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农村高中地理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 杨忠诚
【机构】 四川省苍溪中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研究性学习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我校实施研究性学习课程中存在着部分师生思想认识不到位、课程资源缺乏、组织管理难度大等主要困难。为了逐一解决这些问题,我校从2002年秋季开始,在全省率先开展研究性学习。10多年来,我们在研究性学习校本培训、开发课程资源、组织管理、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实践,获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本文以地理学科为例,通过一系列取措施,结合地理学科优势,克服困难,认真开展研究性学习。
一、开展校本培训,提高师生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
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旨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培养其创新和实践能力。而长期处于应试教育模式下的师生,对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感到陌生,不清楚它是怎么回事。有的认为,研究性学习与考试无关,搞不搞无所谓;有的认为,高考压力大,时间紧,如果再搞这样的活动,将影响考试成绩;有的老师说自己都不会搞研究,还教学生搞什么研究;有的老师则担心,部分不爱学习的学生可以借机偷懒。绝大多数老师和同学对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内容、形式和评价等一无所知,对实施这项课程缺乏足够的信心。针对以上情况,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老师、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
1、学习新课程计划,明确其法定性质。我们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教育部2000年1月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和2001年4月颁布的《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使全体教师明确研究性学习是国家规定的"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课程性质的规定,体现了国家的教育意志;同时,研究性学习的学习内容、组织形式等具有开放性,这又为全体师生建构自己的课程提供了创造的时空。
2、建章立制,明确职责。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研究性学习活动,我校制定了《四川省苍溪中学校研究性学习管理制度》,明确了各处室、年级组、班主任、指导教师和图书室、实验室、电教室的职责,并且把组织开展研究性学习纳入学校年度计划,制定了一系列奖惩制度,作为教师评优、选模、晋级、绩效工资的条件之一。
3、开展理论研究,明确研究性学习的实质。我们以教科室牵头,推荐若干理论文章组织教师学习研讨。在与传统课堂教学的比较中,我们把握了研究性学习的特点,明确它是一种自主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发现,教师不能包办代替;是一种体验学习,强调学生的直接感受、体验,在做中学;是一种问题学习,强调解决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中的问题,它要求实现对传统教学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的"三个超越",以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个性养成教育为基本目标。反对把研究性学习作为传统的学科课程来对待,作为一种读书活动来操作,作为为少数尖子学生特设的课程来对待。研究性学习必须面向生活、走出课堂、全员参与。
4、推荐成功个案,明确研究性学习的方法。2002年至2005年是我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验摸索阶段,在此期间出现了不少成功个案,我们也积累了一些经验。自2005年开始,我们每年组织实施研究性学习之初,都要组织指导教师培训会和学生培训会,推荐成功个案,让师生明确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先后在师生中举办了《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和方法》、《研究性学习组织和管理的一般方法》、《发明就在我身边》、《如何指导学生的科技小发明》、《如何撰写科技论文》等主题讲座。平时,我们还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召开专题会议,具体研讨和促进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二、学校教育与社会相结合,全方位开发课程资源。
农村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人力资源明显不足,不能获得各方的专家学者的直接指导;学校现有的物质条件有限,缺乏从事科学实验所必备的器材、工具、图书资料,获取信息的渠道也比较单一,对本地课程资源的全方位的挖掘也就显得十分迫切了。
1、当地人文资源的开发利用。学校所在地--苍溪县山清水秀,名胜众多,临江古寺曲径通幽,被喻为嘉陵第一楼,崇霞宝塔凌空飞构,丝竹弦歌白鹤书院;境内有东汉张道陵炼丹及升真之所,蜚声海内外的道教二十四治之首的云台山;有"千年百果万年松"、"万仞绝壁凭地兀立"的佛教圣地龙岗山,有森林植被良好的原始林区九龙山;有享誉巴蜀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罕见的清代民间石剑书法艺术宝库寻乐书岩。时下贯穿苍溪的兰渝铁路和广南高速破土动工;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节节推进;多处气井逐个点火;大型化工城正在孕育之中……这些都有利于是选择课题,开展研究。
2、当地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我们是农村中学,很多学生来自农村,将来还要服务于农村,当地的情况学生们最熟悉,于是一些学生选择了《农村桔杆焚烧问题调查及对策》、《乡村交通发展状况的调查》、《化肥使用效率的研究》、《农田水利工程调查研究》、《苍溪县"碳汇"情况的调查》、《乡村休闲娱乐的方式与现状研究》等课题开展研究。
3、学校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部分班级充分利用学校部分老师在科技制作、工程物理、化学、生物学、地理学方面的专业优势选择了《菜刀上的力学原理》、《十字交叉路口的新设计》、《汽车安全性能的改进设计》、《自行车防水裤筒的设计制作》、《苍溪与阆中土壤性状的对比实验研究》等课题进行研究,部分班级充分利用学校"苍溪梨研究所"的科技力量选择了《苍溪野菜调查》、《无土栽培实践与研究》、《苍溪雪梨新品种选育实验》、《苍溪雪梨栽培的自然条件研究》等课题进行研究。学校图书馆、计算机房、理化生实验室都向学生开放,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服务。
