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春风化雨,滋润心田——班主任工作的点滴体会

【作者】 刘 华

【机构】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第二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从教二十多年,在这酸甜苦辣的教学工作道路上,我作为一名为孩子们服务的普普通通的班主任,以平常心做着平常事,犹如大路边一棵默默无闻的垂柳,不为取悦过路的行人,只为那一张张天真稚气的笑脸。和孩子们一起成长,看着他们一点点变得成熟懂事,那是一种特有的人生享受。现将工作中的几点做法向大家汇报一下:
  一、寻找机会,锻炼学生
  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得到老师的关爱,积极地参与到学校的各项活动中去。但实际上,不是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在班级里,一般来说能力强的学生,各方面都强;而一些内向的学生和学困生,有可能什么都上不了台面。俗话说: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关注弱势群体,把锻炼的机会平分给每一个孩子,是我追求的目标。在我们班,除了一部分能力强的学生担任班干部外,还有更多的潜能生在担任班级的课代表、图书长、灯长、门长等。力争做到让每个学生参与班级管理,成为班级真正的主人。
  在现实中并不是老师信任了学生,他们就能做好。即使是小事,要想干好也不容易。小学生对于老师布置的任务一般积极性高,可一旦争取来后,多数是三分钟热度,新鲜感一过,就开始拿着不当事了。为了培养学生做事的责任心,我采取开始就盯上靠上,不动声色地观察他们对自己任务能否一如既往地干好的办法。比如夏天负责关风扇的同学,一到课间操时间,他急于下去做操,早把关风扇的事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我装作没看见,等他下去站队时,我会问他是否关风扇,此时的他如梦方醒,一拍后脑勺,尴尬地说忘了。不用老师多说什么,他自己乖乖地回去关好风扇,这样不过几次,就再也不用老师费心了。习惯的养成贵在坚持,每安排一项新的事情,一开始必须抓紧,坚持去做,这样才能使学生很快养成习惯。
  到了中高年级,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路队放学、课间操时,我让学生轮流在队伍前面带操,这是多么简单的事呀!无非就是位置变换了一下,可就是这么简单的事,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也是一个挑战。班里一个女生叫小群,她学习很好,可就是胆小,不敢在同学面前发言,只要站起来就紧张,回答问题声音发颤。当轮到她当值周带操员时,她被同学们推推搡搡地拥到前面时,已是两腮通红,泪水涟涟了。我没有让她下去,而是鼓励她坚持把操做完。等做完操后,那一声向中看齐,又把她难住了,声音堵在嗓子眼里出不来了。同学们有的替她喊,有的鼓励她,可她越发不自在了。马上就要上课了,我悄悄对她说,你可不能因为这一句话耽误全班同学的学习,你就当在自己家喊,在我的再三鼓励下,那一声:相中看齐,齐步走,终于从她的喉咙里颤颤巍巍地挤出来了。同学们情不自禁地为其鼓掌,她更显得不好意思了。以后的几天,虽然还是羞涩,但表现出色多了。借此契机,我又让她路队放学整队。现在已经能大大方方的和老师、同学交流了。看似简单的事情,可真正做起来对很多学生来说还是需要一番努力的。我常对学生们说:试一试,就能行,争一争,就能赢。
  学校的活动特别多,一开始每个活动我都先派有实力的学生担任,手把手地教,比赛成绩都不错。当第二轮比赛时,我就鼓励这些学生把机会让给其他学生,并由他们当小老师指导。小老师尽职尽责地教,学生努力地学。同时我及时和家长沟通,让家长在家也给予鼓励和辅导。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比赛也获得了较好成绩。由此我得出这么一个结论:给学生一个展示的舞台,只要努力付出,就能体验到成功带来的乐趣。只不过,付出的辛劳多一些罢了。
  我不光在本班内为学生寻找锻炼的机会,还为学生争取其它机会。进入中高年级以来,我们班就和低年级的班级结成手拉手班级。我班的学生教低年级学生扫地、出黑板报、手抄报等,他们的劳动不仅能得到双方老师的表扬,还能在班级的光荣榜上荣登大名。从学校图书室里借的书,还可以优先挑选,他们体会到了自己付出带来的回报,内心产生一种自豪感。
  史学家约翰·霍普·弗兰克林曾警告说:“一个社会不能只顾精英群体而忽略其他群体,否则,整个社会就得崩溃。”所以,作为班主任,我们应更多的关注除精英群体之外的其他群体。坚持全员发展,机会平等。不放弃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尽可能得到最大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要给每一个孩子创设平等参与的机制,促使他们健康快乐、和谐主动的发展。
  二、倾注爱心、关心学生
  爱是无声的语言,爱学生就是关心学生,把学生当作与自己平等的有独立性的个体。在日常生活中,我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更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我经常利用课间、放学、课外活动等一些琐碎时间与学生交流沟通。每当参加学校活动时,我为学生们送上鼓励的话语;每当天气有变时,我及时叮嘱学生注意增减衣服;每当节假日时,我为学生们送上温馨、诚挚的祝福......
  新学期之初,班里有时会转来新学生。每当这种情况,我会安排有责任心的学生与他同桌,教他熟悉班规校规,熟悉校园环境、老师同学。我也隔三差五的与新学生交流。在老师、同学们的关心下,新学生很快地融入到班集体中。
  班中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孩子——小慧。他因小时候做过脑部手术,口齿不清,动作缓慢,身体好像没有劲似的,走路容易跌倒。从入学第一天时,我就格外关照他。一有时间,我总会拉着他的小手和他谈心。孩子们见我这样,也主动帮助他。朗读遇到困难时,总会有孩子在不厌其烦地教他;跌倒时,孩子们会主动的将他扶起;站队时,总会有一只小手拉着他的小手,怕他跌倒。
  班级管理虽然都是些琐碎而繁杂的小事,但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孩子。学生在学校的主要依靠是班主任,作为班主任,就要用一颗宽容、博爱的心对待学生。在学生需要帮助时拉一把;在学生停止不前时,推一把。让每一个学生在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感受到真诚与爱,在集体的大环境下快乐健康地成长。
  三、家校携手、关爱学生
  每个家长都想知道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也想从老师那获得更多教育孩子的方法。所以与家长交流,共同关爱孩子也是我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我经常和家长电话或短信联系:有时孩子迟到或没来上学时,我会及时打电话询问原因;孩子在家休病假时,我会通过打电话来问候病情;更多的时候,我会在孩子有进步时及时提醒家长表扬孩子,并顺带夸夸家长的教育。在与家长交流时,我会尽量多说孩子的优点,但不回避缺点。毕竟我们的共同目的是让孩子正视缺点,改正缺点,从而取得进步。虽然这样做花费我不少的时间与心思,但收获的却是家长对我工作的大力支持。
  以上是我班主任工作的点滴体会,我想:在我的爱心播种、智慧耕耘下,我的学生也会百花齐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