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中职顶岗实习有效管理模式的探讨
【作者】 欧颖懿
【机构】 广州市土地房产管理职业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中职顶岗实习是在国家职业教育政策指引下,实现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中职教育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其实际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织管理的有效性。但在多年具体实施过程中,无论学校、企业(或其它实体单位)、学生,都存在一些组织管理上的问题。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以目标管理为理念,研究中职顶岗教育的有效方式和方法。
关键词:中职教育、顶岗实习、管理模式
一、顶岗实习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职顶岗实习是在国家政策指导下,中职学校教育模式的改革,由单一的学校培养模式向2+1培养模式转变,即2年在校学习理论知识、专业技能,最后一年一般安排在校学生“顶岗生产实习”,旨在实现学校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的统一。通过顶岗实习,中职学校能够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使学生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下,全面了解企业运行过程,参与生产、管理、服务等实践活动,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但是,在多年建筑工程技术的教学实践中,发现顶岗实习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归纳如下:
一)建筑工程技术顶岗实习要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会看懂实习工程的建筑、结构施工图,了解建筑构造与结构体系、地基与基础特点等,即对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等进行全面、准确的解读。具体实习中,反映出学生看图能力差,特别是比较复杂的设计图看不懂,施工日记记载较简单,文字表达能力较差。
二)建筑工程技术顶岗实习要求学生动手能力、与负责各分部的技术人员及操作工人的沟通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等都要强,同时具有团队协作精神,且能吃苦耐劳的一种实习工种。实习期间,不仅要注意知识积累,更应该注重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具体实习当中,反映出作为学生的基本功较差,甚至个别实习生怕苦怕累,对每天上下十几层楼梯觉得辛苦,或感到身体疲惫不适应。在实习中,有些学生的沟通能力较差,团队精神弱,环境适应能力也差,不能达到顶岗实习的效果。
三)建筑工程技术顶岗实习要求学校有很强的组织管理能力。但由于实习时间长,实习地点分散,而学校教师人数少且要完成校内的教学任务,使得教师无法全程参与管理和指导,虽然教师进行定期巡查与指导,但是不能及时解决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事后有的学生也不与教师沟通,这就难以准确掌握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真实情况,也难以对学生的实际实习效果进行准确的评价,并采取相应措施。
四)建筑工程技术顶岗实习要求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企业需要的合格人才。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的企业把学生当作劳动力使用,而指派的企业技术人员、带班师傅等,由于其本身工作的限制,也没有很好地对学生进行悉心的指导和管理,这样学生难以得到有效锻炼和提高也无法向企业输送真正的综合素质较高的合格的技能性生产人员。
不言而喻,上述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就会影响顶岗实习的实际效果,不仅使培养的学生在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等方面得不到提升,反而使学生由于脱离学校的直接管理,教学效果更加不好。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采用目标管理的理念和基本方法,结合顶岗实习管理的实际,是对顶岗实习进行组织管理的一种有效途径。
二、顶岗实习目标管理基本思想简介
