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 郭 平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方水中心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小学生一向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只有那么一小会儿,要想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还需要老师下工夫。课堂是学生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一主战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精神,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把课堂还给学生。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注重引导学生课前的预习。
  如果学生课前预习好了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生预习时应该教给学生预习方法。首先要解决字词,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结合自己的理解把重点词语的意思理解了再进一步地去读课文。第一步是要把课文读通、读顺。在读通顺的基础上去进一步理解课文。勾画出重点词句,寻找出不解之处,进行质疑。应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质疑问难。有的学生由于受知识年龄等限制不会质疑;有的胆小不敢质疑问难;有的满足于一知半解,不愿质疑问难,所以我们要创设条件,努力营造氛围激发学生质疑问难,教师要善于灵活地向学生提出探索性问题。学生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做好笔记,带入课堂与同学进行讨论。这样在讨论时,学生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增进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从而提高兴趣。
  二、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创设教学情境
  明确学习目标、任务是必不可少的。自主学习并不是放任自流的让学生自己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有老师简单的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去探讨,教师没有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这样的自主学习实际是让学生自己“休息”。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任务不清楚,漫无目的的讨论一些与教学任务无关的内容,达不到学习知识与掌握知识的目的。教师在布置任务时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合适的目标,既不能目标过低,造成学生浪费时间,无所事事;又不能目标过高,让学生觉得无能为力,以致放弃学习。
  其次,教师应在课堂上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能使学生情绪高昂,思维活跃,学习兴趣和信心倍增,智力活跃,接受能力强。比如我在教学童话《巨人的花园》导入时先是给孩子们讲了一则童话故事,把学生的兴趣吸引住,在让学生谈谈自己看过的童话。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说着,当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时引入正题。有了大家对童话的讨论,学生们学习课文时带着愉悦的心情去,老师在进行教学引导会非常轻松。
  三、为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
  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机会,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首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环境,让学生充满自信。我在教学中,经常设计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环节,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充分表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揭示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这样,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往和沟通,促进相互了解,促进不断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同时对其他同学的思路进行分析思考作出自己的判断,这种活动不仅锻炼同学们的交际能力,也增强了他的生活实践能力,这也是一种合作学习,这种合作学习给每个学生提供了表现自己的机会,不仅使自己对知识理解更丰富、全面,而且充分放飞了自己想象力,使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之间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精神。
  有的老师认为学生讨论时没有抓住重点,讨论时有的学生会趁此机会聊天,所以把给学生的自由讨论看成是一种形式,没有重视起来。每次讨论给学生的时间很少,往往草草收场。这样既收到预期的效果,流于形式。又让自己的课堂看起来虎头蛇尾,得不偿失。既然要让学生讨论,就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孩子充分的发挥自己的见解。这个时候的老师处于引导和督促的位置。当孩子们讨论走入死胡同时,教师要参与其中,进行适当的引导。当有孩子趁此机会聊天时,教师要进行提醒。
  最后,在学生充分的展示自己的见解后,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肯定。教师的赞赏。激励的评价语言不仅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而且能增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评价不能一味的肯定和否定,要有一定的评价技巧,在适当的时候要对学生进行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