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试论新课改下的高中美术教学
【作者】 刘 鹏
【机构】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新课改之下的高中美术改变了过去只欣赏不实践、只有语言文字没有实际操作的弊端,把高中的美术扩展开来,保留了欣赏,加入了绘画雕塑、书法篆刻、工艺设计和现代媒体艺术,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工具和技法,亲身去体验、感受,加深印象、心领神会。可见,其是高中教育战线上的一次具有深刻意义的变革,是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美术教师专业水平,更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全民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美术;教学原则;教学策略
一、新课标下高中美术的教学原则
新课程标的出台对美术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美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以新课标为基础,对高中美术的教学方法及其理念进行改进。虽然同一堂美术课,由于教学观念、审美观念、知识修养以及学生状况的差异,各个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但是,高中美术教学并不是无规律可循的,都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教学原则,即授课过程中,应尽可能将美术知识、技能等教学内容有机渗透于美术教学的审美体验之中;
2、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应树立一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观念;
3、坚持民主自由的原则,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必要条件;
4、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即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5、坚持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原则,由于美术教学中,美术基础知识讲授及其基础技能训练均具有较强的理性和实践性,因此,美术教学中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教学原则相当重要;
6、坚持鼓励评价的教学原则,所有学生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被老师肯定,这样可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促使他们以愉快的心情配合老师的教学活动,并最终达到师生双边活动的高度统一。
二、应用多媒体手段辅助美术教学,增加美术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
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当今社会中,现代教育呼唤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美术教学既是当前教学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同时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种必然要求。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较而言,现代多媒体教学的实效性强,有省时、省力、直观、灵活、生动、节奏快、容量大等特点。比如,在素描教学中,运用FLASH动画可以将“近大远小、近低远高”的透视规律直观地呈现出来,使学生一看就懂、一学就会;还可以在FLASH制作的运动画面中随心所欲地变化字体,使学生从中掌握美术字体的变化规律,同时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如:在以往的美术欣赏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资料来源往往局限于书本图片或几本书籍、杂志中的精彩图片,但那一张张小得可怜的图片使学生即使睁大眼睛,也看不清楚。如今,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导入各种信息,并有机组合,声形并貌,这样,学生无论在课堂的任何角落都能看得清楚,也不会因为教师的语言不够生动、演示的画面过小而对美术失去兴趣。随着“校校通”的开通使用,一个美术课件可以为多所学校下载,网上资源可以共享,使得美术课堂素材更加丰富,有限资源得到无限使用。可想而知,只要老师能够充分地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对美术课堂教学来说,无疑大有裨益。
三、注重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教师的观念是一个动态的、社会性的观念,受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教师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教师要确立新的教育观,要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尤其是美术教师。例如:在上到中国传统山水画时,我们可以向学生介绍唐代著名的诗人王维,向学生介绍他既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也是一名著名的山水画家。在中学我们学习的《山居秋暝》一课,这是王维风景诗的名篇。这首诗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人充分利用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形式来描绘自然美。诗人通过对山水描绘寄情言志,含蓄丰富耐人寻味。我们在介绍山水画时,可以介绍一些语文知识,要和语文学科联系起来。这样更便于增强学生的理解。
四、注重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把学生融入到社会中使学生真正主体化。同时把社会现有知识融入到课堂中,拓宽学生视野,让课堂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教育是一个互动过程,是家庭、学生和学校的统一,其根本功能是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素质教育必须以育人为本。把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的需要。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从业者不能只有学历文凭,更需要有善于发现、判断、解决和策划问题的能力。悟性与灵气、觉察力与判断力、创造激情与冒险精神,以及与团队紧密协作的能力,这些不一定都是持有较高学历文凭的人所独具的能力。作为美术教育必须适应未来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重在培养学生成才的基本素质,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习惯,具有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为日后走向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打下宽厚扎实的基础。美术学科知识范围广,没有明确的规律和方法,不易掌握,如果单纯采用传统的方法,学生一定觉得很乏味,甚至望而生畏,失去信心。因此我认为把美术教学可以和社会现实紧密联系起来,在现实中让学生接受知识,理解问题,达到教育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双重目的。在学习揭示社会现象的画作时,可以联系当前社会现有情况进行对照,让学生找出其异同点,找出其原因。通过以上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发动自身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形成强烈的社会参与意识,真正把美术教学和社会实用联系到一起来,这才是新课改的根本和目的,也是美术教学的目标。
总之,优化美术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不仅仅是一门技术,它对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都起到很大的作用。美术教师要与时俱进,具备以人为本的思想,把握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悉心研究教学教法,改进教学,这样才能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艺术。