目标管理是现代企业的管理方法。如果把培养合格的学生当作学校教育事业的产品来看,那么目标管理的理念和基本方法,对于中职顶岗实习的管理也是适用的。所谓目标管理,就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因此,中职顶岗实习的目标管理,就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实习成果为标准,而使学校、企业(实习实体单位)和学生取得最佳成绩的管理方式。
顶岗实习的目标管理与传统管理方式相比有鲜明的特点,可概括为:l、重视学生的因素。目标管理是一种学生参与的、民主的、自我控制的管理制度,也是一种把学生需求与实习目标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在这种方式下,教师、企业指导人员与学生的关系是平等、尊重、依赖和支持的关系,而不是传统的教与学的关系,学生在承诺目标和被授权之后是自觉、自主和自治的。2、建立目标锁链与目标体系。目标管理通过专门设计,将实习目标逐级分解,转换为教师、企业指导人员与学生的分目标。在目标分解过程中,环环相扣,相互配合,形成协调统一的目标体系。只有每个人员完成了自己的分目标,整个实习总目标才能完成。3、重视成果。顶岗实习的目标管理以制定实习目标为起点,以实习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为终结。实习成果是评定实习目标完成程度的标准。图1给出了顶岗实习目标管理的概念图。
图1顶岗实习目标管理概念图
由于顶岗实习的目标管理是以最顶层的培养人才导向,因此是系统性、整体性管理方式,重视实习成果以及重视学生的自主性,具有以下特点:1、克服传统管理的弊端。传统管理主要有两大弊端:一是实习是被动地按照企业的生产过程来安排,而不是按照实习目标来安排,使企业不再把学生仅仅当作劳动力使用,而是重点在于培养人才;二是通过目标的计划管理,提升实习效率。2、以实现目标来协调学校和企业(实习实体单位)的相关工作,使课堂学习和顶岗实习不再脱节,更加有利于人才的培养。3、使学生自我的管理能力得到鼓励和提高。在管理实习目标建立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参与进来,有利于表现其才能、发挥其潜质,学生为了更好地完成其实习目标,必然加强自我学习和自我管理。4、改善学生的人际关系。根据实习目标进行管理,学生为了达到实现目标,必然加强与其他人(包括教师、指导人员和企业员工)的沟通和各部门的协调。5、教师能在每一阶段掌握学生的实习成果,评估学生的实习效果,并采取相应措施。
三、顶岗实习目标管理实施过程与结果
根据上述的顶岗实习目标管理概念,结合建筑工程技术这门学科的具体实际,在教学实施整个过程如下:
一)做好充分的顶岗实习准备。1、做好实习学生的思想工作。由于建筑工程大多都是工作艰苦,环境较差,因此要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的思想教育,使学生克服怕苦怕累的思想,使学生懂得,实际工作场合的顶岗实习,既能学习技术技能,又能了解生产的整个过程,还能学到很多书本上难以学到的工作能力,有利于个人职业生涯的成长;加强对学生的劳动纪律、生产安全、自救自护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加强学生团结协作精神的教育。2、加强基础知识学习和训练。建筑工程的实际工作是综合性的,需要用到各方面的知识,如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建筑材料、建筑工程施工组织、安全防护等。使学生把各种基础知识能结合起来,融会贯通。3、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使家长在学生脱离学校环境的情况下,能做到自我管理,明确告诉学生家长,学生的实习环境可能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面对比较艰苦的工作环境。4、做好实习企业的调研和沟通工作。教师要先期对学生的实习环境和氛围进行调研,比如安全环境、管理体制和生产流程及其管理等,并将有关情况与学生沟通,使学生有一个心理准备。5、对学生进行先期培训。可充分利用实际的工作岗位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训练,学生先当助手,在师傅指导下,在指导老师的督促帮助下,慢慢适应,使学生们能逐渐地独立工作,提前进入了角色,这些工作虽然是一些简单的现场管理或技术工作,但是是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并让学生能够将良好的精神面貌展现给实习单位。实习结果表明,顶岗实习的准备工作做得如何,关系到了学生的实习成果。
二)制订好顶岗实习的目标。运用目标管理的理念和思想,对建筑工程技术中等职业学生的顶岗实习进行管理,必须制订好顶岗实习的目标。制订目标的过程中,要根据学校的培养人才目标,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教师、企业指导人员和学生共同参与。首先要制订专业的实习目标,这种目标要分解到教师、企业指导人员和学生,使他们明确自己在整个顶岗实习中要达到的目的和要求。然后根据目标制订时间计划,规划好在什么时间、由什么人、完成什么实习、实现什么具体目标,并制定实现目标管理表。这样做的好处是,使顶岗实习的每一个参与者,清楚自己的任务、目的,并能进行考核。在这种模式管理下,学生就会加强自我管理能力,教师、企业指导人员也会加强培养学生的自觉性。比如,建筑装饰工程施工技术专业顶岗实习,就要制定建筑装饰设计、建筑装饰材料、建筑装饰施工装备、建筑装饰施工流程和安全规范等各个分项的专业实习目标,然后将这些目标与实习单位的生产流程结合,按照实习的时间周期,进行周密的计划目标安排,制作对应的实习管理计划表,在实习过程中实施。目标计划管理表明,学生的实习目的性强,能够学到实际技术和技能,实习单位也乐意按照计划安排学生的实习,并且可结合他们的具体工作预先安排,与生产单位的工作计划也能很好协调。
