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谈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及其培养

【作者】 王 勇

【机构】 贵州省德江县长丰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本文从体育学习兴趣入手,分析了中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影响因素,并对如何培养中学生学习体育兴趣提出一些方法,以促进中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中学体育教学效果。
  关键字:体育教学 学习兴趣 培养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的学生,会因为体育活动需要付出较多的体力劳动而感动“枯燥乏味”,反之,他对体育课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学习中必然精神饱满,积极主动。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不仅能够创造一种生动、和谐的教学局面,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首先影响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学生对体育缺乏正确的认识 
  在体育教学与锻炼中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体育只不过跑跑跳跳、玩玩而已,认为身体锻炼和不锻炼效果都差不多。有了这种想法,在体育课堂上便不会严格要求自己,难以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教师教学内容简单、陈旧、组织教法单调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简单、陈旧、组织教法单调,教师讲课质量保证不了,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导致学生对体育的学习索然无味,不感兴趣。 
  三、学生自身的个体差异性 
  由于学生的体育基础及能力各不相同,差异较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各个学校对体育重视的程度,授课环境、场地、器材等都不同,对体育学习兴趣差异就更大。
  四、部分学生体质较弱,体育基础较差 
  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往往遇到一些体质较弱、体育基础及其能力较差,学习感到困难,跟不上教学进度,达不到教学要求。因此使这部分学生产生一种自卑心理,失去自信心。这样恶性循环下去,便会丧失对体育的学习兴趣。
  其次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生动愉快的课堂气氛,点燃体育兴趣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在教学中注意关心、热爱学生,给学生留下良好的印象,学生自然会尊敬、拥戴老师,这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就会培养融洽的师生情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时体育教师要用高尚的情操、优美的示范,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愉快地、积极主动地接受知识,可以燃起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二、教材要难易适中,教法要有创造性,新颖性,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做到难易适度,一般来说,课的前半部分学生的体力充沛,注意力集中,应把新授内容和运动负荷较小的内容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课的后半部分学生体力有所下降,注意力不易集中,应把趣味性强与竞争性较突出的游戏、比赛等内容安排在课的后半部分。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特点,运用新颖、多样、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三、按照学生个性特点,因人因材施教,做到区别对待 
  由于学生的体育基础、心理品质、接受能力等各不相同,培养兴趣的过程中,就要求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如对多数学生提出学会、掌握某一技术动作,而对基础较好的学生提出改进和提高技术动作的要求;特别应当注意的是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他们由于怕自己的成绩差被人看不起,怕同学笑话,怕教师指责,导致他们信心不足,缺乏体育学习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除了对他们降低难度要求,帮助鼓励和耐心辅导之外,还要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安排练习内容,选择好突破口满足他们的愿望和要求,使他们树立自信心,培养他们的体育兴趣。
  四、课内外结合,激发兴趣
  虽然体育教学是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但是体育课有其特殊的一面,有许多练习需要延续到课外来提高质量。如果在教学中只注重课堂教学而忽视课外的作用,那么会使学生失去对体育兴趣的进一步提高,同时阻碍体育的自学性和终身教育,因此我们必须要求学生在课外活动中进行练习,通过练习,把体育课的质量进一步提高,从而增进体育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成分,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最实际的内部驱动力。兴趣的培养是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影响体育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只有学生对体育的学习产生兴趣,体育教学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才能使学生较好地学习和掌握更多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使其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薛玉蛟 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激发和培养的途径与方法2010.6
  [2] 曾红卒.论高校体育对大学生兴趣和能力的培养[J].体育与科学,2001.2.
  [3]《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19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