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如何在教学中让小学生轻松识字
【作者】 武凌霞
【机构】 青海省民和县川垣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小学低段识字有明确要求: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欲望,认识常用字1600~1800个,会写其中的800~1000个。长期以来,识字教学忽视了教学本身的人文因素,脱离了学生个体,过分注重识字技能的传授,一味地强调识字的工具性作用。因此,识字教学往往被视为纯技能性的训练,单调地读,重复地写,机械地识记,学生不堪重负,而结果却是事倍功半。本文就如何让小学生轻松识字阐述个人观点。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轻松易学
《语文课程标准》加强了识字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明确指出:“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至二年级的教学重点。”该课程标准的颁布,要求教师既重视以识字技能为重点的认知目标,又要关注以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发展目标,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学习能力。根据这一特点,我在语文中,设计识字教学时把内容与形式多样相结合,在生活中、课堂内外、交流时进行有趣的识字。现我就自己的做法与老师们分享。
一、留心生活处处皆学问
汉字的创造来源于生活,识字就应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生活就是一本百科全书,有生活的地方就有汉字。小学生识字应注重重复记忆,让所学的字无数次的重现于学生眼前,只有留心生活的每一个细节,这样处处识字,日积月累,天长日久识字的数量就会与日俱增。
上街去买东西,一路上店铺鳞次栉比,商店里,超市里,商品琳琅满目,我们就可以要求学生留心观察店铺的招牌,商品的名称,商品的说明书等,认出自己学过的字,加以巩固所学,对不认识的字,可以问一起去上街的同伴或亲人,也可以记下字形,回家去问家长或老师,也可以请出不会说话的老师——字典公公来帮忙。
和同学朋友相处,记住他的姓名,全班的小朋友的名字都记住了,一、两百个字也就认识了。在家看电视时,要求学生多看上方或下方的字幕,张嘴读一读这些句子,认一认你见过或学过的字,加深对所学字的记忆。看到家人看报,也凑一份热闹,在一旁读一读,朗诵几篇;过年过节,亲人来信了,发短信了,也去读一读,有时也写一写信;过年时家家贴上的对联,认一认,抄一抄,记一记……留心生活处处皆学问,这就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事事留心,处处留神,让识字与生活同步。
二、课内课外源源活水来
识字是要“两条腿走路”:一是课内,二是课外。课内识字向课外延伸,课外识字活动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我告诉小朋友:我们中国的汉字很奇妙,一个汉字可以是一首诗、一幅画、一首儿歌、一个故事,像一些象形字、指事字、形声字。课堂内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以熟带生、偏旁带字,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分解部件、编歌谣、顺口溜、猜谜语、编故事,小组合作、游戏识字,采用多种方法记住字的音、形、义。可以让学生自己根据字形编谜面,让大家猜。游戏识字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如给“口”字加两笔使其成为另外一个字。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些学生一口气能写十几个。是全班同学都认识了这些字。还可以采用“送信到家”、“对号入座”、“情景表演”、“叫号出征”、“画文展示”等进行游戏识字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于识字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学到了一定的识字方法与识字技巧以后,不仅课内注意识字,课外也会利用各种形式识字。在课外识字中我让学生用上“识字袋”用扑克牌或卡通片撕去一面制作而成,在上面写上新近认识的字,并注上拼音。还可自制“识字剪报”,有时间就拿出来看看。还可以附上同学、老师、家长的评价。另外课外阅读书籍当然是一种经典的学习方法,识字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阅读更多的书籍,增长更多的知识。我们可利用文学名著、自读课本、校本教程进行课外识字。也可以开展各种识字竞赛。成就动机是学生课外识字的最大内驱力。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识字成果的愿望,而学校举办“识字大王比赛”、“故事大王比赛”、“美文诵读比赛”等活动,谁在识字活动中认的字多、记得牢,就能被评为“识字大王”、“故事大王”。“课内课外,两条腿走路”双管齐下,让学生识字有滚滚而来的源头活水,学生的知识宝库中将是硕果累累。
三、交流识字人人是老师
一个人拥有一件快乐的事,把他告诉另一个人,这样世上就有两个人拥有了这件快乐的事,快乐在传递中延续。把这一平凡的道理应用于识字教学,你认识一个字,我认识一个字,两个人一交流,两个人就都认识了两个字。全班几十个人,两两交流,识字的数量将成几十倍的递增。我就曾尝试着让学生一天识一个字,当一回小老师,把你认识的这个字写在黑板上,教给其他小朋友,还可要求他说出他记住这个字的方法,他就成了一字之师。也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每4人或6人为一小组,每个人当一回老师把自己平时所认的字教给组内的小朋友。在学校时可以当同学的老师,在家里也可以当小弟、小妹、父母、爷爷、奶奶的老师。为师的快乐,成功的喜悦,在教与学中得到提升。教会了别人,也巩固了自己所学,在交流中人人为师,这样识字教学中就多了一份快乐,多了一份进取,多了一份责任。
总之,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结合学生的年龄、思维特点和活动范围,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使学生积极地快乐地参与识字教学,处处从学生主体出发,鼓励学生多实践,学生就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使枯燥的识字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发现兴趣和热情探索的热土。
参考文献:
1.刘文廷;加强培养学生记忆能力,提高小学识字教学效益[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11期
2.田本娜;识字教学的传承和创新[J];课程.教材.教法;2001年03期
3.傅名花;诱导儿童主体识字[J];现代特殊教育;2001年02期
