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作者】 龚少明

【机构】 广西玉林市兴业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实施素质教育意在培养具有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那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创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思维以学生的思维品质为依托,这就要求教师摒弃那些不利于学生创新人格、创新意识、创新技能培养的种种做法,建立平等互动、和谐愉快的教学环境。教师要信任学生,赏识他们的言行,承认他们的天性,保护他们的童趣、童心,与学生平等交流、共同学习。通过在课堂上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为学生个性健康发展创造一个自由、开放的空间,逐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使学生愿学、乐学、会学、善学,从而能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
  二、加强求异思维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人的思维有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求同有利于学习前人的知识与经验,求异则有利于把前人的知识、经验发展创新。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无疑应加强求异思维的培养。鼓励学生有"不同想法",让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允许学生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去思考、解决问题,都有利于求异思维的培养。学生的一些"奇特"想法,一旦得到老师的肯定,便会信心倍增、情绪高涨,从而不断涌现"求异"想法。教师及时肯定和鼓励这些由学生创造而得出的结论,肯定他们的努力,保护和激励学生所有的创新欲望和尝试,让学生体会到参与的快乐与创新的愉悦,学生的思维就会不断开阔。久而久之,学生的创新意识会被唤起,创新思维得到发展。 
  三、加强逆向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逆向思维是突破思维训练,从相反的角度、不同的立场、不同的侧面思考问题,是与传统的逻辑思维方向完全相反的一种思维。在教学过程中,经常用逆向思维去判断、推理、论证和解决疑难问题,把学生带到不同立场、不同角度去讨论问题,会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使学生思维膨胀,处于"击活"状态,这样才会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如:从相互矛盾的条件上思考问题:人体接触带电体就可能发生触电事故,那为什么使用测电笔时,一定要使手接触笔尾金属体,氖管才能发光?通过这样的问题讨论,学生的思维从发散到集中,克服了由单一思维定式造成的思维障碍和僵化,从而达到新的思维境界。经常受到这样的思维训练,会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多变性,突破常规思维的束缚,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
  四、通过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物理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物理创造思维的有效措施,在物理实验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实验的具体操作和一些实践技能,还要引导他们学会研究物理实验方法,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如:测一张纸的厚度用"迭加法",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关系用"控制变量法",测浮力用"排水法"等等。另外,合理地科学地改进课本的实验(如在研究光的反射实验中,用激光笔、小镜子、量角器等学生自备仪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与实际的联系的了解。在实验教学中,尽量地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使学生从单纯的模仿,重复老师演示过的实验到主动观察实验现象,探索实验原理并分析总结出结论的主动学习过程。如在研究凸透镜成像时,不给学生条件,先让学生自己观察u、v关系,成像条件、特点,让学生亲自探索实验,激发创新兴趣,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五、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适应能力
  创造性思维和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无论在学校里还是在生活中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当一个学生在任何环境中——家里、课堂上或者操场上都会遇上不同的问题,需要他们来处理,如果他们学会了解决问题的好办法,面对困难的时候会好过得多,要训练孩子的这种技能,你可以想出三种不同的结果或者解决方案,这样做是他们能够提前思考各种可能性,并且能使他们认识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不仅仅一条。学生应提高对各种问题的适应,只有那些面对挑战而不退缩的学生,才能在学习中得到硕果。我们教师的教学是为捕捉学生的心理需求,吸引学生的眼球,让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