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小学美术特长生培养

【作者】 谢 芳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石鼓乡明德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小学美术是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一门必须的艺术教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小学美术特长生的培养有何有效的方法,笔者通过几年的探索摸索,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把握课堂主阵地,全面提升;2、改进方法,善教易学;3、尊重差异,培养特长;4、不断总结,形成特色。
  关键词:小学美术  特长生  兴趣  方法 
  美术课程是一门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的课程,组建美术特长班是为了适应当前素质教育改革的需要。小学美术特长生的培养,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它既要体现整体性、基础性、又要体现适应性、现实性、超前性,还要以“美”育“德”,以“美”育“智”,以“特色”促“全面”,教师不但要在非常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还要发现和培养学生的个性意识和艺术素养。在教学中要以培养学生的初步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为宗旨,在课标的指引下以适应不同的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组织方式,不同的能力评价标准,与社会与时代与周围生活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价值的理解,真正地提高到素质教育的高度。
  作为一名小学美术老师,我在做好全体学生美术教育的同时,积极发现并培养了一批美术特长生,在此谈几点做法。
  一、把握课堂主阵地,全面提升。
  每位艺术教师要立足课堂,关注每一位学生,上好每一节课,落实有效教学,向课堂要质量,向课堂要效益,高标准落实国家艺术学科课程标准和地方艺术学科课程的内容要求,全面提升学生文化艺术素养。
  1、分年段实施有效常规教学:
  一二年级:培养学生正确的绘画姿势和良好的绘画习惯、认识颜色、如何使用颜色、掌握儿童绘画的基本程序(先用铅笔构型、用勾线笔勾线、橡皮擦擦掉没有重合的铅笔痕迹、涂色)如何涂色、重视手工课训练学生的手机肉群体。
  三四年级:如何勾线(讲究的是形体准确,线条流畅)如何丰富画面、如何使用渐变色、了解色彩的色相、明白简单的透视关系、加强学生的临摹训练提高形体的准确度、初步了解中国画,掌握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和用墨方法。
  五六年级:提高学生的线描、素描或写生水平、以启迪、发散、想象来丰富学生的绘画、设计、手工制作,深入了解中国画、版画、油画的性质和区别,能用鉴赏的眼光感受作品的风格和所表达的意境,初步了解绘画艺术、建筑艺术、雕塑艺术的魅力。
  2、名曲名画欣赏
  把握音乐、美术课本和校本教材,坚持一月一次欣赏课,以不同的赏析内容,不同的形式,不同的风格来阐述名家的内涵及艺术风格,让学生懂得去品味和感受作品的美,能发表自己的见解谈感受,从作品的多角度来让学生感受美、鉴赏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将每学期每位学生掌握五幅名画、五首名曲、五个名家的教学重点落到实处。使学生成为高能力、高素养、高品位的整合发展。
  二、改进方法,善教易学
  1、因材施教,各得其所。 
  记得沈鹏先生曾经说过,艺术教育虽然也有机巧的成分,但最终目的是对个性化及探索创新能力的培养挖掘。在书法学习中,教与学双方都应当注意,将学习对象的特点与学习者的性情协调统一起来,这样才有利于书法学习的深入持久和个性风格的创造发挥。书法教育如此,美术教育也不例外。因此,在指导学生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估计学生的个性,让他们有自己有选择的空间。有的孩子喜欢素描,而有的孩子又钟爱儿童画,还有些孩子可能喜欢水粉、水彩,或者钟情于简笔画,作为教师应当有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不应以自己个人的兴趣爱好及价值取向去规范、限定孩子的喜好。如果说天真浪漫、充满童趣是少儿的共性,那么性格兴趣的差异则是他们的个性,个性的发挥在美术学习中是十分重要的。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学生的美术学习应以其性格爱好为取向,否则,将会遏制他们的学习美术的兴趣,甚至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一种厌学或自卑心理,这对他们学习美术十分不利的。
  2、注重导课的新颖。
  爱玩是学生的天性,抓住这个特点让学生在“玩”中“学” 发挥、扩大它的优势作用,任课教师大胆改革教学方法,勇于创新,根据学生兴趣特点与认知的规律,努力为学生创新一个轻松愉快的“开场白”,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能消除学生心中的学习压力,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而达到想学、爱学。 
  3、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
  勇于创新,根据学生兴趣特点与认知的规律,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学习压力,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这是美术教育乃至艺术教育的一个出发点。
  三、尊重差异,培养特长
  艺术教学遵循教育规律,探索育人方法,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艺术实践,着眼于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课堂上艺术教师要善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及良好的艺术学习氛围,激发学生艺术学习兴趣,发现艺术苗子,并通过艺术选修课,特长课带领学生参加各种艺术教育活动,精心组织辅导训练,发展学生艺术特长,培养艺术人才。训练时做到有培训计划,有具体实施要求,有详细的训练教案,有严格的制度考核,有重点生的培养,有成果的预设,有强烈的责任感。教师要抓住机会扩大学生参赛面,做到有赛必参,有参必奖.
  四、不断总结,形成特色
  从教的这些年,有许多收获,也有许多困惑,我不断地总结,不断更新观念,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首先是自我观念的转变。观念的转变是教学的指导思想,首先作为美术教师不能有副科意识,美术是不重要的课程等意识。美术联系其他各学科,渗透各学科,体现在生活的衣食住行中,教师要转变观念,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知识和意识,才能达到美育的目的。
  其次,不断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创建“美之风”画室,与省美术学科带头人陈瑞清老师经常探讨教学方法,自认为在美术特长生的培养上有了许多突破。比较明显的是,走上了一条图文整合的少儿美术教育的新路。
  美术特长生的培养,促进我与学生的共同成长与提高,我将一如既往地探索前行,为美术教育做出自己应有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