三)加强实习过程的督导与检查。督导检查必须贯串始终。顶岗实习目标管理,关键在管理。在目标管理的过程中,丝毫的懈怠和放任自流都可能使学生的实习流于形式。教师必须建立定期或不定期的巡查制度,并根据目标计划,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督导与检查,分阶段评估学生的实习效果,教师必须跟踪每一个目标的进展,如果发现问题,就要会同企业指导人员和实习生,及时协商、及时处理、及时采取正确的措施,确保实习目标正确、顺利地实施。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通信手段对实习中的学生进行督导与检查,如建立QQ群、微信群等,随时与企业指导人员、学生沟通,解决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学生也可以利用这些群,进行彼此之间的学习和沟通,交流实习心得,共同提高、共同进步,有利于顶岗实习目标的实现。
四)加强实习目标考核。根据顶岗实习目标管理计划,教师要会同企业指导人员,对实习效果进行阶段性考核和全过程考核。在阶段性考核中,教师要评估学生的实习成果是否达到目标要求,分析原因,找出做得好的和不足之处,并与企业指导人员和实习生沟通,需要注意采取的措施,并且进一步明确下一阶段的实习目标和实施途径。在全过程考核中,教师要对学生的专业技术和专业技能进行评估,并指出学生需要改进的地方和职业前景,鼓励学生走入社会,做一个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四、结束语
中职学生的顶岗实习是促进学生尽快适应社会对人才需要的一项教育改革措施。在多年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影响到教育改革效果的发挥。在这些存在的问题中,表现比较突出的是,如何进行有效顶岗实习的组织管理。与传统的管理不同,基于目标管理的组织管理方式,能解决学校、企业(实习实体单位)、教师、企业指导人员和学校之间的相互协调性问题,使顶岗实习的每一个参与者,自我主动地完成顶岗实习目标,克服了实习点分散以及学校、企业、学生由于想法不同而带来实习效果不佳的问题,并且顶岗实习的每一过程都是可考核可评估的,使实习的每一个过程都是可控的。当然,采用目标管理的方法是一种新的尝试,还需要在以后的顶岗实习过程中进行探讨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巫成功《目标管理》,2002年10月
〔2〕纲目《有效的目标管理》,2002年2月
〔3〕潘方勇《目标管理实用图解手册》2006年6月
作者简介:欧颖懿,大学本科,讲师,广州市土地房产管理学校.
关键词:中职教育、顶岗实习、管理模式
一、顶岗实习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职顶岗实习是在国家政策指导下,中职学校教育模式的改革,由单一的学校培养模式向2+1培养模式转变,即2年在校学习理论知识、专业技能,最后一年一般安排在校学生“顶岗生产实习”,旨在实现学校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的统一。通过顶岗实习,中职学校能够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使学生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下,全面了解企业运行过程,参与生产、管理、服务等实践活动,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但是,在多年建筑工程技术的教学实践中,发现顶岗实习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归纳如下:
一)建筑工程技术顶岗实习要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会看懂实习工程的建筑、结构施工图,了解建筑构造与结构体系、地基与基础特点等,即对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等进行全面、准确的解读。具体实习中,反映出学生看图能力差,特别是比较复杂的设计图看不懂,施工日记记载较简单,文字表达能力较差。
二)建筑工程技术顶岗实习要求学生动手能力、与负责各分部的技术人员及操作工人的沟通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等都要强,同时具有团队协作精神,且能吃苦耐劳的一种实习工种。实习期间,不仅要注意知识积累,更应该注重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具体实习当中,反映出作为学生的基本功较差,甚至个别实习生怕苦怕累,对每天上下十几层楼梯觉得辛苦,或感到身体疲惫不适应。在实习中,有些学生的沟通能力较差,团队精神弱,环境适应能力也差,不能达到顶岗实习的效果。
