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新课标理念下地理教学的研究

【作者】 陈 凤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武德乡中心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各个教学领域的教师开始了新教学方法的尝试和创新,地理学科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学习中一直不被人们所重视,呈现边缘化状态,一直默默充当着其他课程的“替补队员”。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地理教学中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更新了教学理念、改革了教学方法、利用现代的教育方式进行初中地理教学。新课标要求,学生要在老师的引导下能进行对知识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地理知识的学习是初中阶段必要的基础课程。传统的地理教学拘泥于地理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地理知识学习的过程。地理学科的研究中,需要经历很漫长的研究探索阶段,新课标恰恰针对这样的问题进行了补足和新要求。这对实施新课标地理教学无疑是一剂强心剂,在轰轰烈烈新课标改革的过程中,我们的地理教学如何面对新课标的要求,以怎样的新形式和新面貌出现在广大同学面前成为重中之重。本文将就新课标中地理教学的方法、读图实践能力的培养、目前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进行论述。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地理作为一门基础课程,是中学生必须掌握的。科学技术不断推进社会的发展,人们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随之也日益密切,不断深入加强对自然环境的利用,提高科学素养、培养学生能力等在地理教学中也愈加显得重要起来。但是,受急功近利思想和应试教育冲击影响,目前初中地理教学的情况很不乐观。如何改进初中地理教学方法,使学生乐学、易学、想学,不仅仅是初中地理教师首当其冲的任务,也是学校教育改革中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如何适应素质教育的新形势,加强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着力提升地理学科教育的质量,成为摆在地理学科教师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
  (二)研究意义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新一轮课改所倡导的主导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及以学生的发展为基础的综合含义。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就是要使学生享有对教育的“参与性”和“选择性”,注重学生的全员发展、全面发展、全程发展和个性发展。在新课标的改革下,初中地理教学的研究是首要任务,制定出一套完成的、科学的、系统的教学方案是研究意义的所在,在新的教学理念中,提升地理教学的质量,弥补地理教学不足,对新课改后的地理教学高标准、严要求,一改以前地理教学的边缘位置。
  二、新课标理念的意义
  新课程改革要求各领域教师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角色的转换。在新课标中,人民教师不再是消极地扮演教学大纲和教材执行者的角色,而是一个与学生共同学习的学生,共同学习必须容入学生。在新课程下我认为容入学生,首先在用词称呼上更应贴近学生,譬如在一些常用称呼词中我们稍微做以下改动把“你们”改为“大家”,“老师”改为“我”,这样更贴近学生更有助于容入学生,拉近师生关系。
  三、新课标中的地理教学
  (一)发挥学科优势,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从心里层面上来说,兴趣是认识事物过程中产生的良好情绪。这种良好的情绪会使人主动的寻求和认知事物发展的方法和途径,体现为一种强烈的探究精神和学习热情。这样一来,我们可以看得出兴趣对一门学科的学习至关重要,它能够调动学生主观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二)将新课标的理念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新课标理念要求老师要做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并不是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要引导学生,与学生合作完成教学任务。首先要一改以前学生只会“鸭子听雷”式的听课方式,打消被动听课,让同学们体会到自己在主动参与课堂学习与研究;另外,老师要把握好传授知识的尺度,不能一味的讲而不做,老师要在课堂中做主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积极旁观的同时尽量创造活泼的学习气氛,努力培养学生的自觉学习能力,自律学习。变静态教学为动态教学,应当努力使自己成为教学问题的探索者、孜孜不倦的学习者、新的教学思想的实践者。
  四、读图实践能力的培养
  地理新课程提出了“注重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基本理念。众所周知,地理学习中的读图能力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能力之一,一些教辅类教材中读图运用多达到4成作用,可以说是无图无地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成为了关键所在。
  五、地理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一)在实践中所面临的问题
  地理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是初中的学生必须要学习的一门课程,如今,我们的生活与地理这一学科联系的更加的密切了,它对自然的改造,对生活环境的改善渐渐的深入了。所以培养学生学习实用性地理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应试教育的框框束缚着我们,现在的初中地理教学的现状大不如前。所以,改变地理教学是当务之急,地理教学的问题值得我们去关注。地理教学所面临的问题,随着学生的课改,地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地与学生互动,达到一种生命力课堂,学生与老师共同成长,新课标的实施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却遇到了很多的阻碍。
  (二)对初中地理教学改革的对策
  1.改善教学环境
  我们通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说明,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兴趣可以是天生的,也可以是后天来培养的。有些学生学习地理,与老师也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以亲近、和蔼的态度教育学生,用兴趣来引导学生,用兴趣来思考,用兴趣与学习相融合。
  2.积极活动的课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的设施技术已经提高了很多,地理的传播渠道就更加的广阔了,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并不是唯一获得地理知识的渠道,所以说,地理教师应该变换一下自己的角色,将单纯的教学方式转换为师生互动的教学课堂,将学生互动为主体,教师的讲述根据学生所陈述的观点来讲解,这样学生的互道在前,教师的点评灾后,会给学生带来很高的积极性,地理教学课堂的讨论由浅及深慢慢地引向教学的主题,从而使得地理的教学更加的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