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作者】 刘 毅

【机构】 贵州省福泉市道坪高坪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数学是一门严谨、科学的学科,没有语文课文那样,直接把法制教育贯穿其中。在数学教学中适时渗透法制教育,其作用非常重大。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数学学科特点,我在课堂教学中做了尝试,有效开展法制教育,并使数学课堂成为推动法制教育的润滑剂和催化剂。
  关键词:数学教学;法制教育;方法
  一、充分利用德育无字书。教师自身的形象、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比如,为了上好一堂数学课,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认真对待发现和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理解了老师的辛苦和良苦用心,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老师的一言一行就是一本德育无字书,比简单的说教要强百倍。老师教育学生如果总用教训的口吻,禁止他们干什么,不该干什么,无形中造成学生之间的相处,他们之间的对话,不会和睦,说话语气不会委婉曲折。虽然是说话的问题,但和法制教育关系很大。如果教育学生懂得了说话的艺术,就不会和别人发生冲突、矛盾。所以,数学老师不应该因为自己教的是数学,说话就象数学公式、定理一样死板、严肃,也该语气亲切,笑容可掬。
  二、在课堂教学中,渗法制教育。在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学内容蕴含国家法律知识,体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这就意味着数学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辩证观点。例如,在讲正方形、矩形、菱形的性质与判定时,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渗透事物总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并会用这些判别方法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促使其逐步掌握说理的基本方法。在学习分式时,不仅要让学生看到分式与分数的区别,还要让学生认识到它们的联系。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数学学习素材很多,也可以在学习统计知识时利用学生们搜集的近几年来的车祸信息,引起学生对交通安全的重视,渗透交通安全教育。
  三、利用我国古今数学家的成功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例如,在讲授直角三角形时,结合我国古代汉朝数学家赵爽关于勾股定理的研究并给出赵爽玄图证明勾股定理的方法,比西方科学家毕达哥拉斯的证明方法早了400多年,赵爽玄图被选为2002年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又如,在讲课过程中联系学生身边的数学知识:储蓄利息的计算、市场经济中交易、股票的交易、天气预报等,让学生感受到我国正在蓬勃发展的经济好势头和科技的进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同时让学生搜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在数学上取得的巨大成就,让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的意义,从而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决心。通过几何问题的证明,让学生把条件逐个转化成式子,证明过程必须做到有理可依,说理有据。培养学生刻苦、求实的个性品质,在解决代数问题时,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坚强意志和毅力。
  四、通过数学的对称美,培养学生美感。在讲授四边形时,通过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四边形身影装点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美的享受。在讲授轴对称、中心对称图形时,通过学生对实际生活的观察来揭示数学中的对称美;通过二次函数图像既可以描绘抛出的物体在空中的美丽轨迹,又可以利用这个告诉学生在投掷实心球时向斜上方抛出能投的更远,提示数学中的奇异美。在对称问题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美感直觉,引导他们去发现美、鉴赏美,从而陶冶学生爱美的思想情操。
  五、学习数学知识,防止上当受骗。在学习概率知识时,用一个红球,一个黄球,一个白球,任意摇一个球,摇出红球者胜,学生一算,呀!概率为三分之一,胜出的可能性比较大,但要是红球有磁性可以粘在桶壁上,那么实际一操作就发现,那个红球根本就不会出来,集市上的不法分子就是利用这一点在骗取人们的钱。同学们在发现了这一点后都说回家告诉父母再也不上当了。
  六、快乐学习,感受法制教育。数学要发展,有些早期的概念要拓广,就需要一些限制、规定,如在学习算术平方根这一概念时,就规定0的算术平方根是0。学了正整数指数幂,为了表示分式,又引入了负整数指数幂。学习分式时,为了让分式有意义,就要求分母不能等于0。让学生明白人类要生存发展,也需要一些规定与限制,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中学生就应该遵纪守法,明礼诚信,信守社会公德,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七、结合数学游戏,进行法制教育。新课堂标准提出“课堂的开放”和对学生的“解放”,是否就不存在纪律约束,我认为绝对不是这样,因为再解放也需要纪律,如果目无纪律,就可能目无法纪,导致违法犯罪,所以,一定要利用数学学科的优越条件加强对学生进行组织纪律和法制教育的教学。在数学游戏时,借助情景教学结合游戏规则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总之,作为数学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有效结合数学教学内容适时渗透法制教育,把法制教育有机的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法律意识会不断增强,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能力也会逐渐提高。使学生从小养成知法、守法、用法的好习惯,将终生受益!
  参考文献:
  【1】吴建明.浅谈青少年法制教育.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2
  【2】徐文后等.校园不安全因素分析[J].职业圈,2007(12) 
  【3】丁克芹.校园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师,2005(12)
  【4】谭嘉等.象牙塔里的悲剧.健康报,2007-0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