三)建筑工程技术顶岗实习要求学校有很强的组织管理能力。但由于实习时间长,实习地点分散,而学校教师人数少且要完成校内的教学任务,使得教师无法全程参与管理和指导,虽然教师进行定期巡查与指导,但是不能及时解决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事后有的学生也不与教师沟通,这就难以准确掌握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真实情况,也难以对学生的实际实习效果进行准确的评价,并采取相应措施。
四)建筑工程技术顶岗实习要求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企业需要的合格人才。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的企业把学生当作劳动力使用,而指派的企业技术人员、带班师傅等,由于其本身工作的限制,也没有很好地对学生进行悉心的指导和管理,这样学生难以得到有效锻炼和提高也无法向企业输送真正的综合素质较高的合格的技能性生产人员。
不言而喻,上述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就会影响顶岗实习的实际效果,不仅使培养的学生在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等方面得不到提升,反而使学生由于脱离学校的直接管理,教学效果更加不好。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采用目标管理的理念和基本方法,结合顶岗实习管理的实际,是对顶岗实习进行组织管理的一种有效途径。
二、顶岗实习目标管理基本思想简介
目标管理是现代企业的管理方法。如果把培养合格的学生当作学校教育事业的产品来看,那么目标管理的理念和基本方法,对于中职顶岗实习的管理也是适用的。所谓目标管理,就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因此,中职顶岗实习的目标管理,就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实习成果为标准,而使学校、企业(实习实体单位)和学生取得最佳成绩的管理方式。
顶岗实习的目标管理与传统管理方式相比有鲜明的特点,可概括为:l、重视学生的因素。目标管理是一种学生参与的、民主的、自我控制的管理制度,也是一种把学生需求与实习目标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在这种方式下,教师、企业指导人员与学生的关系是平等、尊重、依赖和支持的关系,而不是传统的教与学的关系,学生在承诺目标和被授权之后是自觉、自主和自治的。2、建立目标锁链与目标体系。目标管理通过专门设计,将实习目标逐级分解,转换为教师、企业指导人员与学生的分目标。在目标分解过程中,环环相扣,相互配合,形成协调统一的目标体系。只有每个人员完成了自己的分目标,整个实习总目标才能完成。3、重视成果。顶岗实习的目标管理以制定实习目标为起点,以实习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为终结。实习成果是评定实习目标完成程度的标准。图1给出了顶岗实习目标管理的概念图。
图1顶岗实习目标管理概念图
由于顶岗实习的目标管理是以最顶层的培养人才导向,因此是系统性、整体性管理方式,重视实习成果以及重视学生的自主性,具有以下特点:1、克服传统管理的弊端。传统管理主要有两大弊端:一是实习是被动地按照企业的生产过程来安排,而不是按照实习目标来安排,使企业不再把学生仅仅当作劳动力使用,而是重点在于培养人才;二是通过目标的计划管理,提升实习效率。2、以实现目标来协调学校和企业(实习实体单位)的相关工作,使课堂学习和顶岗实习不再脱节,更加有利于人才的培养。3、使学生自我的管理能力得到鼓励和提高。在管理实习目标建立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参与进来,有利于表现其才能、发挥其潜质,学生为了更好地完成其实习目标,必然加强自我学习和自我管理。4、改善学生的人际关系。根据实习目标进行管理,学生为了达到实现目标,必然加强与其他人(包括教师、指导人员和企业员工)的沟通和各部门的协调。5、教师能在每一阶段掌握学生的实习成果,评估学生的实习效果,并采取相应措施。
三、顶岗实习目标管理实施过程与结果
根据上述的顶岗实习目标管理概念,结合建筑工程技术这门学科的具体实际,在教学实施整个过程如下:
