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作者】 李 芸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实验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就作文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对学生开展体验性、综合性、创造性的书面语言表达训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要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而在现实中我们发现能真正做到“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学生只占少数。不少学生对作文提不起任何兴趣,甚至是“谈文色变”,对每一篇作文只是应付了事,学生也不能发挥自己真正的作文水平。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多措并举,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的各种写作技巧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热爱写作,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一、从游戏入手,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小学生的作文课精髓应该在于乐趣,他们写作文可能不知道如何入手,作文是什么,它究竟可以干什么,所以上课的一开始老师可以从有趣的故事或者游戏一点点的引入,给他们启发,小孩子的天性在于玩,所以上课的指导思想在于在学中玩,在玩中学,比如说围绕一个作文题目,老师先给学生讲讲它是什么意思,可以写他们周围发生的有趣的故事,或者找一篇有趣的小学生作文像故事一样讲给他们听,在他们有了兴趣之后,以后的作文课也就不成问题了
  二、从基本抓起,循序渐进
  有人说:小学生应该快快乐乐做事,认认真真做人,简简单单做文。小学生作文要从基本抓起,先是对日常物品的描写,不能要求太高。小学是启蒙阶段,应以夸奖为主,先要培养其对作文的喜爱,最起码是不惧怕,再慢慢地培养他们对作文的兴趣。我觉得学生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写,平时怎么说就怎么写,这就是作文,不要把小学生的作文当作品,而是要牢牢记住:小学生的作文叫习作,是处在练笔的过程,因而,走好前两步是打好了写作的扎实的基本功。 
  1、培养兴趣,从拼音写话开始
  作文要早起步,晚约束,“兴趣是第一位老师”,确实,学生尝到了写作的趣味,甜味,像刚学步一样走好了写话(甚至一二年级就开始拼音写话)这一关,话不在乎多,长则七八句,短则两三句,只要能激发起学生的写作欲望,引导学生学着去写观察到的事物,用心写出自己的感觉,学生会觉得想写,有内容可写,这样写作的大门就已经向学生打开了。以后,写作教学就能一路好走。
  2、热爱生活,让学生大胆写
  名人说:生活即作文,作文来源于生活。因而,我们教师很注重平时在学生面前快乐生活,全身心地同学生一起寻找生活的滋味,不论是“酸辣菜”,还是“甜美汤”,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最好的,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生活,品尝生活,热爱生活,用文字记录生活。能大胆地写清楚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把生活中的场景写细写活。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全景式的扫描生活,用自己的眼去观察,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这“源头”就是我们的五彩缤纷的生活,让生活成为学生自己真正的创作源泉吧。
  三、大力表扬,让学生学会自信
  我们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应尽量肯定他们的优点,用委婉的话指出不足之处。在春秋时期有这样一个例子,齐国有一个人叫管仲,他才华横溢,谋智过人,但也有贪财的毛病。鲍叔正看中了管仲的才华而重用他,让管仲在齐国的争霸事业中一显身手,使齐国得以九合诸侯,雄极一时。如果当时鲍叔正只看到管仲的缺点而不加以利用,管仲能发挥自己的优点,齐国会有后来的成功吗?同样,在作文中,有些学生的习作并不见佳,但在用词、组句等方面有一点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我们也应多给予赞美,激发其创作的兴趣。教师要当好伯乐,尽力发现每位学生,每篇作品的“亮点”、“闪光处”,大力表扬,相信在教师欣赏的目光里,每位学生都是千里马。学生对写作有了兴趣,就有了动笔的欲望;写作有了生活,就等于文笔有了源泉。
  四、方法入手,让学生小心写 
  我们知道,有了方法,能使一件事做得更轻松,做得更完美,这就是所谓的事半功倍。学会一些方法对小学生的启蒙学习非常重要。所以,我要说,在写作教学中遵循方法入手,让学生从大胆写到小心写,由“大胆文”过渡到写“小心文”,掌握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关键!高年级的学生不会随意写,会慢慢地斟酌选材,推敲言语,什么可以写,什么更好写,什么写更好,怎样写最好,会不自觉地知道小小心心用好词,写好句,开好头,结好尾。这样,写作教学就有了层次,有了进步,有了发展。 
  五、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同时老师也应多引导学生,给学生写范文,创设一定的情景。比如写有关小动物的作文,老师可以打破常规,把小兔子带进教室,虽然这样会让课堂变得闹哄哄的,但这也成功地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让学生观察,讨论,然后让学生口头表达,最后再完成作文,这样学生就会写了。完成作文后老师要及时表扬,肯定优点,激起学生写作文的兴趣。或者让学生以短小文章的形式和你说知心话,师生谈心交心,老师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学生,细心,耐心,热心。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感受到你的这份爱。然后慢慢转到作文话题,悉心指导学生的写作,让孩子对老师的信任化作写作的动力,学生的兴趣很快就会提高的。
  六、鼓励创作,推荐发表
  俗话说:“乐此不彼”,要学好一种东西,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在作文教学中,必须鼓励学生创作,培养他们创作的兴趣,而推荐发表文章是激发学生创作的一个好办法。(下转第46页)(上接第85页)给孩子多一些锻炼的平台,鼓励他们多参加一些征文活动,或者演讲、朗诵等活动。每次作文,要求学生认真对待,选出一些较佳习作,编写班级作文集,悬挂教室供学生学习。随时更换好的习作张贴在学习园地里,以点带面,让学生感受到作文的份量,大大提高他们创作的积极性。
  七、相互修改,共同进步
  有这样一个故事不知道大家听过没有,上帝创造了人,又在他们每人脖子上挂了两只口袋,一只装别人的缺点,另一只装着自己的。他把那只装别人缺点的口袋挂在胸前,另一只则挂在背后。因此人们总是能够很快地看见别人的缺点,而自己的却总看不见。这个故事很贴切运用在这里,学生自己写的作文,往往看不到该作文的缺点,比如说里面的错字、语句不通等。老师批改那么多作文偶尔也会有一些小的地方没有注意到,那么这些看着不起眼的小问题也许就会在以后的写作过程中误导学生。那么老师可以采取这样一个办法——让学生交换修改作文。小学生都有这样一种心理,就是看到别人的错误感到很开心,这并不是他们的人格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这是很正常的。所以让他们交换修改作文,仔细地找出同学的错误,这样一来,加深了对词句的印象,在潜移默化中找到了语感,对一些修辞手法也能很好地掌握并熟练运用,从而使作文更加自然流畅。共同进步,全班的作文水平也会得到提高,对以后的写作是有非常大的帮助的,在以后的写作教学中学生会更加有兴趣的。
  总之,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只有首先努力激发起学生的习作兴趣,才能进一步引导他们热爱写作。我相信只要所有语文教师认真钻研,一定能把学生作文的兴趣提高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