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体校教练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专业素质

【作者】 刘明媚

【机构】 山东省昌乐县竞技体育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体校教练员是运动训练的直接组织者和管理者,教练员队伍的素质直接影响和制约着竞技体育水平的发展和提高,关系到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教练员队伍整体素质是制约训练水平的关键因素,因此,提高教练员的综合素质至关重要。体校教练员素质提高的方法,有助于提高体校教练员的体育运动理论水平和执教能力,实现以人为本的训练理念,有利于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创新高水平的运动成绩,促进体校体育事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一、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甘于奉献的精神 
  体校教练员的是一项艰辛平凡的工作,运动训练工作枯燥、单调、循环往复,而且体育训练长年周而复始。作为一名优秀的教练员,必须从出一流成绩,报效祖国,为祖国争光的高度去认清自己肩负的重大职责,要有爱祖国、爱人民的思想情感,要有献身祖国体育事业的雄心壮志。同时,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勤勤恳恳,甘于奉献。这就要求教练员必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有无私的奉献精神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要有扎实的理论专业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能 
  体校教练员的理论素养与过硬的专业技能直接影响着运动员的训练水平。体育训练所涉及的理论知识是跨学科的、多方面的,如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力学、运动医学、体育竞技理论、体育美学原理等。因此,要求教练员首先必须具备较为全面的深厚的相关体育学科知识和丰富的专业知识。要想训练培养运动员具有一项绝技,教练员必须身先士卒,有过硬的技能,具备较高的运动技术水平和训练水平。同时,我们培养运动员,也不单单只为比赛拿金牌而培养,还要从强身健体,弘扬体育精神,传播体育技能,以体育促进各项事业发展来确定运动员的训练目标,通过体育训练促进运动员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要具备科学的管理素质和科学的训练方法 
  在体育训练过程中,教练员要严格管理,要根据训练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运用科学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要反应迅速及时,果断处理,不拖泥带水。首先要制定较系统、较完善的管理制度、行为规范,使每个运动员无论是在学习和生活中,还是在训练过程中都能严格遵守,相互监督。其次,要重视、发展和培养骨干队员,做到关键的时候拉得出去,要有敢打硬拼敢于争先的干劲。再次,要重视运动队的训练场地环境建设,变换训练的方法,激发队员的训练兴趣,丰富训练内容,在训练方式上力求新颖、独特。 
  一个好的教练员可以带好一批队员,一批好的教练员可以把整个项目都带动起来。如果把运动训练过程比作一部电影或一出戏剧,那么,教练员既是编剧,又是导演,在演出过程中,还要亲自挑选竞技场上的“演员”,然后加以悉心的训练与培养。因而,只有凭借着对体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对专项运动的训练规律的深刻理解,凭借着坚定的意志和不断的创新,教练员才能组织和引导运动员一步步地攀登竞技运动的高峰。在这里,教练员的知识和才能,对于运动训练的成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称职的教练员必须具有广博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正确地指导运动员进行训练。
  四、要具备团队意识,增强运动队的凝聚力 
  团队意识是建立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理论基础上的,它属于部分与整体的关系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完成一件事情更需要一个团队内的个体相互合作的意识。特别是在球类比赛项目中,这种意识更应该加强。像球类体育比赛这种集体项目的比赛,需要全体所有队员及教练员共同努力、团结协作、共同拼搏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因此,教练员具备合作意识至关重要。教练员要教育队员善于处理团队成员之间的矛盾,改善成员间的关系,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通力合作,从而充分发挥团队力量的最大效益。 
  五、要做的公平待人,尊重差异。
  在训练中,我们往往强调的是人人平等,无论大小。但需要注意的是,公平待人的唯一方法是把运动员的成就牢记在心,区别对待每一个队员,然后论功行赏。要知道,每个人都是不寻常的,每个人都应作为例外来对待。
  要作为例外来对待每一个运动员,就得善待它们之间的差异,就要赢得他们的认同。要想让运动员认同你的想法、你要求的事,你就要让他先认同你这个人,只要运动员认同了你这个人,你提出的要求他就很容易认同了。而要想让运动员认同你这个人,那么你就必须让运动员认同你做的事,二者是互动关系,认同永远是相互的。
  教练员要做好工作、带好队员,就必须尊重差异,避免家长制这样的单向沟通。因为在单向沟通中,教练员向运动员陈述自己的意思,但运动员不向教练员陈述。这种沟通过过程速度快、有秩序、有条理,但往往缺乏真实在信息的获取,忽略了运动员的差异。
  六、要具备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 
  体育竞技事业的发展同样需要创新,创新能力也是衡量一个高水平教练员的重要依据。运动训练的周密计划、科学实施、发展与提高都需要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教练员的水平才能得到不断提高。其实体育竞技项目本身的发展过程就是运动技术和战术不断创新的过程,也只有这样,才会不断提高和刷新各种体育赛事的运动成绩,推动体育运动水平不断走向更高、更快、更强。从这个意义上说,创新就是教练员训练工作的灵魂。
  要想不断提高教练员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教练员的科研能力。教练员具备了一定的科研能力,才会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运动训练的理论与方法,才能创造新的运动技术和方法,提高训练效果。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密不可分的,具备科研能力是进行训练创新的基础。只有具备了较强的科研能力,才能避免在创新的过程中不走弯路,少出差错。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具备体育科研能力是促使体育运动走向现代化、科学化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教练员自身提高和不断完善的基本能力。 
  总之,作为一名教练员,要及时转变观念,不断丰富知识,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和需要,为祖国培养出更多品学兼优、技艺精湛的体育健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