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数学广角教学应重视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
【作者】 龚泽玺
【机构】 陕西省安康市第一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意识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课程标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表述可以看出,数学思想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数学广角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有效地解决数学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因此,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让孩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思考问题和学习数学知识,是落实有效课堂的关键。
一、在目标设计中体现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广角教学目标的预设应体现新课标数学思想,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教学的动力,它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首要条件。知识与技能仍然是新课程的重要目标,是教学的基石,同时又是载体,学生数学思考、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是依附于知识的发生、发展,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的。而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必须依托教学活动的过程来实现,没有过程就没有体验和感悟,也不可能形成技能。新课标指出:那种不注重过程与方法而专注于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获取是不可取的。数学课堂应该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着重在渗透思想和方法,落实数学思考,培养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二、在数学活动设计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广角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精心设计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真正体现以学生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的有效课堂教学。如搭配思想的建立,教师提供丰富的、生动的、具体的材料,并引导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最后建立起数学的模型。在一直以来,数学的教学都倾向于列式解答所求的问题,如果说在后面大量的练习中可强化列式计算的训练,但只记住了解题的列式方法,数学化的思想就再也落实不了。学生对数学的体验主要是通过动手操作,动手操作能促进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刻的体验,从中感悟并理解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体会数学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它是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重要方式。
三、在学法指导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广角教学要注重学法指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埃得加富尔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会识字的人,而是不懂得该怎样去学习的人。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从课堂改革入手,形成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行为。精心设问,使问题具有思考性和探索性,从而为学生的探究和交流创设了条件。转变师生角色,既提供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又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适时点评与引导,使学生的探索得到有效的引领。
四、在作业设计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精心设计作业也是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一条途径。设计一些蕴含数学思想方法的题目,采取有效的练习方式,既巩固了知识技能,又有机地渗透了数学思想方法,一举两得。为此数学广角作业设计要有讲究,在学生作业后,要不失时机地恰当点评,让学生不仅巩固所学知识,习得解题技能,更重要的是能悟出其中的数学规律,数学思想方法。在作业讲评中,教师不仅要给出答案,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思考:你是怎样算的?是怎样想的?其中运用了什么思想方法?结合图例引导学生概括出其中的思想与方法。只要教师能抓住适当的时机,将思想和方法适度地渗透给学生,就会使他们从小就开阔视野,并为他们走出校门后去独立学习和研究更高深的数学理论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教育不是赶时髦、不是喊口号,不能走入行而上的怪圈。不管是新教育还是旧教育,只要是能够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的就是好教育。我们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平衡新旧教育观念,达到有机整合和互补,尤其是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中的渗透更是不应回避的。而这些目标的达成,要在研究过程中充分展开,让学生经历动手探究才能实现,如果急于提炼计算的方法以及巩固应用,那么将使数学学习成为结果的记忆和模仿,数学思想难以构建。方法与思想比记住知识更重要,让数学广角教学成为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平台,提升数学课堂的含金量。
参考文献:
1、《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教育科学出版
2、《小学数学与思想方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王永春著
一、在目标设计中体现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广角教学目标的预设应体现新课标数学思想,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教学的动力,它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首要条件。知识与技能仍然是新课程的重要目标,是教学的基石,同时又是载体,学生数学思考、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是依附于知识的发生、发展,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的。而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必须依托教学活动的过程来实现,没有过程就没有体验和感悟,也不可能形成技能。新课标指出:那种不注重过程与方法而专注于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获取是不可取的。数学课堂应该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着重在渗透思想和方法,落实数学思考,培养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二、在数学活动设计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广角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精心设计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真正体现以学生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的有效课堂教学。如搭配思想的建立,教师提供丰富的、生动的、具体的材料,并引导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最后建立起数学的模型。在一直以来,数学的教学都倾向于列式解答所求的问题,如果说在后面大量的练习中可强化列式计算的训练,但只记住了解题的列式方法,数学化的思想就再也落实不了。学生对数学的体验主要是通过动手操作,动手操作能促进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刻的体验,从中感悟并理解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体会数学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它是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重要方式。
三、在学法指导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广角教学要注重学法指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埃得加富尔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会识字的人,而是不懂得该怎样去学习的人。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从课堂改革入手,形成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行为。精心设问,使问题具有思考性和探索性,从而为学生的探究和交流创设了条件。转变师生角色,既提供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又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适时点评与引导,使学生的探索得到有效的引领。
四、在作业设计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精心设计作业也是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一条途径。设计一些蕴含数学思想方法的题目,采取有效的练习方式,既巩固了知识技能,又有机地渗透了数学思想方法,一举两得。为此数学广角作业设计要有讲究,在学生作业后,要不失时机地恰当点评,让学生不仅巩固所学知识,习得解题技能,更重要的是能悟出其中的数学规律,数学思想方法。在作业讲评中,教师不仅要给出答案,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思考:你是怎样算的?是怎样想的?其中运用了什么思想方法?结合图例引导学生概括出其中的思想与方法。只要教师能抓住适当的时机,将思想和方法适度地渗透给学生,就会使他们从小就开阔视野,并为他们走出校门后去独立学习和研究更高深的数学理论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教育不是赶时髦、不是喊口号,不能走入行而上的怪圈。不管是新教育还是旧教育,只要是能够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的就是好教育。我们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平衡新旧教育观念,达到有机整合和互补,尤其是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中的渗透更是不应回避的。而这些目标的达成,要在研究过程中充分展开,让学生经历动手探究才能实现,如果急于提炼计算的方法以及巩固应用,那么将使数学学习成为结果的记忆和模仿,数学思想难以构建。方法与思想比记住知识更重要,让数学广角教学成为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平台,提升数学课堂的含金量。
参考文献:
1、《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教育科学出版
2、《小学数学与思想方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王永春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