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综合素质的思考
【作者】 古丽梅热.艾尔肯
【机构】 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职业高中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所以信息时代提升馆员的素质迫在眉捷。信息时代对图书馆员提出的素质要求。
关键词:中职,教师,素质,要求
近年来,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引导下,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国职业教育规模迅速扩大。职业教育要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就必须在扩大办学规模的同时,高度重视提高办学质量,而提高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和质量的关键在教师。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因此,必须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摆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位置。
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已从重视规模效益向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转化,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是当前中等职业教育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为适应中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必须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师德水平、教育教学能力、精神境界、心理等综合方面素质。
一、热爱中职教育是中等职业教师良好素质的首要前提
教师只有热爱教育,才能献身教育,无怨无悔。中等职业教育是具有崇高社会意义和教育价值的事业,热爱中职教育取决于教师的默默奉献,我们要不断提高服务中等职业教育的自觉性,通过提高认识,修身、静心、升华境界逐步达到对中等到职业教育的热爱与忠诚。
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基本的人际关系。建立这种新型师生关系,教师是关键。教师应该用包容的心境和谅解的胸怀善待犯错误的学生,用真心播下爱的种子,让学生沐浴在知识和爱的春天里,健康快乐地成长,中职学生比基础教育学生更需要用心去爱护关怀。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尽可能使自己在各方面全面发展,努力追求一种健康、完整、和谐的人格,用学术上的影响力和人格上的感召力来熏陶学生,感染学生,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的品格情操。
二、适应中等职业教学特殊性需要,不断提高业务素质是中等职业教师的基本职业要求
中职教师的职业特殊性表现在既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又具备熟练的职业技能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能够掌握中职教育的基本特点与规律,不仅“学高”、“德高”,还要“提高”。
努力提高职业技能,做“双师”“双栖”型教师。所谓“双师”,即不仅具备教师职称,还应获得职业职称,只有这样,才能具有从事中职教育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双栖”指专业课教师定期到企业兼职,这样中职,既可以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又可以了解企业、行业最新的发展动向,最迫切的技能需求,最紧俏的人才需求,有利于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指导学生实习,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并对学生的就业提供良性指导。
但是,由于基础薄弱、保障不足,职教师资队伍仍然是当前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突出环节,教师的数量、素质、结构以及管理都还难以适应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主要问题在于:一是随着职业教育持续扩招,教师紧缺的问题日益严峻。二是专业课教师比例偏低,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偏弱,中青年骨干教师缺乏的问题还很突出。三是职教教师管理制度有待完善,培养培训能力相对不足,培养培训项目存在针对性不强、不够规范等问题。
因此,我们要积极参加各种重点专业培训及相关专业理论、职业教育理论和专业教学方法的学习,了解企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和要求,学习所教专业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切实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只有不断加强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才能做到一专多能。中等职业教育强调知识的实用性、综合性和适应性,另外,我们要随时跟踪并及时调整和更新所教知识,注意开发新课程,在教学中融理论和实践为一体,熟练地把系统的学科知识进行提炼,转化为实用性的知识,并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设计;广泛涉猎相关的知识领域,提高自己驾驭知识的能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三、更新思想,改进教法,与时俱进,全面发展是中等职业教师的基本能力要求
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贯穿到教学的全过程,渗透到每一个教学活动中。勇于创新,善于创新,是我们要求学生达到的较高水平,更是我们教师应有的教育理念。首先,教师要尊重、培养学生的个性,保护他们的创新性个性,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力。其次,改变以记忆为主的知识灌输教育方式,注重启发式的教育,强调理解与开阔思路,培养创新能力。第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实践能力。
在教学中注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利用。中职教师要善于使用多媒体组合教学,多媒体计算机个别交互学习,基于因特网的远程通信教学虚拟现实仿真教学等现代教学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学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锻造健康的体魄,培养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是中等职业教师努力工作的基本保障
中职教师的职业是崇高的,工作是艰辛的。颈椎病、慢性咽喉炎、腰肌劳损等职业病常常危害教师的身心健康。为此我们应加强体育锻炼,远离疾病的威胁。有了健康的身体,才可能有快乐的心境。而快乐是相互影响的,教师的情绪对学生的影响不言而喻。我们要加强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学习,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不管面临的各种困难和坎坷,都必须平静而愉快、勇敢、无畏地去面对。含着笑容面对生活和事业的种种坎坷,迎难而上、积极进取,这种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会产生极大的感染力,甚至对学生的终身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总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作为专职的直接面向社会培养技术实用性人才的教育工作者,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所以我们必须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切实担负起教书育人的职责,坚持终身学习和师德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成为学生的领路人、指导者和学习榜样。
参考文献:
[1]袁小平.制度伦理:师德建设的新路径[J].教学与管理 2005 (4).
