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创新初中语文教学的思考

【作者】 尼玛顿珠

【机构】 西藏日喀则市南木林县第一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新时期的人们多为独生子女户,对教育的关注程度已成为生活中的主题。而当今的教育,正处于一个变革转型时期,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受到巨大的冲击。鉴于此种矛盾的出现,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必须抓住新课改这股"浪潮",提升自身素养,转变教学理念,提高教学实践能力,做一个与时俱进的出色语文教师。
  一、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
  1、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分数作为衡量考生能力的唯一标准,扼杀了多少具有创新力的学生,没有人去统计过。教育家陶行知所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声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时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所以说我们做老师的,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我们追求的不是在应试教育下高分低能的学生,如何使每一粒并不饱满的种子都发芽长大并开花结果,这才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笔者所教的班级,其中有一个是普通班,他们的考试成绩从来都是不尽人意的,我曾经为之着急,为之苦恼,想尽一切办法试图提高他们的成绩,但是都收效甚微。后来素质教育教学和新课标的出台实施,让我的教学有了转机,新的教育理念让我意识到这一帮看似低能的学生其实有着很大的潜力。于是我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在注重传授知识的同时,根据每个人的兴趣爱好,制订出一套方案,让他们发挥书本以外的能力,结果三年下来,我们班出乎意料地出现了一些"作词家"、"辩论能手"、"朗诵家"、"故事大王"等。所以,我们语文教师不应在分数中苟延残喘,而应乘风破浪,驶向生活的海洋,让学生很自然地去感受语文的乐趣,做到学以致用。
  2、教师教学方式转变。随着课程教材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教学的展开,单一的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现在的教学要求。为了更好地使语文教学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角色,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在课堂上,我们要善于挖掘语文教材中浩如烟海的人文资源。我们课本中有闪烁着圣人思想光辉的《论语》;有体现庄子哲理思想的《逍遥游》;有王维的宛如山水画卷的《山居秋暝》;有史铁生关于生与死的哲思的《我与地坛》……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语文教师不能只是简单解读文本,而要引导学生用心灵去同作者对话,去感受作品的精神本质。授课时还要联系生活,善于利用社会大课堂中的丰富内涵,"语文课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旁边的广告牌;买东西,附带的说明书,到处都可以学习语文。"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注意把时代的"活水"引进课堂,有效地开发这些散落在社会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把教学内容向广阔的生活天地开放,把单一的教学模式向多元化转变。
  二、教师要提升自身素质
  卢梭在他的论教育专著《爱弥儿》中鼓励教师:"你要记住,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以前,自己就必须要造就成一个人……"这与孔子所提倡的"教学相长"有异曲同工之妙。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教师作为一个传道授业者更应再进一步修炼品行,探求新的知识领域,紧跟时代大潮,提升自己的素养与能力,做到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缸水的水平。
  1、构建自己独特的、与时代同步的知识结构。语文学科相对于其它学科来说,是慢功,是硬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便是这个道理。因此,语文教师要耐得住寂寞,静下心来潜心读书,并把读书所悟灵活地应用于教学,提高教学水平。一是要阅读教育经典,提升教育理论素养。韩愈说过:"术业有专攻。"教育理论对教师的专业成长起着奠基作用,而教育经典是关于教育最好的所言、所想、所写的人类教育经验,是经过提炼的珍贵的优秀教育思想,它们超越了时空、种族、性别、国家和民族的局限,值得我们去学习和研究。在教育经典中吸取养分,并将之运用于教学之中,是我一直的追求。二是广读群书,博采杂家,开阔视野。只读专业书籍以应付教学的需要是远远不够的,要真正提高教师的文学素养,拓宽教师的文化视野,必须"像蜜蜂采蜜那样博采杂家",涉猎不同领域的不同知识。凡是学生应当读的、适合学生读的、学生喜欢读的,教师都必须读到。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酿造出"最甜的蜜",学生才会有兴趣去品尝。三是每个语文教师应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结构和特色,结合教学工作的需要,构建富有个性的知识结构,使自己的观念、思维方式、表达方式不断与时俱进,并有机地无形地渗透于自己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这些富有个性的知识结构能给学生求知的心灵烙上深深的印记。
  2、做到以真情感染学生。苏赫姆林斯基曾说过:"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规定给予学生各种知识,但是却没有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幸福……"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应该从无尽的知识宝藏中提升思想精髓,作为促进学生成长的资源,然后在教学的过程中,跟学生一道去体会和学生同进步、共成长,给予学生的快乐的同时自己快乐。为此教师要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结合现实情况创新教学方案,用自己的真诚教学得到了学生的认可。
  总之,要当好一名新时期素质教育教学背景下的出色语文教师,必须按照新课标要求,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识水平,切实转变教学理念,给自己找好时代的角色定位,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和能力,丰富教学阅历。只有这样,语文教师才能带领学生从语文学习的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才能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色,符合学生需求,被学生认可的教学新路子,最终让学生整体素质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