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多媒体技术与体育教学的有效整合

【作者】 库尔班江.依明

【机构】 新疆库尔勒市第十六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多媒体技术与体育教学有效整合是现代科技在教育教学中的成功运用,不仅优化了教学环境,拓展了教学资源,提高了学生兴趣,还能化解教学难点,减小学习难度,规范动作要求。
  关键词:小学体育 多媒体技术 整合
  随着“校校通”进校园、“班班通”进课堂的实现,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已成为现代课堂的典型特征。小学体育虽室外课较多,但每个新知教学仍离不开多媒体的辅助。针对小学生形象思维特点,多媒体的直观、生动、感染力强恰能满足学生这一学习心理需求。所以,我们要把多媒体技术引进课堂,与体育教学进行充分整合,使其能有效突破重点,化解难点,帮助学生取得良好学习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下面,我谈点实践看法。
  一、优化学习环境,丰富教学资源
  多媒体技术的最大特征就是传输数字化、资源网络化、处理智能化,不仅能帮助教师深入钻研体育教材,借鉴教学资源,还能拓展教学视野,丰富教学手段。我们知道,传统体育教学主要是教师通过言语、肢体语言、表情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为了使整个教学过程学习注意力集中、学习氛围浓厚,教师还得想尽一切办法来调动学生积极性,而多媒体技术能让我们通过图像、声音、视频、动画、文字材料等形式教学,在感官上给学生新颖的感觉,使学生保持兴趣,然后展开动作技术教学。传统教学,教师只有通过教材、教参及专业书籍获取教学资源,而“网络化”让我们实现了优质体育教学资源共享,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良好教育的惠及。传统体育教学只有通过基本的体育器材及图片来展示体育运动的魅力,而“智能化”让我们能实现全新的电化教育,提高体育教学功能,优化体育教学环境,还能促进教与学的互动,师生、生生的有效交流。
  二、培养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
  多媒体不仅是因为它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手段让学生感到新颖,而是它特有的能将我们教学内容以光、色、声、动画等形式展现于学生面前的功能魅力,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仅这一点,它就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知众望。而传统体育教学就是讲解加示范,手段单一,方法简单,长此惯用,学生已经对这种教学模式感到乏味,而运用多媒体教学进行教学就截然不同,学生面对的是一幅五彩斑斓的世界,知识不再是静态的,形式不再是单一的,色彩不再仅是黑白灰的,学习也不仅是耳朵的事了。这时再加上教师的讲解与示范,学生就会精神百倍,兴趣盎然,课堂气氛也由此异常活跃,从而激发学生更加浓厚的求知欲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可见,运用多媒体教学在培养学生兴趣、激发求知欲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是一般教学手段很难比拟的。
  三、讲解示范结合,化解动作难点
  我们知道,一些难度较高的竞技动作,是由一连串小动作的组合而成,而且在极短时间内完成的。例如,田径跳跃项目的空中动作、体操支撑跳跃的连续动作、技巧的滚翻、单杠的回环动作等。要教学这样的竞技动作,仅凭教师讲解和示范,学生是很难把这些动作听清楚、看明白的,也就很难有效地建立一个完整的动作表象。而且,教师过多的重复示范、讲解还容易让学生产生错误的认识。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计算机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把教师自己很难示范清楚的技术环节,用课件中的动画或影像采用慢动作、停镜、重放等操作,再加上教师讲解、示范表现出来,这样就能够帮助学生看清楚每一瞬间动作的技术细节,更快、更全的建立起动作表象,突出了对重点和难点动作的掌握,提高了教学效果,缩短了教学过程。如篮球实战教学,课上讲到传切、空切、联防等篮球战术配合时,由于大多数学生对篮球基本战术知之甚少,因此学生在配合教师进行战术示范时表现迟钝、紧张,结果花费了许多时间也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于是我利用多媒体把篮球进攻与防卫等技术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知道如何穿插跑动、传接球等。很快,学生就掌握了难点动作。
  四、渗透德育理念,强化体育意识
  常言道:“教育德为先。”体育教学,同样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而传统体育只注重学生动作技能教学,很少言及思想教育,也不管学生是否对体育学习喜不喜爱,是否形成了终身体育意识。这显然不利于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而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体育教学,就能方便有效地进行德育渗透和意识培养,而且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只要我们教师不失时机的点拨,多媒体界面中就有许多资源可为我所用,就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和运动意识培养。如上室内课时,组织学生收看体育健儿在奥运会赛场上夺冠、国旗升起时的动人场景时,我们就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远大理想教育、顽强拼搏的励志教育等。在讲解球类运动时,教育学生团结才是力量,进行合作意识培养。同时,教育学生从小热爱运动,为祖国的篮球、足球发展作出应有贡献。通过这样教育,学生的爱国情感、成才励志都会受到很大的触动。这些效果如果没有多媒体技术的辅助,教师可能很难找到机会进行如此教育,很难激发学生这样的学习情感。
  不过,尽管多媒体技术在体育教学中有如此巨大作用,但我们也不能以“机教”代替“人教”,要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合理使用,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克弊扬长”,有效整合,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发展体育素养,形成良好体魄。
  参考文献:
  【1】曲宗湖、杨文轩,学校体育探索,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4。
  【2】雷志灶,中学体育教材教法,《湖南体育科学》编辑部编辑出版,1998.6。
  【3】王顺堂,体育教学过程中电化教学模式初探,沈阳体育学院出版,1998.4。
  【4】张际平,多媒体教育应用基础,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