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农村初中语文素材性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研究

【作者】 孙莉莉

【机构】 甘肃省康乐县虎关初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新时期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能够更有效的整合课程资源,成为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致使大量的课程资源浪费,影响到课程教学效率。基于此,应该迎合素质教育要求,有针对性对初中语文素材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此,本文主要就农村初中语文素材性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进行研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农村初中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课程资源是教学活动有序开展的一个必要保障,主要是为了迎合素质教育改革需求,提升课程资源利用效率,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对农村初中语文素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主要是对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进行创新,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为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奠定基础。对于农村初中语文教学而言,由于教学基础设施和教学水平同城市存在一定差距,为了更有效的缩小两者之间的差距,在现有资源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对于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由此看来,加强农村初中语文素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对于后续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开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一、开发和利用农村初中语文课程资源的意义
  课程资源主要是指教材课本、社会现象、自然环境,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态度,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个人修养等等,这些内容均可以归结为课程资源范畴中。就当前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趋势来看,对于学生学习能力培养,提升学习效率的资源都应该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充分发挥课程资源优势,有助于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促使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1]。但是,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过于局限在教材这一课程资源上,将其看作是唯一的课程资源,这也就造成了大量的课程资源浪费,学生长期处于枯燥、繁琐的训练中,学习兴趣不高,大大抑制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发挥,学生学习兴趣逐渐下降,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学生对本学科产生厌烦心理,影响到教学成效。基于此,为了能够有效调动农村初中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开发和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帮助学生走出课堂,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为初中语文教学活动开展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二、开发和利用农村初中语文课程资源的措施
  (一)开发并利用好语文教材,发挥教材的多种功能
  农村初中语文素材性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中,应该立足于根本,深入挖掘语文教材的潜在价值。相较于其他课程而言,语文教材自身具有十分突出的优势和特点,教材内容分为单元编排,每一单元中含有大量的优秀经典著作,其中蕴含了丰富的课程资源,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瑰宝,经过不断传承至今,对于社会文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与此同时,在特定语言环境中,教材中的文章中包含了大量的情感思想和语言经验,这些内容带有鲜明的创新色彩和语文特色,并不存在普遍性,在一定程度上为农村初中语文素材性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带来了困难,但也为语文教学营造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效率具有更高的自由度。
  (二) 发挥资源优势,鼓励自主探究
  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中,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包括教材课本、社会现象、自然环境,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态度,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个人修养等,均应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重点内容。语文教师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自主性,对于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 开展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
  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中,应该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语文学习空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采风活动,在户外去感受自然环境和校园文化,获得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通过做游戏、知识竞赛、文艺演出和辩论赛等形式,或是在重大节日活动中,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图书阅览室、黑板报和校园网站等教育占地,全面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四) 创设多彩的有利于母语学习的校园环境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不应该拘泥于课堂上的教学,更要放飞视野,创设更加丰富多彩的校园环境,通过校园内美丽的环境,建筑的设计,学校内部绿化覆盖率等等[3]。教师、走廊以及操场每天均会进行打扫,定期对学校环境进行评比,这样可以保持学校内部环境的干净、整洁,带给学生更为舒适的学习环境。也可以在教师的带领下,调查校园附近周围的森林优势,深入开展实践调查,根据实际情况提出适当的改善建议,在全校内发出倡议,更有效的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提升教学成效。
  总结:
  综上所述,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农村地区的自然资源和人文优势,发挥优势特长,充分展现学校自身的教学特色,深入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为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活动有序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覃燕飞.有效开发利用本土课程资源开展农村初中语文综合实践课[J].广西教育B(中教版),2013,10(4):68-68.
  [2] 刘勇.农村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课外语文(下),2016,31(6):126-126.
  [3] 焦建喜.浅谈农村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资源的开发[J].学周刊:B,2011,8(11):3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