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色彩鉴赏能力的培养
【作者】 刘 勇
【机构】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六汪镇五道口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小学时期,是小学生认识新事物的最佳时期,也是小学生对于各种事物都比较敏感的时期。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培养,对于小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色彩鉴赏;课堂教学能力;培养方法
在新课改背景下,要求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小学美术教学工作中,积极培养小学生的色彩鉴赏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积极培养对小学生的色彩鉴赏能力势在必行。
一、培养学生色彩鉴赏能力的重要性
人们通过眼睛对色彩进行辨识,冷色调代表光亮部分,暖色代表暗黑部分,积极的对小学生的色彩鉴赏能力进行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其能够加深学生对色彩的认识,激发学生对于美术的学习兴趣。色彩鉴赏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能够培养学生对于美术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美术乐趣。
人们在生活中,容易受到色彩恒常性规则的影响,导致人们不能直接观察到自然界的色彩变化,因此,在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积极对色彩进行感受,充分理解色彩的各种变化,培养学生的色彩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帮助学生准确认识色彩,从而能够推动小学美术教学工作的开展。
二、培养学生色彩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
1. 通过材料让学生认识色彩
在小学美术教学开展中,所采用的教材很多,并且内容各不相同,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的从教材入手,让小学生认识生活中的色彩,从而提高对色彩的敏感度,让学生认识色彩。在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各种颜色的纸片、彩色的橡皮泥、五彩的蜡笔和颜料让学生对色彩进行辨别,增加对色彩的辨识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室的墙上预留一片空白,用来展示学生的收集、制作各种颜色的作品,教师还可以将这些材料再次回收利用,鼓励学生们进行拼接,组织学生积极的进行交流,提高学生对色彩的认识。
2. 通过美术作品让学生感受色彩
在教学中,美术教材所选择的内容都是美术名作,教师可以积极的引导学生对这些美术作品进行鉴赏,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还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增强艺术素养。另外,在对美术作品进行选择时,教师一定要选择色彩丰富的美术作品积极的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让学生感受美术色彩的魅力。
3. 通过绘制美术作品感受色彩
通过绘制美术作品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色彩,因此,在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对学生的绘画能力进行利用,寻找合适的教学资源,让学生自主涂色,通过学生的对色彩的自主搭配,获取对色彩的感受。
4. 进行游戏教学让学生感受色彩的变化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工作中,想象力以及创新能力是学习色彩的必要条件,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想象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在美术课堂中加入一些游戏,带领学生玩游戏,使得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还要及时的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猜测,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创新能力。同时,合理的教学游戏化还能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够安静的进行思考。例如:在动物图绘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一张熊猫端坐着吃竹叶的图片,然后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自己想象熊猫在吃竹子时的动作、表情等,并且还要自己绘画。同时,还要举一反三,鼓励学生对熊猫走路、睡觉的工作进行思考,这样才能画出更多有趣的图,并且,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填充颜色,通过实践获得色彩实践。另外,小学美术教学工作的开展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游戏在美术教学中的开展,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相互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美术色彩的利用,让学生自己动手,相互合作。教师可以制作一些较为复杂的图片,将学生分组,找出图片中的不同点,鼓励学生进行合作,明确各个组员的分工,在相互合作中完成作业。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使得学生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且还能明确线条以及色彩的重要性,提高美术教学的质量。
5. 加强对多媒体资源的利用
多媒体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有效的提高了教学质量。在小学美术色彩鉴赏能力培养过程中,教师可以加强对多媒体技术的利用,制作一些色彩鲜明的课件,来吸引学生的眼球,从而提高学生的色彩鉴赏能力。另外,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在网络上寻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视频,让学生观看其绘画过程,注重对色彩的利用,让学生观察各种色彩之间的差异以及不同事物之间的色彩联系,在观察完成以后,教师要及时地提问,鼓励学生对色彩进行思考,从而提高学生对色彩的鉴赏能力。
综上所述,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积极培养对学生的色彩鉴赏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其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实际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应该从各个方面出发,制定合理的措施,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邱婉琳.小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培养途径[J].考试周刊,2016,(49):187.
[2] 王丽先.小学美术教育中学生欣赏评述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新课程·上旬,2015,(8):67.