参考文献:
[1]尹少淳;美术教育:理想与现实中的徜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徐仲森,徐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美术;教学原则;教学策略
一、新课标下高中美术的教学原则
新课程标的出台对美术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美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以新课标为基础,对高中美术的教学方法及其理念进行改进。虽然同一堂美术课,由于教学观念、审美观念、知识修养以及学生状况的差异,各个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但是,高中美术教学并不是无规律可循的,都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教学原则,即授课过程中,应尽可能将美术知识、技能等教学内容有机渗透于美术教学的审美体验之中;
2、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应树立一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观念;
3、坚持民主自由的原则,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必要条件;
4、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即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5、坚持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原则,由于美术教学中,美术基础知识讲授及其基础技能训练均具有较强的理性和实践性,因此,美术教学中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教学原则相当重要;
6、坚持鼓励评价的教学原则,所有学生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被老师肯定,这样可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促使他们以愉快的心情配合老师的教学活动,并最终达到师生双边活动的高度统一。
二、应用多媒体手段辅助美术教学,增加美术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
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当今社会中,现代教育呼唤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美术教学既是当前教学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同时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种必然要求。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较而言,现代多媒体教学的实效性强,有省时、省力、直观、灵活、生动、节奏快、容量大等特点。比如,在素描教学中,运用FLASH动画可以将“近大远小、近低远高”的透视规律直观地呈现出来,使学生一看就懂、一学就会;还可以在FLASH制作的运动画面中随心所欲地变化字体,使学生从中掌握美术字体的变化规律,同时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如:在以往的美术欣赏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资料来源往往局限于书本图片或几本书籍、杂志中的精彩图片,但那一张张小得可怜的图片使学生即使睁大眼睛,也看不清楚。如今,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导入各种信息,并有机组合,声形并貌,这样,学生无论在课堂的任何角落都能看得清楚,也不会因为教师的语言不够生动、演示的画面过小而对美术失去兴趣。随着“校校通”的开通使用,一个美术课件可以为多所学校下载,网上资源可以共享,使得美术课堂素材更加丰富,有限资源得到无限使用。可想而知,只要老师能够充分地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对美术课堂教学来说,无疑大有裨益。
三、注重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教师的观念是一个动态的、社会性的观念,受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教师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教师要确立新的教育观,要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尤其是美术教师。例如:在上到中国传统山水画时,我们可以向学生介绍唐代著名的诗人王维,向学生介绍他既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也是一名著名的山水画家。在中学我们学习的《山居秋暝》一课,这是王维风景诗的名篇。这首诗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人充分利用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形式来描绘自然美。诗人通过对山水描绘寄情言志,含蓄丰富耐人寻味。我们在介绍山水画时,可以介绍一些语文知识,要和语文学科联系起来。这样更便于增强学生的理解。
四、注重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把学生融入到社会中使学生真正主体化。同时把社会现有知识融入到课堂中,拓宽学生视野,让课堂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教育是一个互动过程,是家庭、学生和学校的统一,其根本功能是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素质教育必须以育人为本。把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的需要。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从业者不能只有学历文凭,更需要有善于发现、判断、解决和策划问题的能力。悟性与灵气、觉察力与判断力、创造激情与冒险精神,以及与团队紧密协作的能力,这些不一定都是持有较高学历文凭的人所独具的能力。作为美术教育必须适应未来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重在培养学生成才的基本素质,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习惯,具有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为日后走向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打下宽厚扎实的基础。美术学科知识范围广,没有明确的规律和方法,不易掌握,如果单纯采用传统的方法,学生一定觉得很乏味,甚至望而生畏,失去信心。因此我认为把美术教学可以和社会现实紧密联系起来,在现实中让学生接受知识,理解问题,达到教育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双重目的。在学习揭示社会现象的画作时,可以联系当前社会现有情况进行对照,让学生找出其异同点,找出其原因。通过以上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发动自身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形成强烈的社会参与意识,真正把美术教学和社会实用联系到一起来,这才是新课改的根本和目的,也是美术教学的目标。
总之,优化美术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不仅仅是一门技术,它对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都起到很大的作用。美术教师要与时俱进,具备以人为本的思想,把握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悉心研究教学教法,改进教学,这样才能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艺术。
参考文献:
[1]尹少淳;美术教育:理想与现实中的徜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徐仲森,徐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