一)做好充分的顶岗实习准备。1、做好实习学生的思想工作。由于建筑工程大多都是工作艰苦,环境较差,因此要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的思想教育,使学生克服怕苦怕累的思想,使学生懂得,实际工作场合的顶岗实习,既能学习技术技能,又能了解生产的整个过程,还能学到很多书本上难以学到的工作能力,有利于个人职业生涯的成长;加强对学生的劳动纪律、生产安全、自救自护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加强学生团结协作精神的教育。2、加强基础知识学习和训练。建筑工程的实际工作是综合性的,需要用到各方面的知识,如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建筑材料、建筑工程施工组织、安全防护等。使学生把各种基础知识能结合起来,融会贯通。3、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使家长在学生脱离学校环境的情况下,能做到自我管理,明确告诉学生家长,学生的实习环境可能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面对比较艰苦的工作环境。4、做好实习企业的调研和沟通工作。教师要先期对学生的实习环境和氛围进行调研,比如安全环境、管理体制和生产流程及其管理等,并将有关情况与学生沟通,使学生有一个心理准备。5、对学生进行先期培训。可充分利用实际的工作岗位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训练,学生先当助手,在师傅指导下,在指导老师的督促帮助下,慢慢适应,使学生们能逐渐地独立工作,提前进入了角色,这些工作虽然是一些简单的现场管理或技术工作,但是是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并让学生能够将良好的精神面貌展现给实习单位。实习结果表明,顶岗实习的准备工作做得如何,关系到了学生的实习成果。
二)制订好顶岗实习的目标。运用目标管理的理念和思想,对建筑工程技术中等职业学生的顶岗实习进行管理,必须制订好顶岗实习的目标。制订目标的过程中,要根据学校的培养人才目标,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教师、企业指导人员和学生共同参与。首先要制订专业的实习目标,这种目标要分解到教师、企业指导人员和学生,使他们明确自己在整个顶岗实习中要达到的目的和要求。然后根据目标制订时间计划,规划好在什么时间、由什么人、完成什么实习、实现什么具体目标,并制定实现目标管理表。这样做的好处是,使顶岗实习的每一个参与者,清楚自己的任务、目的,并能进行考核。在这种模式管理下,学生就会加强自我管理能力,教师、企业指导人员也会加强培养学生的自觉性。比如,建筑装饰工程施工技术专业顶岗实习,就要制定建筑装饰设计、建筑装饰材料、建筑装饰施工装备、建筑装饰施工流程和安全规范等各个分项的专业实习目标,然后将这些目标与实习单位的生产流程结合,按照实习的时间周期,进行周密的计划目标安排,制作对应的实习管理计划表,在实习过程中实施。目标计划管理表明,学生的实习目的性强,能够学到实际技术和技能,实习单位也乐意按照计划安排学生的实习,并且可结合他们的具体工作预先安排,与生产单位的工作计划也能很好协调。
三)加强实习过程的督导与检查。督导检查必须贯串始终。顶岗实习目标管理,关键在管理。在目标管理的过程中,丝毫的懈怠和放任自流都可能使学生的实习流于形式。教师必须建立定期或不定期的巡查制度,并根据目标计划,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督导与检查,分阶段评估学生的实习效果,教师必须跟踪每一个目标的进展,如果发现问题,就要会同企业指导人员和实习生,及时协商、及时处理、及时采取正确的措施,确保实习目标正确、顺利地实施。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通信手段对实习中的学生进行督导与检查,如建立QQ群、微信群等,随时与企业指导人员、学生沟通,解决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学生也可以利用这些群,进行彼此之间的学习和沟通,交流实习心得,共同提高、共同进步,有利于顶岗实习目标的实现。
四)加强实习目标考核。根据顶岗实习目标管理计划,教师要会同企业指导人员,对实习效果进行阶段性考核和全过程考核。在阶段性考核中,教师要评估学生的实习成果是否达到目标要求,分析原因,找出做得好的和不足之处,并与企业指导人员和实习生沟通,需要注意采取的措施,并且进一步明确下一阶段的实习目标和实施途径。在全过程考核中,教师要对学生的专业技术和专业技能进行评估,并指出学生需要改进的地方和职业前景,鼓励学生走入社会,做一个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四、结束语
中职学生的顶岗实习是促进学生尽快适应社会对人才需要的一项教育改革措施。在多年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影响到教育改革效果的发挥。在这些存在的问题中,表现比较突出的是,如何进行有效顶岗实习的组织管理。与传统的管理不同,基于目标管理的组织管理方式,能解决学校、企业(实习实体单位)、教师、企业指导人员和学校之间的相互协调性问题,使顶岗实习的每一个参与者,自我主动地完成顶岗实习目标,克服了实习点分散以及学校、企业、学生由于想法不同而带来实习效果不佳的问题,并且顶岗实习的每一过程都是可考核可评估的,使实习的每一个过程都是可控的。当然,采用目标管理的方法是一种新的尝试,还需要在以后的顶岗实习过程中进行探讨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巫成功《目标管理》,2002年10月
〔2〕纲目《有效的目标管理》,2002年2月
〔3〕潘方勇《目标管理实用图解手册》2006年6月
作者简介:欧颖懿,大学本科,讲师,广州市土地房产管理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