[3] 马俊平.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色彩鉴赏能力[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4,(5):46-46.
关键词:色彩鉴赏;课堂教学能力;培养方法
在新课改背景下,要求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小学美术教学工作中,积极培养小学生的色彩鉴赏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积极培养对小学生的色彩鉴赏能力势在必行。
一、培养学生色彩鉴赏能力的重要性
人们通过眼睛对色彩进行辨识,冷色调代表光亮部分,暖色代表暗黑部分,积极的对小学生的色彩鉴赏能力进行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其能够加深学生对色彩的认识,激发学生对于美术的学习兴趣。色彩鉴赏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能够培养学生对于美术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美术乐趣。
人们在生活中,容易受到色彩恒常性规则的影响,导致人们不能直接观察到自然界的色彩变化,因此,在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积极对色彩进行感受,充分理解色彩的各种变化,培养学生的色彩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帮助学生准确认识色彩,从而能够推动小学美术教学工作的开展。
二、培养学生色彩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
1. 通过材料让学生认识色彩
在小学美术教学开展中,所采用的教材很多,并且内容各不相同,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的从教材入手,让小学生认识生活中的色彩,从而提高对色彩的敏感度,让学生认识色彩。在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各种颜色的纸片、彩色的橡皮泥、五彩的蜡笔和颜料让学生对色彩进行辨别,增加对色彩的辨识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室的墙上预留一片空白,用来展示学生的收集、制作各种颜色的作品,教师还可以将这些材料再次回收利用,鼓励学生们进行拼接,组织学生积极的进行交流,提高学生对色彩的认识。
2. 通过美术作品让学生感受色彩
在教学中,美术教材所选择的内容都是美术名作,教师可以积极的引导学生对这些美术作品进行鉴赏,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还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增强艺术素养。另外,在对美术作品进行选择时,教师一定要选择色彩丰富的美术作品积极的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让学生感受美术色彩的魅力。
3. 通过绘制美术作品感受色彩
通过绘制美术作品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色彩,因此,在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对学生的绘画能力进行利用,寻找合适的教学资源,让学生自主涂色,通过学生的对色彩的自主搭配,获取对色彩的感受。
4. 进行游戏教学让学生感受色彩的变化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工作中,想象力以及创新能力是学习色彩的必要条件,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想象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在美术课堂中加入一些游戏,带领学生玩游戏,使得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还要及时的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猜测,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创新能力。同时,合理的教学游戏化还能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够安静的进行思考。例如:在动物图绘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一张熊猫端坐着吃竹叶的图片,然后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自己想象熊猫在吃竹子时的动作、表情等,并且还要自己绘画。同时,还要举一反三,鼓励学生对熊猫走路、睡觉的工作进行思考,这样才能画出更多有趣的图,并且,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填充颜色,通过实践获得色彩实践。另外,小学美术教学工作的开展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游戏在美术教学中的开展,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相互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美术色彩的利用,让学生自己动手,相互合作。教师可以制作一些较为复杂的图片,将学生分组,找出图片中的不同点,鼓励学生进行合作,明确各个组员的分工,在相互合作中完成作业。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使得学生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且还能明确线条以及色彩的重要性,提高美术教学的质量。
5. 加强对多媒体资源的利用
多媒体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有效的提高了教学质量。在小学美术色彩鉴赏能力培养过程中,教师可以加强对多媒体技术的利用,制作一些色彩鲜明的课件,来吸引学生的眼球,从而提高学生的色彩鉴赏能力。另外,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在网络上寻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视频,让学生观看其绘画过程,注重对色彩的利用,让学生观察各种色彩之间的差异以及不同事物之间的色彩联系,在观察完成以后,教师要及时地提问,鼓励学生对色彩进行思考,从而提高学生对色彩的鉴赏能力。
综上所述,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积极培养对学生的色彩鉴赏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其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实际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应该从各个方面出发,制定合理的措施,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邱婉琳.小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培养途径[J].考试周刊,2016,(49):187.
[2] 王丽先.小学美术教育中学生欣赏评述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新课程·上旬,2015,(8):67.
[3] 马俊平.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色彩鉴赏能力[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4,(5):4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