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优化策略

【作者】 胡兆攀

【机构】 山东省郯城县胜利镇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作业是学科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业的设计、布置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教学任务,应该讲求科学性、合理性。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延伸,起着巩固新知识、复习旧知识的积极作用,也是教师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方式。那么如何优化小学数学的作业设计,让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并享受作业带来的成功与快乐呢?下面结合实际教学谈谈在作业设计中的一些具体策略。
  一、作业设计优化
  作业设计,是教师备课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布置有效的课内外作业,可大面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质量。教师在设计作业时既要围绕课堂教学内容,又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设计具有趣味性、实践性、层次性的作业内容,提供自主活动、自主思考、自主探索的机会。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拓展知识面,又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设计趣味性的作业,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我们在设计作业时应讲究趣味性,应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进行生活化的作业设计,设计具有童趣性的作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一个学习的热情者和主动者。小学生的行为方式受情绪影响很大,感兴趣的事情干得起劲,反之则消极对待。趣味性作业设计正是迎合了小学生的这种心理。
  2、设计实践性作业,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传统的作业往往只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训练,而实践性作业需要进行观察、操作、猜测、分析、归纳和整理等等。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多种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
  数学实践性作业源于学生所学的知识,又要超越课本。实践性作业的形式多种多样,内容开放并且具有选择性,可以根据学生广阔的生活来设计作业的内容,它不受制于课本上的知识没有人为过多的限制。教师根据学生熟知的生活情景,根据学生知识能力的差异,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拥有一定的自由度,能够自己选择或设计一个蕴涵在实际生活中实践性作业,并在实践活动中学习知识、探究知识、运用知识,使学生逐步学会有数学的眼光来分析生活,发现生活中数学问题,进而感悟到生活中的数学价值。
  3、设计分层次作业,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效果
  (1)作业量的分层。作业量的分层是指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和对其发展要求的不同进行增减。对于接受能力强、基础好、知识掌握较快的学生可减少作业量;对于反应比较慢、知识掌握不到位的学生,应适当增加基础性的作业。这样,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获取自由发展的时间,一般学生也能得到充分练习,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促进其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2)作业难度的分层。针对学生数学能力有差异的客观事实,要根据学生层次差异把作业设计成难度不同的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从而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较好地参与作业,体会到作业的快乐。如学习了《时、分、秒》后,设计三种不同的作业。①王叔叔每分钟打50个字,6分钟可以打多少个字?②小红妈妈从家到单位要用30分钟,8:30上班,她最晚在什么时候要离开?③明明从一楼走到三楼要用10秒,这样走到五楼共要用多少秒?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和能力选择其中的一题去做,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
  二、作业基本要求与应对的改进
  课堂作业的作用在于促进每一个学生及时巩固课堂的主要学习内容,若有学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说明该学生在这一节课学习上遇到困难,这时教师就给予及时的、有针对性的辅导,尽量帮助这部分学生解决学习障碍,让学生学习数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学生对当天或近段时间所学知识的巩固单靠课堂作业的练习是不够的。所以教师还需给布置适量和适当的家庭作业。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在家独立自主完成,总量应控制在半小时左右。适量和适当的家庭作业能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小学生的自律性比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做作业时粗心大意、丢三落四,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应向学生提出作业规范要求。可以制定这样的作业规范要求:①先审题再解答;②统一格式,书写工整;③独立解题,按时完成;④做完检查,及时上交;⑤认真看批改,及时更正。通过对作业作出的规范要求逐步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作业,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杜绝不良作业心理的产生。
  三、作业评价的优化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应以过程评价为主”,可见,学习过程中的作业评价显得尤为重要。批改作业、讲评作业是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学生了解自身学习情况的重要途径。认真、及时、合理的批改作业、讲评作业,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会感受到成功与进步的快乐,是提高学生学习热情的有效方式。
  (1)用发展的眼光去评价学生的作业。教师应尊重学生,赏识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去评价学生的作业,肯定学生的优点和长处,用期望的语言进行激励。使他们看到希望,愿意承担学习责任,让他们变得越来越自信,越来越积极。
  (2)用艺术性的语言评价描述学生的作业水平。在批改时,不仅要看学生做题作业内容的对错,还要看其方法是否好、是否妙。这些是体现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外在标准。还可以利用评语给予学生启发,以帮助启发学生的潜能,激发创新意识。例如,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一般做题比较认真,能独立思考,对于解题方法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认知。对这些学生的作业可以这样评价:“A+解题思路与众不同;A+有独特见解;A+书写工整;A+格式规范”。而学习态度不认真的学生,书写一般比较潦草,对教师批改过的作业不认真看,不及时更改。对待这样的作业,评语要讲究艺术性,不能伤了学生的自尊心,还要用委婉的语气达到批评的效果。比如,对于一些偏爱文艺,但学习态度不认真的学生作业给予这样的评价:“在舞台上的靓丽,让同学和老师羡慕和佩服,但老师同样希望看到你课堂上出色的表现和漂亮的作业”。学生阅读后,感觉到了老师的关心,知道自己的长处与不足之处,激起了学习数学的内在动力,知道要改变自己的学习态度。
  总之,作业是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过程,优化作业设计,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有利于学生技能的形成。教师要摆脱传统思维的限制,以新课改核心理念为基准来进行作业设计,让作业精而活,让数学作业真正成为提高数学学习质量,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有效途径,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