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优化体育课堂教学方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作者】 刘成斌
【机构】 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业余体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优化体育课堂教学结构,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体育教师要确立先进的教学思想,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灵活地使用教学方法,安排和谐的节奏。
关键词:课堂结构 思想目标 方法节奏
体育课在中学教育中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根据体育课的特殊性质,笔者认为我们体育教师应该在选择体育课堂教学方法上多下功夫。下面笔者就从以下几方面来阐述,谨请专家不吝赐教。
一、体育教学方法的确立应适应学生的年龄和年级特点
低年级的学生在上体育课时,对课堂上老师的提问都有很高的积极性,可以用争先恐后来形容。这种与年龄和年级相适应的特征,为启发式教学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但学生进入高年级以后,则发生明显的变化。学生主动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明显降低,因此,如果仍然采用与低年级相同的教学方法,一定不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适应学生的年龄和年级特点。
二、体育教学方法应适应学生的能力基础
有的学生的体育能力是从小学培养起来的,体育竞技能力较差等。但是在学习一段时间后,学生的身体素质会有明显提高,这就说明在不同的阶段,学生会表现出不同的能力水平。所以,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必须建立在学生各阶段能力发展的基础上,这样才能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体育教学方法应适应知识类型和学科特点
体育课堂教学内容大致可分为球类运动、田径运动等等,而球类运动又分为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和乒乓球等等。不同性质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有不同的要求,所以,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对不同性质的知识,应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和学科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高中体育如何面向素质教育进行改革已成为当前学校体育研究的热点问题。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同样,体育也存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问题。实现学生体育的全面发展,就是在目的方面要实现学生体格、人格等方面的全面健康发展;实现学生体育的个性发展,就是在具体的体育教学上要因材施教。本文试图在将“分层教学”方法推广到高中体育教学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提出了实施体育“选项、分层”教学的思想。
四、在高中体育教学中选择分层教学模式
针对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缺陷,笔者建议实施“选项、分层”教学。1分层教学的含义。分层教学是指根据学生能力与爱好等,由学生选择其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并对学生进行分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的一种个性化教学方法。体育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创造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使每个层次学生的个性和体能都得到充分发展,学有所得,学有所获,以达到共同提高。2.分层教学的优越性。分层教学体现了因材施教原则,最大限度的调动了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大多体育生都能得到发展,达到课堂教学中增强体质的实质效益。分层教学模式的施教针对性强、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发展需求。一方面,高中阶段的学生体育兴趣与爱好已经逐渐集中,开始形成对某一些运动项目比较稳定的兴趣。有的学生开始篮球或足球产生深厚的兴趣,有的同学对游泳有着深深的偏爱,有的同学则对田径有着不错的天赋。对某些运动项目稳定的兴趣是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的主要动机,有利于学生自觉积极地学习与掌握某些运动技术,反之,在学习与掌握某些运动技术过程中的成功体验,又进一步激发和提高了学生学高中体育选项分层教学思考。
五、赞许式激励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激励”教育法,即激励学生自我教育,对待学生不是简单粗暴的训斥,而是善于发现和肯定学生的优点,给予鼓励。它是一种心理过程,使人在某种内部或外部刺激的影响下,始终维持在一个兴奋、积极的状态之中,产生偷快的情感体验,进而产生新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此法运用得当,教与学将是一片阳光明媚。我们中学体育教师要在教学中尽量去挖掘学生的优点,并给以赞许式的肯定。“夸你、夸我、夸他”就是一个很好的形式,对学生闪光的一面,不但教师要进行表扬,还要让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使每个学生充分感受到表扬的真诚—原来自己还有这么多的优点,极好地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如有些差生,平时很难激发出他们的上进心,因此一定要细心找到突破点,以赞许来激励。例如,有位学生平时在体育课堂上总显得漫不经心,身体素质不太强,体育成绩比较差。但仅有一次,其偶现出专注的眼神,在体育小节测试上表现得很出色,笔者马上在全班表扬说:“你们看看某某今天的表现,很有潜力!”当时他那十分激动的表情和后来信心十足的学习劲头使我至今难忘。可见这种及时、诚挚的赞许式评价,可使学生获得质的飞跃。
六、更新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体育教学要适应新课程标准,首先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在学生的学习方法上下功夫,发展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在实践中尝试创新。那么怎样才能超凡脱俗,使教法常教常新,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墨守陈规,而是要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善于创新、不断积累、总结和提高,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众所周知,新的课程标准为课堂教学在教材的选择搭配上留有很大的空间,如何传道授业,这就需要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教法设计、加工,博采众长。根据每节课的知识特点,教学目标,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创造性地进行教学,使教师真正成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如韵律操和舞蹈教学中,让学生创造性地把所学的每个动作进行串联编排,尽管学生编排的动作不够理想,但通过这一学法的设计,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技巧教学、徒手操教学中,也可安排这样的编排练习。又如在连续双脚跳教学中,利用短绳进行练习,学生可利用短绳摆出各种图形进行双脚跳练习,也可分小组摆出造型增加难度进行双脚跳练习。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比一比看哪组同学设计的造型或图形既美观、新奇又具有实用价值,学生会集思广义,开动脑筋,创想出各种造型和练习方法,主动积极地投人到活动中。又如在利用短绳的开台跳中,让学生自己寻找最佳的配合方案,使学生在自主合作的氛围中,身心得到发展。在10米×8往返跑教学中,教师不规定往返时的动作方法,由学生在运动实践中去体验、摸索、总结,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能力和习惯。又如,在对2~3米高的目标投准教学中,可安排不同距离,不同角度,不同标志物,不同的投准方法的练习,使教学丰富多彩,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让学生愿意学。