[2]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0.?
[3]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国发【2005】35号
关键词:中职,教师,素质,要求
近年来,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引导下,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国职业教育规模迅速扩大。职业教育要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就必须在扩大办学规模的同时,高度重视提高办学质量,而提高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和质量的关键在教师。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因此,必须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摆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位置。
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已从重视规模效益向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转化,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是当前中等职业教育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为适应中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必须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师德水平、教育教学能力、精神境界、心理等综合方面素质。
一、热爱中职教育是中等职业教师良好素质的首要前提
教师只有热爱教育,才能献身教育,无怨无悔。中等职业教育是具有崇高社会意义和教育价值的事业,热爱中职教育取决于教师的默默奉献,我们要不断提高服务中等职业教育的自觉性,通过提高认识,修身、静心、升华境界逐步达到对中等到职业教育的热爱与忠诚。
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基本的人际关系。建立这种新型师生关系,教师是关键。教师应该用包容的心境和谅解的胸怀善待犯错误的学生,用真心播下爱的种子,让学生沐浴在知识和爱的春天里,健康快乐地成长,中职学生比基础教育学生更需要用心去爱护关怀。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尽可能使自己在各方面全面发展,努力追求一种健康、完整、和谐的人格,用学术上的影响力和人格上的感召力来熏陶学生,感染学生,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的品格情操。
二、适应中等职业教学特殊性需要,不断提高业务素质是中等职业教师的基本职业要求
中职教师的职业特殊性表现在既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又具备熟练的职业技能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能够掌握中职教育的基本特点与规律,不仅“学高”、“德高”,还要“提高”。
努力提高职业技能,做“双师”“双栖”型教师。所谓“双师”,即不仅具备教师职称,还应获得职业职称,只有这样,才能具有从事中职教育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双栖”指专业课教师定期到企业兼职,这样中职,既可以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又可以了解企业、行业最新的发展动向,最迫切的技能需求,最紧俏的人才需求,有利于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指导学生实习,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并对学生的就业提供良性指导。
但是,由于基础薄弱、保障不足,职教师资队伍仍然是当前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突出环节,教师的数量、素质、结构以及管理都还难以适应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主要问题在于:一是随着职业教育持续扩招,教师紧缺的问题日益严峻。二是专业课教师比例偏低,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偏弱,中青年骨干教师缺乏的问题还很突出。三是职教教师管理制度有待完善,培养培训能力相对不足,培养培训项目存在针对性不强、不够规范等问题。
因此,我们要积极参加各种重点专业培训及相关专业理论、职业教育理论和专业教学方法的学习,了解企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和要求,学习所教专业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切实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只有不断加强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才能做到一专多能。中等职业教育强调知识的实用性、综合性和适应性,另外,我们要随时跟踪并及时调整和更新所教知识,注意开发新课程,在教学中融理论和实践为一体,熟练地把系统的学科知识进行提炼,转化为实用性的知识,并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设计;广泛涉猎相关的知识领域,提高自己驾驭知识的能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三、更新思想,改进教法,与时俱进,全面发展是中等职业教师的基本能力要求
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贯穿到教学的全过程,渗透到每一个教学活动中。勇于创新,善于创新,是我们要求学生达到的较高水平,更是我们教师应有的教育理念。首先,教师要尊重、培养学生的个性,保护他们的创新性个性,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力。其次,改变以记忆为主的知识灌输教育方式,注重启发式的教育,强调理解与开阔思路,培养创新能力。第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实践能力。
在教学中注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利用。中职教师要善于使用多媒体组合教学,多媒体计算机个别交互学习,基于因特网的远程通信教学虚拟现实仿真教学等现代教学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学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锻造健康的体魄,培养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是中等职业教师努力工作的基本保障
中职教师的职业是崇高的,工作是艰辛的。颈椎病、慢性咽喉炎、腰肌劳损等职业病常常危害教师的身心健康。为此我们应加强体育锻炼,远离疾病的威胁。有了健康的身体,才可能有快乐的心境。而快乐是相互影响的,教师的情绪对学生的影响不言而喻。我们要加强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学习,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不管面临的各种困难和坎坷,都必须平静而愉快、勇敢、无畏地去面对。含着笑容面对生活和事业的种种坎坷,迎难而上、积极进取,这种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会产生极大的感染力,甚至对学生的终身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总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作为专职的直接面向社会培养技术实用性人才的教育工作者,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所以我们必须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切实担负起教书育人的职责,坚持终身学习和师德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成为学生的领路人、指导者和学习榜样。
参考文献:
[1]袁小平.制度伦理:师德建设的新路径[J].教学与管理 2005 (4).
[2]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0.?
[3]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国发【2005】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