负再重的担子,我们也得把步子走稳、走顺。努力把校园安全工作做得更好、更完美!
参考文献:
[1]卢鸿芳;求真务实,切实提升校园安全工作水平[J];中小学校长;2008年07期
[2] 陈亮;浅析中学校园学生安全教育的策略[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09年04期
[3] 麻宏隆;对构建“和谐校园”的几点看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青海卷)[C];2010年
[4]张剑华;建立防范长效机制 创建安全先进学校[A];献给新中国60周年全国教育管理优秀成果(下)[C];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