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作者】 缪柳华
【机构】 福建省福安市实验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当前形势在初级中学,实现高效课堂至关重要。高效课堂就是高效的教学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如何实现课堂的高效?学生带着良好的情绪进入课堂是高效课堂的起点,掌握生物学的规律和技艺,才能使教师教起来轻松自如,学生学起来主动积极,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①课前小测②课堂学习③课后反馈。
关键词:高效课堂 学生情绪 教学模式
当前形势在初级中学,生物科作为一门中考的考查科目,在中考的总分中所占的分值相对很低,因而相对要求学生对此付出的时间也应该是很少的。为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生物科任教师要尽量做到所有的内容都在课堂完成,课后少作业甚至不留作业。那么在有限的一节课的时间内,如何做到预习,学习,复习,作业都能按时完成呢?效率,很重要!因此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实现高效课堂至关重要。
何谓“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就是高效的教学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完成比较多的教学内容,学生受益大,收获多,效果极好。
而所谓的效果,主要是指教师在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而实在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那么如何实现课堂的高效呢?
一、良好的学生情绪
高效课堂一个重要参数就是学生的情绪,学生带着良好的情绪进入课堂是高效课堂的起点。我认为,一位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期待进入一节课,这就是成功的开始,所以首要的一点是在心理上赢得学生,让学生先爱上任课的教师,爱屋及乌顺理成章爱上这一学科。所以教师如何与学生和谐共处,赢得学生的爱,赢得学生的崇拜,赢得学生的认同就非常重要了。这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前奏,也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因此在日常与学生的相处中,课堂与学生的交流中,心里装着爱,尊重每一位学生,当你真心实意的爱着学生时,你的语言,你的肢体也会随时表达,学生也是有所感受的,这种爱是相互的,当每个孩子感受到这个老师是认同我的或者说欣赏我的,或者说是鼓励我的或者说是爱我的,那么他在进入这节课前心里是充满期待的,期待再次被赏识,被关注,那么就有望在一节课中积极表现自我,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关注学生,了解学生的性格,兴趣,家庭等等,当然做到这些需要我们的用心;做到这些,也只是成功开课的一小步,你还要做到成为学生心目中可信赖的,可崇拜的好老师这才是至关重要的,学生的信赖感来源于教师的技能,你不单单要有很强的专业技能,你还要能精通某方面的技能,也就是你要有能拿得出手的一技之长,琴棋书画略知一二,有了这样的格局出现,你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就可想而知了,在这种主观因素的吸引下,学生也会努力靠近你,向你学习,先学好你教的科目,那么高效的课堂就在开课之前成功迈出第一步了。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需要不断的学习,抛开专业备课这一任务,我们还要努力提升自己,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努力培养自己的一技之长,努力提升教师个人修养及魅力,从心理上赢得学生。事实证明,喜爱某科目老师的孩子,这一科往往都是学得非常棒的,所以教师与学生的和谐共处是创造高效课堂的关键,是获得学生良好情绪的前提。
二、高效的教学模式
有了良好的情绪进入课堂是成功的第一步,那接下来就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实现学习的高效呢?
