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谈幼儿园信息技术的应用

【作者】 鲁玲芬

【机构】 甘肃省舟曲县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儿园;应用
  随着电子技术、传播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等的迅猛发展,以资源开发为中心,以信息网络为载体,以幼儿发展为宗旨,加强园所现代化建设,已经成为现代化幼儿园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给幼儿教育带来了新的契机。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和发展,将极大改变幼儿园教育活动形式,丰富其内容。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幼儿教育形式趋于多样化、趣味化、科技化。本文就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中的应用作了粗浅地阐述。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从教经验,阐述信息技术在幼儿游戏活动中的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与科技结合的产物,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由于科技含量高,应用性强,决定了它是教育事业中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一种现代教育技术,它从根本上改变了教育环境和方式,引发整个教育观念的巨大改变。幼儿教育的现代化正顺应着这个时代的潮流飞速地发展。幼儿教育的现代化,包括教育观念的现代化、幼儿园课程设置的现代化、幼儿园管理的现代化,幼儿园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幼儿教师队伍的现代化!应该说,计算机悄悄挺进幼儿园是信息社会对今天幼儿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当前幼教改革的需要。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给人类生活带来的益处是毋需质疑的,但多媒体计技术对幼儿园有哪些帮助?下面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多媒体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
  1.优化了教学情境。
  学习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扩大眼界,丰富知识经验的最重要的推动力。多媒体技术综合运用形、声、色、光的效果,创设各种形象生动、灵活多变的学习情境和教学情境,虚拟现实,再现生活物景,把静态知识动态化,抽象知识形象化,枯乏知识趣味化,从而营造了轻松自然的学习氛围,唤起了幼儿的有意注意,诱发幼儿的情感共鸣,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这不仅激发了幼儿的兴趣,陶冶幼儿的情操,还极大地增强幼儿的认识动力和能力,推动他们学习。
  2.优化了教学内容。
  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教学内容形象、生动、鲜明地表现出来,以图、文、声、像并茂地从多层次、多角度地呈现,创造立体性的教学空间,便于幼儿掌握,使得教学内容变得可视、可听,易感知、理解新知识,在探索中了解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变化。例如:大班"认识测量"活动,其难点是让幼儿掌握量具长,量的次数就少;量具短,量的次数就多的辨证关系。我们运用电脑动态、逼真的模拟,使此部分教学内容跃然于屏幕上,抽象概念形象化,清楚、准确地表现出量具长短与量的次数多少
  二、信息技术在幼儿游戏活动中的优势
  1、创设游戏情境,营造游戏氛围
  传统的幼儿游戏限于组合元素的局限,形式不丰富,内容比较陈旧,缺乏创造性,对智慧的开发强度不够。对于幼儿来说,反复参与这样的游戏,容易导致审美疲劳,产生厌倦情绪,产生不了新奇感以及随之而来的探索热情。如果将信息技术融入其中,把多媒体中亮丽生动的图像、动静结合的动画、美妙悦耳的音乐与游戏结合在一起,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唤起幼儿强烈的参与兴趣,延长幼儿在游戏中的活跃度。例如,在玩“娃娃家”这个角色游戏中,我们可以利用PPT课件营造游戏的场景,用flash动画重现游戏中的情节,这种动态图文与声音相结合的情境,能够有效增强游戏的情境性和趣味性,让幼儿可以在趋于真实的情景中体验游戏的趣味。在灯光音响和立体投影所形成的情境和氛围里,幼儿能体会到游戏特有的魅力。
  2、加强人机互动,丰富游戏内容
  传统的游戏已不能满足当今幼儿这一信息移民群体的游戏兴趣。信息技术可供操纵的特点,可以让幼儿也逐渐融入游戏的创作之中。有效的利用信息技术,不仅可以丰富游戏内容,增加游戏趣味性,而且能够提升幼儿获取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例如,电脑游戏《小老鼠的房间》,幼儿随意点击精美的图片,自由组合,运用各种美丽的图形给小老鼠建造各式各样的家园,这样就将极大地激发幼儿的想象和创造思维的能力,并因为即时呈现幼儿创造成果,让幼儿从直观自己所创造的成果之中,得到信心,得到肯定。再如,在幼儿熟悉了童话《是谁嗯嗯在我头上》的故事后,可以将app调为无声,让幼儿来配音,结合画面给大家讲述这个故事。孩子们在哈哈大笑之余,能初步了解动物的食物、消化与排泄的关系,更能激发他们对科学常识的探究兴趣。
  三、信息技术在幼儿园语言活动中的应用
  1.营造动态情境,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的欲望
  同龄幼儿之间由于个性和环境的不同,语言表达也存在很大差异。有的乐于表达,有的羞于开口。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老师没有丰富的语言素材,只能使想说的孩子无凭借物可说,不愿说的孩子更是无话可说。
  2. 渲染欣赏氛围,培养幼儿对语言的感知
  《纲要》中还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在多元整合幼儿园课本中,有许多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儿歌和小故事,由于幼儿身心发展的限制,对儿歌和故事所要表达的内涵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以传统语言教育活动的图片展示和语言说教已远不能满足幼儿对语言的需求。因此,就很难在朗读中通过想象形成鲜明的画面,限制了语感的培养。而运用信息技术,则可以把文字、动画、声音、意境生动完整的结合起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为幼儿烘托出一个语言欣赏的氛围,促使幼儿在情景交融的语言环境下,轻松、自然的完成语言学习与欣赏。
  3.构建想象空间,提高幼儿语言的创造
  幼儿的知识与经验有限,但思维却很大胆。他们的想象会让人匪夷所思,而“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因此,他们的语言表达也是可以非常丰富与强悍的。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完全可以拓展幼儿的想象空间,激发他们语言的创造力。例如:大班语言活动《假如我有翅膀》,老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蓝天上的白云、森林里的小鸟、花园里的花朵、上海的高楼,引导幼儿想象是如何和白云拥抱、和小鸟游戏、和花朵亲亲、在高楼上看上海的。幼儿通过多媒体的生动展示,产生了丰富的联想,回答问题时五花八门、千奇百怪,让人忍俊不禁。这样的教育活动使幼儿的语言在想象中得到了极大的创造,丰富了幼儿的语言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