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作者】 李见进 石绍乾

【机构】 山东省临沂第十一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新九年义务教育英语教学大纲规定:“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阅读能力的高低。阅读能力是英语自学能力的基础,阅读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在英语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指导学生学会阅读(learn to read), 通过阅读来学习语言和文化(read to learn), 扩大语言实践的量,在输入和输出相互转化过程中实现从知识到文化的发展,进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阅读能力包括理解和速度两方面。理解是阅读的目的,走马观花式的、没有理解的阅读是没有意义的;而要讲理解效率,就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阅读,也就是要讲求阅读速度。那么,如何实现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的有机结合,培养阅读能力呢?
  一、把握时机,培养兴趣,增强阅读信心
  英语阅读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取信息,获得乐趣,培养阅读习惯和思考能力。培养阅读能力要从培养阅读兴趣做起,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培养。所选题材要与课文相近,难度略底。初一、初二阅读材料要浅显易懂,形式新颖,或配有简单插图,阅读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获得乐趣,英语读物有 First Steps in Reading English; Oxford English Picture Readers。随着词汇量的大量增加,初三是加大阅读训练、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培养阅读能力的最佳时机,让学生通过阅读获得信息,获得乐趣,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逐步增强阅读信心。
  二、指导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是一门艺术,既有技能又有技巧。“授人以渔”,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然后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形成技能技巧。
  首先,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坐立姿势要端正,阅读时身子不能摇动,头部不要晃动.
  2、扩大阅读单位,避免逐字读。眼睛每停一次捕捉到的词越多,效率就越高。
  3、用英语思考英语。阅读时要做到非翻译理解。指导学生带着Who? Whom? What? Which? How? When? Where?等基本问题去读,让他们通过阅读实践体会到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便是理解,用带着问题读的习惯代替翻译阅读习惯。
  其次,结合课堂教学训练阅读技巧。
  教师要向学生传授阅读技巧。“Read between the lines." 告诉学生既理解字面意思,也要看懂作者在字里行间的言外之意。既理解某句、某段的意义也理解全篇的逻辑关系,并据此进行推理和判断。既能根据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去理解,也能结合课本所学常识去理解。同时结合课堂教学训练阅读技巧。
  1、课堂教学用读取代讲读,指导学生如何抓中心思想、寻找主题句。文章是围绕中心思想展开的,中心思想是借主题句来表达的。一般说来,在一个段落中,主题句的位置有五种情况:a. 在段首,b. 在段尾,c. 在段中,d. 在段首和段尾,e. 暗含段中。首先教师范读材料或放影碟等让学生熟悉课文,掌握整体意思,然后梳理、点拨、挖掘内容。彻底废除逐句讲读“只见森林,不见树木”的教学方法。
  2、带着问题在规定的时间内阅读,训练学生的计时阅读能力。指导学生利用构词法知识及上下文猜测词性、词义、判断文章大意,迫使学生迅速读完并做出回答。如Pictures Through the Air 一课中:Then Philo begin to work on his ideas for television. First, he sent his drawings to Washington and wrote a letter to ask for the patent rights on television.此段中的“rights " 就不再是“右边”、“正确”之意,应理解为“权利”。
  3、课文背景材料辅助读,指导学生进行验证性阅读。选编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当的材料让学生结合预习新课时阅读,指导学生由文章题目而预知要读的内容,然后通过阅读进行验证。这种不仅带着基本问题而且带着可能的答案进行的阅读,使英语阅读在本质上成为智力活动。
  4、安排同步练习促进读。根据课文的题材和内容安排同步读物并做练习,真正做到做中促读。象这样不但可以快速消化课文,而且可以对阅读内容进行深层理解,还可以进一步拓宽知识面,扩大语言输入的量。
  三、开设阅读课,加大阅读的量,形成阅读技能。
  练习是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开设阅读课,给学生提供阅读实践、阅读反馈的机会,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培养阅读能力。在阅读课上发给学生精选的、内容健康的阅读材料,材料应做到形式多样,题材、体裁各异。新闻常识、史地政经、风土人情、火车时刻表、饭馆菜单、体育运动项目等无所不包;应用文、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说明文、描写文、议论文等应有尽有。对阅读材料要做到有检查、有评议,除编写简易练习题,如True \ false test, Multiple choice, Close test等,还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要求他们用简短的语言讲述或写出阅读材料的大意或心得体会(Guided retelling),做到当堂验证阅读效果,检验阅读能力。
  总之,只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使阅读技巧与阅读实践的量有机结合,阅读能力的培养一定会取得显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