教师是现代教学方式的探索者,而拥有丰富生物学知识的人,却不一定是好教师,教师作为一门专门职业,要求我们掌握生物学的规律和技艺,才能使教师教起来轻松自如,学生学起来主动积极,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这就是“善教者,学逸而功倍;不善教者,学老而功半”。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通过不断的学习生物教学理论,以及自己教学过程的反思,为了达到高效课堂的教学效果,我逐渐形成了以下的课堂教学模式:①课前小测②课堂学习③课后反馈。
(一)课前小测
针对的是上一节课的要点进行巩固和提升,内容精简,然后白板呈现答案让学生小组内互评。这样做既对上节课的学生掌握情况进行反馈,同时通过评价又让部分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对于即将进行的课堂提供了内动力,对于后进生又提供了一次复习巩固的机会。当然小测互评后的结果课后上交,教师了解情况后,可以在下节课上对教学策略进行调整。例如:针对七下《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第一课时的知识点,我设置的小测内容是:
1.人体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是________。
2.构成心脏的主要组织是______组织。
3.心脏四个腔当中,壁最厚的是_____,心尖朝向_____。
4、以下的方框表示一个心脏的模式图,请在框框内标出心脏各部分的名称,以及血液的流动方向
5、心脏中的血液可以逆行吗?为什么?有这种情况吗?(附加题)
这份小测作为上节课的知识反馈,能够很好地起到检测作用,同时在时间的安排上只需占用2-3分钟,体现了课堂的效率,既有基础知识,又有附加题的选做,给了学生挑战,知识的提升与扩展,也给能完成的学生带来成就感。
(二)课堂学习
在此过程中新课导入非常重要,一节好的新课引入可以很好地点燃学生一节课的热情,所以在备课过程中,我非常注重课前导入的设计,例如:七年级下册《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我用一段视频介绍西瓜子旅行记,让学生在观看过程中思考:西瓜子旅行过程经过了哪里,看到什么,为什么有这些现象?学生对于这些认知既熟悉,又陌生,答案似乎呼之欲出,但又苦于无法表达,在这种状态下引领学生进入新知识的学习就水到渠成了。现在所有学生被带到课堂教学的门口了,如何在这节课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成三维目标呢,为了实现高效,我习惯设置导学案,在设置过程中,我总是把自己想像成学生,忘却自己已有的知识,在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上去认知,去一步步设置问题串,对教材进行重新的整合,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引导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去直观认识,引导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去生成问题,解决问题,努力去达成既定的三维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对于初中阶段的教学是非常方便有效的,符合初中阶段孩子的认知水平和性格特征。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运用直观教学手段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控制学生课堂注意力的一个好办法。培养注意力的唯一手段就是施加作用于思维,而直观性根据它刺激思维的过程的程度,起着促进注意力的发展和深入的作用。所以在日常的生活中,我注意收集一些生活中看得到摸得着的生物,模型,或是平时留心方便实效的flash,图片等等,这些直观教学手段对于课堂效率的提升是非常有效的。例如:七下《输送血液的泵——心脏》,这节课学生对于血液循环的过程就非常抽象,这时候我借助课本的插图,再配上多媒体的血液循环的flash ,就让一个非常抽象的过程,非常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难点得到突破,学生印象也深刻,同时课后再布置学生动手制作一个血液循环的模型,这样既巩固了学生的新知,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用直观教学手段实现一举多得;七上《种子的结构》一节中,学生对于种子的结构名称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生活中有近距离接触,说陌生对于其结构不甚了解,这时候,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准备一些不同种类的植物种子,学生在动手观察的过程中既认识了种子的结构,也通过参与活动,培养了动手能力,也能培养学生对于生物学科的兴趣和爱好。像这样的例子很多,生物作为一门生命的学科,一门实验的科目,可以让学生亲自参与,直观认识知识的机会是非常多的,在于我们教师如何更好地去创造和利用这个机会,来提升课堂的效率。当然这一教学过程的高效的实现,合理的导学案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三)课后反馈
在教学过程中的安排这一环节,既是对本节课总结,也是本节课的提升,也能看出一节课的成效,所以在教学设计上,我安排了学生总结,学生补充的环节,也安排了课堂检测。在学生总结,补充的过程中,既是对所学知识的梳理,又有助于学生口头的表达,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同时教师适时地给予肯定与鼓励又能给学生以成功感,有利于知识的巩固,以合适恰当的评价对于激励学生是非常重要的,这也要求教师平时要注意这方面能力的培养;课堂检测既有本节的知识点巩固,也有知识应用,能力拓展,多数通过小测反馈,通过卷面成绩也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少数没有达标的学生也能明确自己哪里不懂,课后可以进一步反思求助,以做到有的放矢。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从容驾驭课堂教学环节,通过课堂的双重检测,既减轻学生的课后负担,又能对学生的课堂及课后的效果及时检测反馈,建立了竞争机制,激励学生学习的劲头,同时注重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从主观和客观双向入手来达成高效课堂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黄德庆,中学生生物学,2011-4,17-18
[2]《走向高效课堂》王中伟 2013-13,17,18
[3]“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设计与评估.初中卷 2009.10
[4]汪忠主编,新编生物学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5, 4
[5] 韩和鸣,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学方法和艺术,2008.9
关键词:高效课堂 学生情绪 教学模式
当前形势在初级中学,生物科作为一门中考的考查科目,在中考的总分中所占的分值相对很低,因而相对要求学生对此付出的时间也应该是很少的。为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生物科任教师要尽量做到所有的内容都在课堂完成,课后少作业甚至不留作业。那么在有限的一节课的时间内,如何做到预习,学习,复习,作业都能按时完成呢?效率,很重要!因此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实现高效课堂至关重要。
何谓“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就是高效的教学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完成比较多的教学内容,学生受益大,收获多,效果极好。
而所谓的效果,主要是指教师在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而实在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那么如何实现课堂的高效呢?
