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影视剧本汉藏文化差异与翻译

【作者】 色 占

【机构】 西南民族大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影视作为一门重要的信息载体,受到各国各民族观众的欢迎,汉语藏译影视片在藏区得到广大藏区老百姓的喜爱。但是在汉藏影视剧本翻译中,由于汉藏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给影视剧本翻译工作带来种种障碍。本文分析汉藏两民族在语言的表达、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差异,探讨解决这些差异的翻译方法,为提高汉藏影视翻译质量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影视剧本 文化差异 翻译 
  影视是当今世界受众最多的一门艺术,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汉藏影视翻译对汉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随着汉藏民族文化交流的日益加深,藏区的影视译制业也日趋频繁,丰富了藏区老百姓的文化娱乐生活;由于汉藏民族之间存在较大文化差异,给汉藏影视翻译工作带来一定阻碍,分析和探讨如何处理这一阻碍和难题,是影视翻译工作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
  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由于各民族的文化历史背景、审美心理的不同而产生,这些差异是在社会发展、历史沉淀中约定俗成,是一种永久性的文化现象。麻争旗在谈到翻译家的使命时说:“翻译家的使命说到底是从一种社会文化语境中走出来,然后再进入另一种社会文化语境中去,其表现是构建符号与符号的转换,而实质是连通文化与文化的对话。①巴斯奈特在《翻译研究》一书中论述了翻译的主要问题,他指出:“翻译的过程包括许多语言以外的其他内容。”②那么其中语言以外的内容指的就有文化内容。作为汉藏翻译工作者,了解汉藏民族文化背景知识以及风俗习惯等是翻译成功的关键。影视翻作品是作者根据其社会生活或经验创造而成的,反映了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其语言对具有不同于其他文体的特点,因此,对译文的要求也有特殊要求。影视翻译并不等于不同语种之间的文字转换,而是通过影视剧本原文的理解和诠释进行再创造。我们在影视剧本翻译时,应针对其特点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和技巧。
  语言和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对密不可分的现象,一个民族的文化是该民族人民长期创造积淀的结果,民族文化是通过语言这一重要的表达手段一代代继承和发展。“语言是人类思维感情表达与交流的工作,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它能真切的反映出一个民族的生态环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不同的语言决定了不同民族的不同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语言表达方式。”杨蔚君.《翻译的文化回归》.中国书籍出版社.2012.7.623)。
  一、汉藏影视翻译中表达差异
  表达是将思维所得的成果用语言语音语调、表情、行为等方式反映出来的一种行为。表达以交际、传播为目的,以物、事、情、理为内容,以语言为工具,以听者、读者为接收对象,文本翻译与影视翻翻译表达的最大区别是,影视翻译必须以观众所能理解的表达方式来进行再创造,汉藏两民族在表达上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电影翻译中也同样有这一差异,在影视翻译中处理表达差异是十分必要的。
  1、电视剧《当婆婆遇上妈》中有这样一句:
大可:我求求你,你就别为难我了,真的,我告诉我妈,是想给她一个惊喜的,真的。 
  2、电视剧《毛岸英》第一集中
  霞姑的妈妈:不叫他回来哨个口信也可以啊
  霞姑:妈我要等他回来,给他一个意外的惊喜。
  以上两个例子是对“惊喜”一词的两个不同表达的翻译,汉民族在平日生活里为了让亲朋好友感到意外开心,从而加深双方的感情,这种意外得到的开心在汉语里称之为“惊喜”,但在藏民族生活中几乎没有这样的习惯,所以在翻译这类词语时由于汉藏表达差异,藏语里没有对应的表达方式时,我们把汉语中所包含的信息转换为藏语中最为贴切,自然的对等语言来表达。尤金奈达提出:“译文读者对于译文的感受,要得到原文读者对于原文同样感受的译文,才算是成功的译文”;在影视翻译中也不例外。
  3、又如人称的翻译,电视剧《借枪》中的台词
  原文:老满,委屈你了,事太大,你去不合适,弄不好把小命丢了,放心,我老于会把你的枪带回来。
  (二)汉藏影视翻译中生活环境的差异
  汉藏两民族所处的地域、气候以及环境等不同形成了两个民族对同一种现象或者事物采用不同言语形式表达。如影视剧翻译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杀鸡给猴看”这一谚语,意思是杀鸡放血来吓唬猴子,比喻惩罚少数,警戒其余。于是在翻译时如果我们把它运用直译的方法,藏族观众在观赏影视片时不知所云。
  (三)汉藏影视翻译中的宗教差异
  语言作为文化载体,宗教文化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汉藏民族在信仰宗教方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藏民族是全民信佛教的民族,而汉民族中有信佛教,也有信道教等其他宗教,我们在影视翻译中,经常会遇到佛教词汇的翻译,如,影视翻译中经常出现的话语:
  “老天爷,你是不是瞎了眼啊?”,
  藏族全民信仰佛教,在藏民心目中虽然没有信仰“老天爷”观念,遇到这种词汇翻译时,只有找于此对等的宗教词汇进行翻译,按照藏族信仰佛菩萨的宗教词汇里有佛祖,是神圣和至高无上的决不会怪罪老天爷,更不会贬低老天爷,所以像以上的句子翻译时不能直译,而可以运用归化的翻译策略。也就是将把它翻译成藏族老百姓平常生生的语言。
  “老天爷,你不不是瞎了眼啊?”。
  使藏族观众在观看影片时像藏语影片一样,而不能再创造汉语式的藏语。
  (四)汉藏影视翻译中生活习惯的差异  
  生活习惯,是一个民族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风尚、习俗。其表现在衣、食、住、行等多方面的活动之中。反映着这个民族的经济生活、自然环境、历史传统、生产方式和心理情感。是这个民族的显著特征之一,也是构成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电视剧《蜗居》第六集中有这样一段话:
  小贝:建于这个基础上,我得给你提个建议,郭海藻同志面对工作,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态度,我要提出评论。
  (五)汉藏影视翻译中历史文化差异
  汉藏民族各有自己博大精深、包罗万象的灿烂历史文化,在影视剧翻译中处理好历史文化差异现象是藏族观众理解汉民族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藏族老百姓大多不了解汉民族的历史,不易理解影片中蕴涵的深意,这样的翻译不能很好地表达影片的内容。
  我们都知道任何一种文化都具有它自身的特点。在影视翻译中了解汉藏民族文化差异,是翻译好一部影视剧的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许均,穆雷主编;王克非等编著.翻译学概论[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10
  [2]巴桑多吉著.汉藏翻译教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9
  [3]杨蔚君著。翻译的文化回归.[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2.7
  [4]达瓦次仁.论文化翻译中的汉藏翻译[D].西藏大学,2011.
  [5]协吉.拉巴次仁  藏族翻译理论 [M] 
  [6]从译制片《2012》看电影翻译语言艺术  马建丽  2010
  [7] 禄和、黄英妮主编;《新华万能成语辞典》.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色占(1986-),女,藏族,四川德格人,西南民族大学藏学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藏语言文学。
  备注:该文系西南民族大学2016年研究生“创新型科研项目”资助的硕士重点项目(项目编号:CX2016SZ101)成果,本项目得到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型科研项目资助。指导老师:益西邓珠(西南民族大学藏学学院教授),泽仁吉麦(西南民族大学藏学学院副教授)。
  ① 麻争旗著.《影视译制概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6第68页.
  ② 杨蔚君著.《翻译的文化回归》.中国书籍出版社.2012.7第61页,第6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