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

【作者】 黄 雪

【机构】 广西横县第二高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物理是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但是对学生的逻辑水平和理解水平等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如何尽快实现高中物理课堂的有效教学是关系到能够真正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关键所在。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文章以“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剖析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就如何尽快实现高中物理课堂的有效教学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与对策,以供大家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
  1 引言
  大量的教学实践活动告诉我们,如果要想全面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就必须注意提升学生对于课堂的实际参与。否则,上述目标很难真正达成。对于高中的物理教学而言,自然也是如此,大量专业性非常强的物理知识,对于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水平以及逻辑能力等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实现有效课堂教学尤为关键。
  2 关于高中物理教学的现状分析
  为了更好地了解高中物理教学的现状,不仅仅对学校的物理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观察,同时也对几所高中进行了实地走访。从总体的了解情况来看,课堂教学主要是以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课堂的秩序良好,但是学生的主动性并未得到很好的发挥。
  2.1学生的课堂参与方式以被动参与为主
  对于课堂教学活动参与是有多种方式的,最为常见的划分方式就是主动参与、被动参与和消极参与。一般来说,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表现主要在于学生能够紧随教师的思维,根据教师所讲授内容进行积极思考,并且能够就自己的理解与认识提出问题,进而在教师的指引和帮助下顺利解决问题;被动参与课堂教学最为常见的表现就是虽然也会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思考与讨论的过程中,主要是以“听”的方式完成该过程,很少会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2.2教师不恰当的评价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多以终结性评价为主,也就是以简单的“对”与“错”来评定学生的回答,以分数的高低来衡量学生的好坏。这样的评价方式会对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产生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甚至导致学生再也不会主动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也不会主动参与到课堂思考与讨论的过程中来。
  3 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的策略分析
  要想改变高中物理教学的现状,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
  3.1进一步优化课堂设计是实现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基础和前提
  事实上,对于高中教师而言,他们有着极为丰富的教学经验,也开始将更多的时间花费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上,如何做好课堂的导入工作,如何合理运用多媒体等。事实上,无论是课堂的导入,还是多媒体的应用,这些都应该只是课堂教学中的辅助环节,仅仅应该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就好,如何让这些环节占用了过多的时间,势必会影响到教学核心环节的授课时间。因此,教师一定要进一步优化课堂设计,勇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真正做到立足于教材的实际特点,学生的实际知识储备水平和个体性差异等,以教学目标为基础,合理化、科学化地去安排课堂教学活动,既能做到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为化学有效教学的全面实现提供坚实、有力的保障。
  3.2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是实现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的关键
  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都有重点和难点。难点就是那些对于学生来说难以在短时间内理解的知识点,而重点则是指那些颇为重要的知识点。为此,教师一定要力求做到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我们以《能量转换》这部分的教学为例,其教学重点在于了解并掌握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教学的难点则在于从本质上(微观结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从而建立起科学的能量观。为了更好地引导和帮助学生化解难点,教师可以大胆尝试自主探索与互相协作相结合,交流联系互相穿插的活动课形式,同时可以运用发现法和问题讨论等教学方法。具体来说,教师可以这样设计教学活动:
  第一, 创设教学情境
  首先,教师要完成新课的导入,针对本部分的教学内容,笔者认为,可以通过趣味小实验的方式导入新课,希望能达到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的目的,这里采用简易的热气球飞天实验,所用材料是生活中极为常见的塑料     袋、易拉罐底、酒精、棉花等,当塑料袋真正飞起来的时候,学生们很兴奋。这个时候,教师可以适时抛出问题,为什么塑料袋能够飞起来?刚才的实验实现了什么能量之间的转换呢?热能与化学能之间又有哪些具体的转换形式呢?
  第二,学生分组讨论,找寻问题的答案,最终引出课堂教学内容—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
  抛出问题之后,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实际人数进行恰当分组,让学生根据趣味小实验,就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找出问题的答案。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让学生们更加清楚地了解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转化,并经过思考和讨论加以理解与掌握。
  3.3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在这样的一个特殊的时代里,多媒体开始走进课堂教学,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之一。多媒体教学具有很有优势,如:
  首先,通过多媒体,可以有效减少教师的板书工作量,让教师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在教学的其它环节;
  其次,多媒体教学具有更强的直观性,可以将一些抽象的内容直观地展现在学生们的面前;
  再次,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更大的教学信息量在课堂上展现;
  最后,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充分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陆锦. 浅谈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参与[J].都市家教,2009,04
  [2] 罗亚进. 浅谈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参与[J]. 数理化学习律,2013,07
  [3] 姚俊海. 如何构建新时期高中物理的高效课堂[J].中学生数理化,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