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景创设教学法的功能分析与解读

【作者】 赵明贤 何秀丽

【机构】 甘肃省积石山吹麻滩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情景创设教学法是一种与新课改要求相适应的有效教学方法,将其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既符合小学生的年龄段特点和学习规律,又能够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有助于实现语文教学目标。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景创设教学法的功能进行分析,并提出情景创设教学法的具体运用策略,期望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景创设;功能
  1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景创设教学法的功能分析
  情景创设教学法是指运用各种教学工具、教学手段创设一种真实、动态的情景,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并融入到情景中学习新知识的有效教学方法。将该教学方法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够充分体现以下功能效用:
  1.1激发探究欲望
  情景创设教学法能够营造出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情景,将学生快速带入到情景中,引导学生感受和体会情景,深层次地唤醒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产生好奇心理,进而激发学生探究未知领域的欲望,通过自主思考获取新的知识。
  1.2快速掌握知识
  情景创设教学法能够将枯燥、乏味的学习内容立体化、形象化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还原课文中所描述的真实情景,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初步感知,从而降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难度,使学生快速掌握语文知识,提高学习效率。情景创设教学法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让学生在直观、生动、形象的情景中学习知识,进而逐步从直接感知上升到理性认知。
  1.3培养综合素质
  情景创设教学法可以将游戏、表演、讨论融入到语文教学环节中,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这不仅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意识,而且还能够增强学生沟通交往能力。如,教师可选取有代表性的课文片段,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表演,给予每位学生参与表演的机会,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而且还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4活跃课堂氛围
  情景创设教学法能够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如短剧表演、图片展示、动画播放等方式,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紧跟教师的课堂讲解,并通过创设与生活紧密相关的情景,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促进生生交流、师生交流。与此一来,有助于营造愉快、互动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2发挥情景创设教学法功能的具体教学策略
  2.1运用教学工具创设情景
  小学生的思维活跃、好奇心强,语文教师可根据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教学内容,利用教学工具在课堂导入环节创设教学情景,使学生快速集中注意力,带领学生进入教学环节。如,在教学《静夜思》一课时,教师可先播放一段平静、舒缓的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静下心来慢慢欣赏,融入到静谧的氛围中,而后再引入本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带着平缓的情绪学习这首诗,体会诗中的意味;又如,在教学《荷花》一课时,教师可先向学生展示荷花的图片,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荷花千姿百态的形象,领略荷花的形态美。而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去欣赏叶圣陶先生所描写的荷花,诱发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2.2借助多媒体创设情景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教学手段,将其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够为学生创设逼真、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吸引学生集中注意力,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语文知识,提高听课效率。如,在教学《雪孩子》一课时,教师可先利用多媒体视听设备向学生播放动画片“雪孩子”,这部动画片还原和再现了课本内容,学生在观看动画片的过程中,深深被雪孩子奋不顾身、英勇救人的精神所触动。而后,教师再让学生对动画片进行复述,加深学生的记忆。最后,教师引入课本内容,让学生带着兴趣阅读课文,这样一来,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涵义,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2.3组织短剧表演创设情景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创新情景创设的形式,采取短剧表演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到情景活动中,唤醒学生的情感,引发学生产生共鸣。同时,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课本知识,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教师可先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语言和文字涵义,而后组织学生分别扮演课文中提到的角色,包括蝌蚪、乌龟、鲤鱼、鹅、青蛙等,让角色之间相互对话,将其他学生带入到表演情景中,仔细揣摩文章的涵义。通过让学生进行短剧表演,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小蝌蚪的成长经历,激发学生参与学习互动的积极性,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又如,在学习《赠汪伦》这首诗时,教师可让学生扮演汪伦与李白,通过设计合理的对话再现二人离别时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到二人珍贵的情谊,加深对诗文的体会。
  2.4利用课堂提问创设情景
  问题是引发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的重要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提问的方式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课文,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一课时,教师可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臣民们说赤裸站着的皇帝穿着世界最美的衣服?”“臣民们为什们不说真话?”“这个故事的寓意是什么?”等等。通过问题情景的创设,可以帮助学生理顺文章层次,引导学生对文章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分析,从而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结论:
  总而言之,情景创设教学法具备极高的教学应用价值,尤其在小学语文教学领域中运用该教学方法,能够营造生动活跃的课堂氛围,调动起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为此,语文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情景创设教学法,充分发挥该教学法的功能与价值,使课堂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程洪秀.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4(4):124-125.
  [2]张华锋.探讨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7):84-85.
  [3]翟羽菁.简析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6(2):111-112.
  [4]章国才.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6(7):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