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作者】 丁术梅

【机构】 黄岛区海之韵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小学中年级段正是发展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有利时期。这就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根据中年级段学生的认知规律,不断对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意识与能力。下面结合具体课例跟浅谈一下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及方法。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任何知识都来源于社会实践。可见,动手操作是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图形的认识”教学过程中,更需要进行大量的动手操作活动,才能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
  课例:如在新授《热闹的民俗节——对称》一课时,我充分提供给学生操作素材,让学生动手操作学习对称知识,以此启发并训练学生的思维。
  1.拼出美图、激发思维
  谈话: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民俗艺术
  节吗?前几天老师参加了一个民俗艺术节,今天把民俗节上拍到的照片带来了,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2.课件出示情境图,引领学生依次欣赏古典建筑、京剧脸谱、民间工艺品、杂技表演等图片。
  谈话:同学们,刚才欣赏了这么多美丽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些图形都有什么特点呢?
  生1:这些图形左右两边完全一样;
  生2:这些图形上下两边完全一样;
  生3:这些图形从中间平均分开,两边图形是一模一样的;……
  学生总结发现:
  这些图形的特点就是两边完全一样,并且沿着图形的中心轴对折后会完全重合!这就是今天我们我们要学的轴对称图形!下面请同学们动手将老师发你的图片素材拼一拼,看谁能拼出更多的轴对称图形?
  引导学生充分理解“完全重合”“完全一样”,进一步加深对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并引导学生的充分利用教师提供的素材,通过动手操作拼出各种美丽的对称图形,并上台展示。
  2.画出美图、提升思维
  只要在教学中把抽象的空间意识转化为具体的、容易操作的教学活动,学生掌握了正确的思维方法,就如同插上了一双翅膀,抽象思维能力得到迅速发展和提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谈话:请同学们用铅笔画出你们剪出的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学生活动一:
  请同学们用铅笔画出你们刚才剪出的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学生活动二:
  学生在方格纸上动脑想象、动手设计一幅画,画中的每个物体必须是轴对称图形。
  学生活动三:
  用彩笔画一画,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创作一幅美丽的轴对称组合图形。
  3.剪出美图、挖掘思维
  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老师这里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一些纸张,大家能够用剪刀试着剪出一个对称图形吗?在剪之前先想一想怎样剪才能剪出对称的图形,然后再动手试一试。
  (1)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利用学具动手操作,分小组交流验证自己的想法。
  (2)全班交流,小组代表交流剪出的轴对称图形的过程。
  (3)小组代表说验证方法:
  ①先将图形从中间对折。
  ②沿着自己画好的图形剪下来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剪一剪。组织学生将自己小组剪出的对称图形进行展示并汇报各自的剪法。
  引导学生明确剪对称图形的方法。当学生剪出了漂亮的对称图形时我抛出了一个问题“你有什么窍门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先对折再剪”,在剪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生活经验来想象剪完后对称图形的样子,这实际上就是学生空间观念发展的过程。
  数学是一门思维性很强的学科,学好数学的关键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小学生中年级段数学思维的形成与发展又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又是一个漫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运用行之有效的数学思维训练方法,用心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敢于放手让学生去创新发挥思维,我们相信学生定能轻松学会数学,快乐学好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