一、良好的学生情绪
高效课堂一个重要参数就是学生的情绪,学生带着良好的情绪进入课堂是高效课堂的起点。我认为,一位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期待进入一节课,这就是成功的开始,所以首要的一点是在心理上赢得学生,让学生先爱上任课的教师,爱屋及乌顺理成章爱上这一学科。所以教师如何与学生和谐共处,赢得学生的爱,赢得学生的崇拜,赢得学生的认同就非常重要了。这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前奏,也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因此在日常与学生的相处中,课堂与学生的交流中,心里装着爱,尊重每一位学生,当你真心实意的爱着学生时,你的语言,你的肢体也会随时表达,学生也是有所感受的,这种爱是相互的,当每个孩子感受到这个老师是认同我的或者说欣赏我的,或者说是鼓励我的或者说是爱我的,那么他在进入这节课前心里是充满期待的,期待再次被赏识,被关注,那么就有望在一节课中积极表现自我,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关注学生,了解学生的性格,兴趣,家庭等等,当然做到这些需要我们的用心;做到这些,也只是成功开课的一小步,你还要做到成为学生心目中可信赖的,可崇拜的好老师这才是至关重要的,学生的信赖感来源于教师的技能,你不单单要有很强的专业技能,你还要能精通某方面的技能,也就是你要有能拿得出手的一技之长,琴棋书画略知一二,有了这样的格局出现,你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就可想而知了,在这种主观因素的吸引下,学生也会努力靠近你,向你学习,先学好你教的科目,那么高效的课堂就在开课之前成功迈出第一步了。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需要不断的学习,抛开专业备课这一任务,我们还要努力提升自己,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努力培养自己的一技之长,努力提升教师个人修养及魅力,从心理上赢得学生。事实证明,喜爱某科目老师的孩子,这一科往往都是学得非常棒的,所以教师与学生的和谐共处是创造高效课堂的关键,是获得学生良好情绪的前提。
二、高效的教学模式
有了良好的情绪进入课堂是成功的第一步,那接下来就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实现学习的高效呢?