是的,任何事情都是联系在一起的,上面所描述的体育课堂教学方法同样也适用于别的学科。我们中学体育教师要用心去思考,用心去教书,用心优化体育课堂教学方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为学生全方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课堂结构 思想目标 方法节奏
体育课在中学教育中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根据体育课的特殊性质,笔者认为我们体育教师应该在选择体育课堂教学方法上多下功夫。下面笔者就从以下几方面来阐述,谨请专家不吝赐教。
一、体育教学方法的确立应适应学生的年龄和年级特点
低年级的学生在上体育课时,对课堂上老师的提问都有很高的积极性,可以用争先恐后来形容。这种与年龄和年级相适应的特征,为启发式教学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但学生进入高年级以后,则发生明显的变化。学生主动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明显降低,因此,如果仍然采用与低年级相同的教学方法,一定不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适应学生的年龄和年级特点。
二、体育教学方法应适应学生的能力基础
有的学生的体育能力是从小学培养起来的,体育竞技能力较差等。但是在学习一段时间后,学生的身体素质会有明显提高,这就说明在不同的阶段,学生会表现出不同的能力水平。所以,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必须建立在学生各阶段能力发展的基础上,这样才能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体育教学方法应适应知识类型和学科特点
体育课堂教学内容大致可分为球类运动、田径运动等等,而球类运动又分为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和乒乓球等等。不同性质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有不同的要求,所以,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对不同性质的知识,应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和学科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高中体育如何面向素质教育进行改革已成为当前学校体育研究的热点问题。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同样,体育也存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问题。实现学生体育的全面发展,就是在目的方面要实现学生体格、人格等方面的全面健康发展;实现学生体育的个性发展,就是在具体的体育教学上要因材施教。本文试图在将“分层教学”方法推广到高中体育教学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提出了实施体育“选项、分层”教学的思想。
四、在高中体育教学中选择分层教学模式
针对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缺陷,笔者建议实施“选项、分层”教学。1分层教学的含义。分层教学是指根据学生能力与爱好等,由学生选择其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并对学生进行分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的一种个性化教学方法。体育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创造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使每个层次学生的个性和体能都得到充分发展,学有所得,学有所获,以达到共同提高。2.分层教学的优越性。分层教学体现了因材施教原则,最大限度的调动了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大多体育生都能得到发展,达到课堂教学中增强体质的实质效益。分层教学模式的施教针对性强、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发展需求。一方面,高中阶段的学生体育兴趣与爱好已经逐渐集中,开始形成对某一些运动项目比较稳定的兴趣。有的学生开始篮球或足球产生深厚的兴趣,有的同学对游泳有着深深的偏爱,有的同学则对田径有着不错的天赋。对某些运动项目稳定的兴趣是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的主要动机,有利于学生自觉积极地学习与掌握某些运动技术,反之,在学习与掌握某些运动技术过程中的成功体验,又进一步激发和提高了学生学高中体育选项分层教学思考。
五、赞许式激励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激励”教育法,即激励学生自我教育,对待学生不是简单粗暴的训斥,而是善于发现和肯定学生的优点,给予鼓励。它是一种心理过程,使人在某种内部或外部刺激的影响下,始终维持在一个兴奋、积极的状态之中,产生偷快的情感体验,进而产生新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此法运用得当,教与学将是一片阳光明媚。我们中学体育教师要在教学中尽量去挖掘学生的优点,并给以赞许式的肯定。“夸你、夸我、夸他”就是一个很好的形式,对学生闪光的一面,不但教师要进行表扬,还要让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使每个学生充分感受到表扬的真诚—原来自己还有这么多的优点,极好地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如有些差生,平时很难激发出他们的上进心,因此一定要细心找到突破点,以赞许来激励。例如,有位学生平时在体育课堂上总显得漫不经心,身体素质不太强,体育成绩比较差。但仅有一次,其偶现出专注的眼神,在体育小节测试上表现得很出色,笔者马上在全班表扬说:“你们看看某某今天的表现,很有潜力!”当时他那十分激动的表情和后来信心十足的学习劲头使我至今难忘。可见这种及时、诚挚的赞许式评价,可使学生获得质的飞跃。
六、更新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体育教学要适应新课程标准,首先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在学生的学习方法上下功夫,发展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在实践中尝试创新。那么怎样才能超凡脱俗,使教法常教常新,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墨守陈规,而是要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善于创新、不断积累、总结和提高,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众所周知,新的课程标准为课堂教学在教材的选择搭配上留有很大的空间,如何传道授业,这就需要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教法设计、加工,博采众长。根据每节课的知识特点,教学目标,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创造性地进行教学,使教师真正成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如韵律操和舞蹈教学中,让学生创造性地把所学的每个动作进行串联编排,尽管学生编排的动作不够理想,但通过这一学法的设计,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技巧教学、徒手操教学中,也可安排这样的编排练习。又如在连续双脚跳教学中,利用短绳进行练习,学生可利用短绳摆出各种图形进行双脚跳练习,也可分小组摆出造型增加难度进行双脚跳练习。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比一比看哪组同学设计的造型或图形既美观、新奇又具有实用价值,学生会集思广义,开动脑筋,创想出各种造型和练习方法,主动积极地投人到活动中。又如在利用短绳的开台跳中,让学生自己寻找最佳的配合方案,使学生在自主合作的氛围中,身心得到发展。在10米×8往返跑教学中,教师不规定往返时的动作方法,由学生在运动实践中去体验、摸索、总结,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能力和习惯。又如,在对2~3米高的目标投准教学中,可安排不同距离,不同角度,不同标志物,不同的投准方法的练习,使教学丰富多彩,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让学生愿意学。
是的,任何事情都是联系在一起的,上面所描述的体育课堂教学方法同样也适用于别的学科。我们中学体育教师要用心去思考,用心去教书,用心优化体育课堂教学方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为学生全方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