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导入

【作者】 李登山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嘉陵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在农村学校,学生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兴趣极低。绝大多数学生只是迫于中考的压力才去被动地学习思想品德课,被动地接受老师的知识。因而绝大部分同学的思维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这既不利于中考成绩的提高,也严重地偏离了素质教育的要求。而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成功的导入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从而活跃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保证好的学习效果。反之,如果导入不当,学生一开始就会感觉这节课上着没意思,学生的注意力就会不集中,教师讲课的情绪也会比较低落,这节课的学习效果一定不佳。如何做到有效的思想品德课堂的导入呢?
  一、课堂导入必须简洁有效
  课堂的导入必须具有简洁性,莎士比亚说:“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这个见解是极为深刻的。现代教育的突出特征就是讲究效益和效率,而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开头环节,时间要短,一般控制在5分钟以内,力争用最少的语言,迅速而巧妙地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以及学生与教材间的距离,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去。因此,简洁的导入不仅能够节约学生听课时间,而且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课堂导入从巧设疑问开始
  教师在课堂要善于提出疑问,启迪学生积极思考,导入新课。这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求知欲望入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独立思考,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这一原则,教师通过精心构思,巧布悬念或巧设疑问有效地导入新课。如,教八年级第三课《同学,朋友》时,老师问:每个人都有好朋友,当你发现好朋友做错了事时,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怎样做才算是真正的好朋友呢?是啊,这个问题提到学生心里去了,学生急于知道怎么做才是对的。设疑导思,激发学生求知欲,相机板书课题,让学生满怀热情地投入学习。老师是教学的引路人,不断地揭示知识的新矛盾,摆在学生面前,使他们疑中思,“山重水复疑无路”,思而明,寻求“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三、课堂导入要渲染情境
  根据教学实际,恰当利用多媒体来创设特定的形、声、色情景,借助这些情景的直观性、形象性,对学生的感官产生强烈的刺激,使之进入情景氛围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例如,在讲授“面临的现实压力”时,我把平时用数码相机拍摄的“街头行人”、“森林破坏”、“环境污染”等方面照片制作成课件,借助多媒体播放,让学生对身边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现象引发深思,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在讲改革开放的成就时,运用多媒体播放祖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让学生自己举例谈家乡近年来的显著变化;让学生从讲父母手机的变化,讲我们身边人代步工具的变化……,拉近书本知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中具体的现象联系在一起,使思想品德课中枯燥的内容趣味化,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深奥的内容浅显化,死板的内容形象化。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激情。
  四、课堂导入从时事新闻出发
  如七年级思想品德课“告别依赖,走向自立”,这一课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明确依赖思想的危害,知道培养自立的方法,初步形成学生管理自己的学习生活的能力。在导入部分,我的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我们应当要自立,依赖思想有危害。我采用了一个典型的实例:中国少年和日本少年一起参加夏令营的较量的材料。在我讲出较量结果之前,先让大家来猜一猜,到底谁能胜出。紧接着,我再给出中国和日本两国孩子在途中的不同表现,再次让大家来判断结果。学生把中国孩子与日本孩子在生活及与他人沟通的能力方面进行了思考、对比,学生能得出中日两队的不同表现,一个是依赖思想严重一个是能自立。我们的青少年从现在起就要看到自己的不足,必须向别人学习。少年强再则国强,学生的爱国热情也高涨起来,大家都不愿意输给别人,也就认识到了“告别依赖,走向自立”的必要性。在这个氛围中再进入本课的学习,大家都会特别认真,学生从主观上已经在开始接受这个观点。
  五、课堂导入从歌曲欣赏入手
  在初中阶段,学生正是最活泼的年龄段,他们对歌曲特别喜爱。所以在课堂之前用与本堂知识有关的歌曲来导入,可谓是既新颖又易接受的好方式。在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运用歌曲播放导入,是教师设置重要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增加学生对课堂的投入程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挫折目前也从容》课前给学生播放《从头再来》的歌曲,失败并不可怕,只不过是从头再来。引导学生对挫折的看法。《我能行》可以在上课前播放零点乐队的《相信自己》。运用播放歌曲导入时,歌曲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在播放音乐的同时,把歌词一齐显示出来,要求学生一起配合,学生沿着歌曲唱,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增强教学效果,体会歌曲抒发的感情,让学生产生很多遐想。当然使用这一方法时我们要注意几点:要记得时间的限制,内容不要太长,要简短有代表性,要懂得区分主次。其次,注意导入方式的自然性,导入方式与课堂教学的过渡要自然,力求成为整个教学设计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总之,在课堂导入上,教师应创设情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进行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思维活动中去,从而使学生对教材充分感知,深刻理解,融会贯通。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从而使教学有的放矢,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教学效率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