教师是现代教学方式的探索者,而拥有丰富生物学知识的人,却不一定是好教师,教师作为一门专门职业,要求我们掌握生物学的规律和技艺,才能使教师教起来轻松自如,学生学起来主动积极,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这就是“善教者,学逸而功倍;不善教者,学老而功半”。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通过不断的学习生物教学理论,以及自己教学过程的反思,为了达到高效课堂的教学效果,我逐渐形成了以下的课堂教学模式:①课前小测②课堂学习③课后反馈。
(一)课前小测
针对的是上一节课的要点进行巩固和提升,内容精简,然后白板呈现答案让学生小组内互评。这样做既对上节课的学生掌握情况进行反馈,同时通过评价又让部分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对于即将进行的课堂提供了内动力,对于后进生又提供了一次复习巩固的机会。当然小测互评后的结果课后上交,教师了解情况后,可以在下节课上对教学策略进行调整。例如:针对七下《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第一课时的知识点,我设置的小测内容是:
1.人体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是________。
2.构成心脏的主要组织是______组织。
3.心脏四个腔当中,壁最厚的是_____,心尖朝向_____。
4、以下的方框表示一个心脏的模式图,请在框框内标出心脏各部分的名称,以及血液的流动方向
5、心脏中的血液可以逆行吗?为什么?有这种情况吗?(附加题)
这份小测作为上节课的知识反馈,能够很好地起到检测作用,同时在时间的安排上只需占用2-3分钟,体现了课堂的效率,既有基础知识,又有附加题的选做,给了学生挑战,知识的提升与扩展,也给能完成的学生带来成就感。
(二)课堂学习
在此过程中新课导入非常重要,一节好的新课引入可以很好地点燃学生一节课的热情,所以在备课过程中,我非常注重课前导入的设计,例如:七年级下册《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我用一段视频介绍西瓜子旅行记,让学生在观看过程中思考:西瓜子旅行过程经过了哪里,看到什么,为什么有这些现象?学生对于这些认知既熟悉,又陌生,答案似乎呼之欲出,但又苦于无法表达,在这种状态下引领学生进入新知识的学习就水到渠成了。现在所有学生被带到课堂教学的门口了,如何在这节课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成三维目标呢,为了实现高效,我习惯设置导学案,在设置过程中,我总是把自己想像成学生,忘却自己已有的知识,在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上去认知,去一步步设置问题串,对教材进行重新的整合,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引导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去直观认识,引导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去生成问题,解决问题,努力去达成既定的三维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对于初中阶段的教学是非常方便有效的,符合初中阶段孩子的认知水平和性格特征。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运用直观教学手段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控制学生课堂注意力的一个好办法。培养注意力的唯一手段就是施加作用于思维,而直观性根据它刺激思维的过程的程度,起着促进注意力的发展和深入的作用。所以在日常的生活中,我注意收集一些生活中看得到摸得着的生物,模型,或是平时留心方便实效的flash,图片等等,这些直观教学手段对于课堂效率的提升是非常有效的。例如:七下《输送血液的泵——心脏》,这节课学生对于血液循环的过程就非常抽象,这时候我借助课本的插图,再配上多媒体的血液循环的flash ,就让一个非常抽象的过程,非常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难点得到突破,学生印象也深刻,同时课后再布置学生动手制作一个血液循环的模型,这样既巩固了学生的新知,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用直观教学手段实现一举多得;七上《种子的结构》一节中,学生对于种子的结构名称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生活中有近距离接触,说陌生对于其结构不甚了解,这时候,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准备一些不同种类的植物种子,学生在动手观察的过程中既认识了种子的结构,也通过参与活动,培养了动手能力,也能培养学生对于生物学科的兴趣和爱好。像这样的例子很多,生物作为一门生命的学科,一门实验的科目,可以让学生亲自参与,直观认识知识的机会是非常多的,在于我们教师如何更好地去创造和利用这个机会,来提升课堂的效率。当然这一教学过程的高效的实现,合理的导学案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三)课后反馈
在教学过程中的安排这一环节,既是对本节课总结,也是本节课的提升,也能看出一节课的成效,所以在教学设计上,我安排了学生总结,学生补充的环节,也安排了课堂检测。在学生总结,补充的过程中,既是对所学知识的梳理,又有助于学生口头的表达,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同时教师适时地给予肯定与鼓励又能给学生以成功感,有利于知识的巩固,以合适恰当的评价对于激励学生是非常重要的,这也要求教师平时要注意这方面能力的培养;课堂检测既有本节的知识点巩固,也有知识应用,能力拓展,多数通过小测反馈,通过卷面成绩也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少数没有达标的学生也能明确自己哪里不懂,课后可以进一步反思求助,以做到有的放矢。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从容驾驭课堂教学环节,通过课堂的双重检测,既减轻学生的课后负担,又能对学生的课堂及课后的效果及时检测反馈,建立了竞争机制,激励学生学习的劲头,同时注重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从主观和客观双向入手来达成高效课堂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黄德庆,中学生生物学,2011-4,17-18
[2]《走向高效课堂》王中伟 2013-13,17,18
[3]“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设计与评估.初中卷 2009.10
[4]汪忠主编,新编生物学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5, 4
[5] 韩和鸣,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学方法和艺术,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