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作者】 徐克润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思坡中心学校天台校区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小学生有着独特的心理特点,他们喜欢新鲜有趣的事物,生性好动,对一切都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将枯燥的小学语文教学形象化、趣味化,激起小学生学习语文的激情,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与教学效益。
  一、以师爱赢得学生的尊重与信任。
  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最多,对学生的影响也最大。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年龄小,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尚未形成,这段时间的模仿能力也最强,教师的言行举止都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因此,我们要以爱赢得学生的尊重与信任,让学生喜爱我们,并由喜欢上我们所任教的学科。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真心地热爱学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爱永远是教育的核心。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教育是一个知情意统一的过程,如果教师仅仅把教育当作生存的手段、吃饭的工具,那么永远也不可能成为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对教育事业充满深沉的爱,对学生倾注真诚、无私的爱。具体来说,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公平。每个学生受先天因素与后天环境的影响,在兴趣、爱好、认知水平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我们要正视学生间的差异,对学生要公平对待,不仅要爱优生,更要爱差生,要把爱的阳光与雨露撒遍教室的每个角落,让学生生活在爱的世界里。二是期待。每个学生都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明天与未来,因此我们要对每一个学生都充满期待,希望学生能够成才。三是激励。这就要求我们要赏识每一位学生的才华与聪明才智,激起每一个学生的上进心,让学会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爱。
  二、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然而,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被限制在很小的空间里,没有自主活动的余地,甚至没发言的机会,他们只是在教师的严格控制下循规蹈矩地听课、识字、记词,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在这种课堂中,教师是课堂的控制者,一切都在教师的掌控之下,抑制了小学生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长此以往,小学生的个性特点会消失殆尽,丧失对学习的兴趣。要培养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就要以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生理特点与认知规律为出发点,为学生营造愉快的教学环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有更多的活动时间与空间。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课堂这个大舞台交给学生,让学生尽情地表演,教师则成为这个舞台的设计者与导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合作者。这样才能释放学生的个性特点,放飞学生的心灵与想象,变一潭死水似的课堂为充满激情与活力的魅力课堂,真正构建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师生关系,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主动构建过程,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感受到学习不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而是一件充满乐趣的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到知识,给学生以愉悦的情感体验,从而能让学生真正爱上学习,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三、多媒体辅助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教学技术为我们的教学带来了无限生机。新课程标准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提出了明确要求,指出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等现代教育技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益。多媒体集图片、文字、声音、图像、动画与影视于一体,具有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动静结合的特点,这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多媒体以一种全新的角度与方式来展现丰富的教学内容,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可以同时调动学生的视觉与听觉参与教学,利于学生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四、多元评价,内化学习动机。
  新课程改革对教学评价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提倡建立以赏识为主的多元化评价体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一,评价主体多元化。传统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评价者与被动接受者的关系,评价主体单一,无法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所谓评价主体多元化,就是让学生、家长与教师全员参与,这样可以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具体来说,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学生自评。学生既是学习的主体,又是评价的主体,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评价,可以帮助学生坚定学习的信心,正确认识自己。二是他人评价。学生年龄相仿,有着太多的共性,让学生之间展开评价,更能反映出全体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取长补短。三是家长评价。家长可以站在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评价学生,从而成为学生学习的积极促进者。四是教师评价。教师在前面三种评价的基础上对学生做出全面的评价。
  第二,评价内容多元化。我们要摆脱课堂教学的限制,将评价的内容向更大的范围内扩展,从而全面反映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一是评价内容游戏化。小学生活泼好动,且游戏是小学生所喜爱的,所以将评价内容游戏化,能够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考查,给学生的感受不是在评价,而是在玩,可以有效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小学生以全新的感受。二是评价内容生活化。语文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的影子,因此我们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让评价内容更加生活化。
  评价是学生学习的一剂良药,我们要坚持评价主体与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进行赏识教育,但这并不等于一味地赏识而忽视批评的作用,而是要以赏识教育为主,批评教育为辅,当严则严,当松则松,不管是赏识还是批评都要注意一个度,只有二者有机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多元评价机制的作用,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重拾自信,重塑自尊,促进学生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