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谈作文教学中阅读的重要性

【作者】 梁 峰

【机构】 甘肃省舟曲县城关九年制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作文教学对于处在教学第一线的语文教师来说,是教学当中最为棘手的事情。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随着现代阅读理念的加强,作文教学更新教学手段,更新教学方法已迫在眉睫。所以,对于作文教学而言,阅读量的多少,决定了学生能够用多少词汇,多少阅读的养料,在短时间内完成一篇优秀的作文。
  关键词: 作文教学 阅读 重要性      
  优秀文作文的写成首先要学会的是阅读方法。适当而合理的方法可以提高你的阅读兴趣。从读中感悟,从读中领会写者的创作意图,写作是在阅读鉴赏的基础上升华。人生活在社会中,人们有交际的需求,人们急需把自己所获得的信息,转化成一定的文学符号系统写成文章,然后借助某种媒体传播出去。你如果想要别人分享你所提供的信息,就必须为读者在阅读时能够理解和接受。在文学作品中就必须用一种文字语言形式使该信息能挑动读者的神经而跟随所创作人物放声大笑或低声哭泣,如果要达到这样的艺术境界,必须在写作前应培养写作技巧和语言修养。技巧和语言修养应多读多写。从理论上透彻写作规律,语言上更要下苦功夫去磨砺,其次还应增加生活储备和知识积累,如名家的警句名言,各种有特色的的句段,尽量熟读背诵和掌握其语言文字上的组成特点。各位名家都有读万卷书还须行千里路,见多识广文章才会不落俗套品味自然高人一等。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这是语文课程的新策略,也是语文教育思想的正本清源。少做题是“手段”,多读书是“目的”,把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多读几本好书,多背诵名家名篇,多积累诗词佳句,多扎扎实实的积累。“少做题,多读书”这也是借鉴了我国传统蒙学教育中切实可行的方法,是存其精华,古为今用。有句老话说得好,“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在阅读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做好优美语句的摘抄是一个相当好的习惯,把自己喜欢的,能激起自己情感共鸣的语句记在本子上,时常翻看,就可以把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写作时就能自然用上,从而达到汲取书籍中的精华来丰富自己的写作能力的目的。
  新课标更是强调了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并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初中学生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2--3部名著”。并对学生课外阅读提出了建设性意见。这一重要的改革,切中了语文阅读教学中只注重课内范文教学、忽视课外阅读、学生阅读量不足的弊端。把课堂内外、书本内外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基本规律,为学生学好语文,提高读写能力指明了方向。 
  好的书籍就像是一座知识的宝库,总是不乏优美的词句,勤于阅读,不仅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还有利于丰富他们的词句积累。叶圣陶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虽然写作教学和阅读教学有着明显的不同,但二者关系紧密,不可分割,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学习运用语言,而想要运用好语言,不仅要积累好语言。虽然作文不是词句的简单堆积,有好词句的作文并不一定是好作文,但一篇好的作文却离不开好词句,当学生积累了足够多的写作素材时,写作起来自然越发地得心应手。
  其实阅读不单能让我们积累到大量优美词句,使作品内容丰富,而且通过阅读还能使学生学到好的写作框架,就像我们练字时候的第一步是描红,想要写好一篇文章,内容固然重要,好的合理的框架也是非常重要的,而文章内容和框架的关系就像是血肉与骨骼的关系,它们是不能分离的。虽然我们不主张刻意模仿,但不可否认,一篇好的文章确实能为学生提供一种好的写作模式,对于那些写起作文来就喊“不知道怎么写”、“不知该写什么”的学生,模仿好作品的写作模式是提高自己写作水平的一个好方法。当然,模仿不等于抄袭,学会用别人的方法来写自己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
  好的书籍总是能够给予阅读者以一定程度上的感悟。而在写作上,有所感才能有所思,有所思才能有所写。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教育学生,在看书的过程中,当遇到能引起自己情感共鸣的语句的时候,一方面当然是及时地摘抄下来,而另一方面,不妨教导他们在那些句子后面写上自己的阅读感想。看书吸收书里面的知识是一种能力,而用自己的语言将心中所感所想通顺流畅地表达出来,这更是一种能力。巴金不也说过这样一句话吗?“只有写,才能写得更好”,勤学也总是和巧练连在一起的。通过让学生勤写勤动笔,明白“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道理。学生在写作中遇到困惑,会进一步激发强烈的阅读和求知欲,不断的获取新知识,进而弥补知识和能力的不足;在作文教学中恰当的方法指导,技巧点拨和语言的锤炼,对阅读无不起促进作用,写作能力的提高自然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通过作文的修改、评讲、反思、开展多种形式的写作更能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阅读能力的进一步提高。这样让学生“读了再写,写了再读”(茅盾),以写促读,反哺阅读,能让学生的阅读之兴更久,阅读之趣更浓。
  可见,阅读与写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广泛阅读,学生才能积累语言,才能提高语言的表述能力和接受能力,由读到写,由写到读,相依相生,相得益彰。阅读是内化,写作是外化;阅读是积累,写作是运用;阅读是延伸,写作是提高;阅读与写作永远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就如一对比翼鸟,如影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