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在改进中前进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

【作者】 刘向华

【机构】 广西柳州鹿寨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努力保证生物实验教学,并在教学中注重实验效果的提高,以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本文就在新课程理念下对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一些改进措施做一介绍。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改进
  生物科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生物实验是该学科内容中重要的、最富有成长性的板块,它在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特别在培养学生探索能力方面有其不可替代的特殊必要性;它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分析、操作,进而对观察的现象和结果进行思考、分析、理解、概括、综合,在加强学生的科学认识、科学思辨、逻辑推理、发散思维等诸多方面的能力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它还有利于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设计、创新能力等科学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努力保证生物实验教学,并在教学中注重实验效果的提高,以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但是,教材中提供的是一套统一的实验方案,而各中学因地理、经济等条件不尽相同,所以,完成保证质量的实验教学,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就应该对生物教学因地制宜的改进。
  以下就教材中涉及的部分实验中的改进措施进行介绍。
  高中教材中的学生实验均给出了实验的目的、原理、步骤,其实验设计方案是唯一的。但是,就实验设计本身而言,每个实验都不是不可变更的模式。教材中的有些实验在当地条件下实验显现不是很明显,进而影响到学生的理解,所以在实验过程中,有必要对在有些实验的方法、材料等方面做一些改进。
  一、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的鉴定
  本实验包括三个小实验,若按教材实验顺序,从学生实际操作来看,做得非常紧张、忙乱,因为第一个实验须加热才能观察到现象,第二个实验涉及到了高倍显微镜的使用。学生在初中阶段虽然用过显微镜,但也只不过是低倍镜而已,难免在实验时对高倍物镜的使用非常生疏,这样需要教师的指导,费时较多。根据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可把三个实验的顺序做调整:先做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在做还原糖的鉴定,在水浴加热过程中可以对显微镜进行适当的调试,以便节省时间,最后做脂肪的鉴定。在实际课程操作中效果非常好,学生都能按实验要求做完三个实验,并且有足够的时间熟悉高倍物镜的使用。另外,对于脂肪的鉴定,苏丹III市场上易购买,而且与脂肪的亲和力更强,短时间染色即可观察到红色的现象;在制作花生子叶薄片时,学生容易伤手,而且切片较厚,细胞容易产生重叠而不易观察,在实际操作中可让学生用刀片刮取一定量的花生“泥”,这样观察到被染色的脂肪颗粒,实验效果很明显。
  二、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有人用大蒜根尖来代替洋葱根尖,笔者认为不妥。原因在于大蒜染色体较多,而且细胞中的染色体过小,不易观察其形态和数目,所以,在这个方面,我们还是坚持用洋葱实验,这样可以让学生清楚的观察到染色体,消除学生对染色体的抽象感。我们在实验教学中发现2~3mm太短,操作起来很不方便,有些同学实验中很容易丢失实验材料,尤其是在染色时,往往很难在盛龙胆紫的培养皿中找到根尖。改用先剪取根尖2cm左右,将根尖的生长点(尖端)一端浸在培养皿的液体中,另一端则用镊子夹住搭在培养皿的边缘上,按教材步骤解离、漂洗、染色,然后剪取2~3mm进行制片。在制片过程中,教材上将用双层载玻片夹心盖玻片来压片。这种方法学生不易掌握,压片时很容易导致盖玻片滑动,压出的装片细胞易重叠。如用铅笔的橡皮端或玻璃滴管上的橡皮头,对准盖玻片下的材料在盖玻片上轻轻连续敲击,很容易将材料压成均匀的、单层细胞的薄层以便于观察。 
  三、叶绿体中的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教材中首先用到了丙酮,但是丙酮易挥发,而且有毒性,危害学生的健康,根据实验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解到有机溶剂中,用95%的酒精代替丙酮,这样即达到了实验目的,还可以避免丙酮对健康和环境的危害,可谓一举两得。在分离色素时,教材中用毛细管画滤液细线,但是,毛细管的制备或购买对于我们的实验是来说就“条件有限”了。我们在实验中发现学生很有创新思维,他们用两层盖玻片相重叠,对齐一侧边缘,用这侧边缘沾取叶绿体中色素提取液,印在滤纸条上的铅笔线上,待滤液干后,再重复几次。这种方法容易掌握,画线细且直,而且避免了学生用力不均匀划破滤纸带。另外,在过滤色素溶液时,用滤纸加漏斗过滤速度比较慢,影响实验的进度,所以我们可以用多层纱布将磨好的绿叶匀浆包裹后用力挤压或者旋拧,这样同样可以收集到色素溶液,还节约时间。
  总之,生物实验是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的、最富成长性的板块,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科技创新能力以及探索科学知识的方法技巧的重要手段。在实验教学中,教师不能只依照教材照章操作,要大胆创新,不断针对自身教学的实际情况探索、改进实验的操作方法,要鼓励学生勇于质疑,敢于设想,充分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不断总结便捷高效的实验操作方法,让学生能够在实验中体会理解知识,更能让学生在实验中思考、探索,从而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生物课程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