4.何绍芬;浅析在识字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J];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5.徐静茹;找两性,练两笔,多方法——小学识字教学方式浅探[J];成才;2002年12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轻松易学
《语文课程标准》加强了识字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明确指出:“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至二年级的教学重点。”该课程标准的颁布,要求教师既重视以识字技能为重点的认知目标,又要关注以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发展目标,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学习能力。根据这一特点,我在语文中,设计识字教学时把内容与形式多样相结合,在生活中、课堂内外、交流时进行有趣的识字。现我就自己的做法与老师们分享。
一、留心生活处处皆学问
汉字的创造来源于生活,识字就应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生活就是一本百科全书,有生活的地方就有汉字。小学生识字应注重重复记忆,让所学的字无数次的重现于学生眼前,只有留心生活的每一个细节,这样处处识字,日积月累,天长日久识字的数量就会与日俱增。
上街去买东西,一路上店铺鳞次栉比,商店里,超市里,商品琳琅满目,我们就可以要求学生留心观察店铺的招牌,商品的名称,商品的说明书等,认出自己学过的字,加以巩固所学,对不认识的字,可以问一起去上街的同伴或亲人,也可以记下字形,回家去问家长或老师,也可以请出不会说话的老师——字典公公来帮忙。
和同学朋友相处,记住他的姓名,全班的小朋友的名字都记住了,一、两百个字也就认识了。在家看电视时,要求学生多看上方或下方的字幕,张嘴读一读这些句子,认一认你见过或学过的字,加深对所学字的记忆。看到家人看报,也凑一份热闹,在一旁读一读,朗诵几篇;过年过节,亲人来信了,发短信了,也去读一读,有时也写一写信;过年时家家贴上的对联,认一认,抄一抄,记一记……留心生活处处皆学问,这就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事事留心,处处留神,让识字与生活同步。
二、课内课外源源活水来
识字是要“两条腿走路”:一是课内,二是课外。课内识字向课外延伸,课外识字活动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我告诉小朋友:我们中国的汉字很奇妙,一个汉字可以是一首诗、一幅画、一首儿歌、一个故事,像一些象形字、指事字、形声字。课堂内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以熟带生、偏旁带字,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分解部件、编歌谣、顺口溜、猜谜语、编故事,小组合作、游戏识字,采用多种方法记住字的音、形、义。可以让学生自己根据字形编谜面,让大家猜。游戏识字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如给“口”字加两笔使其成为另外一个字。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些学生一口气能写十几个。是全班同学都认识了这些字。还可以采用“送信到家”、“对号入座”、“情景表演”、“叫号出征”、“画文展示”等进行游戏识字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于识字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学到了一定的识字方法与识字技巧以后,不仅课内注意识字,课外也会利用各种形式识字。在课外识字中我让学生用上“识字袋”用扑克牌或卡通片撕去一面制作而成,在上面写上新近认识的字,并注上拼音。还可自制“识字剪报”,有时间就拿出来看看。还可以附上同学、老师、家长的评价。另外课外阅读书籍当然是一种经典的学习方法,识字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阅读更多的书籍,增长更多的知识。我们可利用文学名著、自读课本、校本教程进行课外识字。也可以开展各种识字竞赛。成就动机是学生课外识字的最大内驱力。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识字成果的愿望,而学校举办“识字大王比赛”、“故事大王比赛”、“美文诵读比赛”等活动,谁在识字活动中认的字多、记得牢,就能被评为“识字大王”、“故事大王”。“课内课外,两条腿走路”双管齐下,让学生识字有滚滚而来的源头活水,学生的知识宝库中将是硕果累累。
三、交流识字人人是老师
一个人拥有一件快乐的事,把他告诉另一个人,这样世上就有两个人拥有了这件快乐的事,快乐在传递中延续。把这一平凡的道理应用于识字教学,你认识一个字,我认识一个字,两个人一交流,两个人就都认识了两个字。全班几十个人,两两交流,识字的数量将成几十倍的递增。我就曾尝试着让学生一天识一个字,当一回小老师,把你认识的这个字写在黑板上,教给其他小朋友,还可要求他说出他记住这个字的方法,他就成了一字之师。也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每4人或6人为一小组,每个人当一回老师把自己平时所认的字教给组内的小朋友。在学校时可以当同学的老师,在家里也可以当小弟、小妹、父母、爷爷、奶奶的老师。为师的快乐,成功的喜悦,在教与学中得到提升。教会了别人,也巩固了自己所学,在交流中人人为师,这样识字教学中就多了一份快乐,多了一份进取,多了一份责任。
总之,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结合学生的年龄、思维特点和活动范围,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使学生积极地快乐地参与识字教学,处处从学生主体出发,鼓励学生多实践,学生就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使枯燥的识字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发现兴趣和热情探索的热土。
参考文献:
1.刘文廷;加强培养学生记忆能力,提高小学识字教学效益[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11期
2.田本娜;识字教学的传承和创新[J];课程.教材.教法;2001年03期
3.傅名花;诱导儿童主体识字[J];现代特殊教育;2001年02期
4.何绍芬;浅析在识字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J];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5.徐静茹;找两性,练两笔,多方法——小学识字教学方式浅探[J];成才;2002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