在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农村学校有城市学校不具备的优势。农村有很多河流,我们就研究水;有广阔天空,我们就观测太阳和月亮;有大山土地,我们就研究土壤、立体农业、山区经济建设;有广大的农民群众,我们就研究农村、农业和农民工等等。农民不同于工人和干部,他们干活时也可随时随地接受我们的采访,我们借用他们的房子搞实验,他们很快收拾干净给我们。因此我们的研究性学习选题和研究方法都是从农村现有物质条件、人力资源出发,从农村中学生的知识实际出发,遵照科学性原则和可行性原则,既不迁就现实,也不好高鹜远,不搞一刀切。
三、开放性与规范化相结合,力求实现课程管理的科学化。
研究性学习具有明显的开放性特点。它的学(下转第56页)(上接第6页)习目标是开放的,分层要求,鼓励创新,没有也不应该有统一教材、大纲,而要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专题,确定内容,因人而异,千变万化;学习时空是开放的,研究时间可长可短,经常需要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获得研究所必需的第一手资料;学习评价也是开放的,不能只看结果,更重要的是要看过程,并且研究过程也因课题的不同而不同,鼓励学生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探究,不应该有固定不变的模式。这就给学校的教学管理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不能没有一定的规范管理,尤其是开始阶段,放任自流,不仅收不到应有的效果,而且会带来纪律的涣散,安全的隐患。科学的管理应当从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特点出发,管而不死,灵活有度,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与健康个性的养成。我们主要注意到以下几个方面:
1、以课题为中心,整合各方面力量。研究性学习是一种问题学习,对问题的选择、研究方案的制定、实施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人员配备和妥善安排也就成为有效地实施课程管理的核心内容。
我们采用学生与老师双向选择的办法,配备指导力量,组建课题组。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对自然社会问题的理解选择课题,自由组合成立课题小组,老师根据自身优势选择课题小组;然后再由学生对指导老师的选择进行再选择,以达到课题组成人员的合理配置。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如果个别老师对该课题感到力不从心,我们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后,采取重新配备,增加力量,削减成员等方式,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学生自主地探究问题的过程,指导老师对学生的探究活动既不能放任自流,又不能越俎代疱。我们要求指导老师不能充当资料库和点子库,而应当扮演领路人、启蒙人。
2、时空安排的弹性化管理。为了正确处理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与正常的教学管理秩序的关系。在实践中,我们发现部分面向农村实际的课题有较强的季节性,还有交通等问题,也直接影响课题研究的进程。所以在时间上我们采取集中活动与分散活动相结合,硬性规定与弹性管理相结合的指导策略,不让时间限制研究,而以研究确定时间,以确保研究的全面性和可行性。
3、发挥集体力量,学习小组分工合作。研究性学习倡导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我们根据"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组建课题组,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开发学生的差异资源,达到优势互补,促进学生健康个性的形成。
为了确保研究性学习的实效,我们重视研究性学习过程的监控,及时更换不适当的研究内容,纠正不科学的研究方法,调整不切现实的研究目标。实践证明,在研究性学习的初始阶段,这样的调整非常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研究性学习的成果总是会体现在研究性学习的每个具体过程之中的。每次研究活动后,除了及时归纳相关信息外,我们还要求学生、老师及时回味、反思研究过程,谈收获与不足,不仅让学生、老师感到了活动的充实,也增强了他们自我调控、优化后续研究的意识。
一、开展校本培训,提高师生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
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旨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培养其创新和实践能力。而长期处于应试教育模式下的师生,对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感到陌生,不清楚它是怎么回事。有的认为,研究性学习与考试无关,搞不搞无所谓;有的认为,高考压力大,时间紧,如果再搞这样的活动,将影响考试成绩;有的老师说自己都不会搞研究,还教学生搞什么研究;有的老师则担心,部分不爱学习的学生可以借机偷懒。绝大多数老师和同学对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内容、形式和评价等一无所知,对实施这项课程缺乏足够的信心。针对以上情况,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老师、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
1、学习新课程计划,明确其法定性质。我们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教育部2000年1月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和2001年4月颁布的《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使全体教师明确研究性学习是国家规定的"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课程性质的规定,体现了国家的教育意志;同时,研究性学习的学习内容、组织形式等具有开放性,这又为全体师生建构自己的课程提供了创造的时空。
2、建章立制,明确职责。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研究性学习活动,我校制定了《四川省苍溪中学校研究性学习管理制度》,明确了各处室、年级组、班主任、指导教师和图书室、实验室、电教室的职责,并且把组织开展研究性学习纳入学校年度计划,制定了一系列奖惩制度,作为教师评优、选模、晋级、绩效工资的条件之一。
3、开展理论研究,明确研究性学习的实质。我们以教科室牵头,推荐若干理论文章组织教师学习研讨。在与传统课堂教学的比较中,我们把握了研究性学习的特点,明确它是一种自主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发现,教师不能包办代替;是一种体验学习,强调学生的直接感受、体验,在做中学;是一种问题学习,强调解决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中的问题,它要求实现对传统教学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的"三个超越",以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个性养成教育为基本目标。反对把研究性学习作为传统的学科课程来对待,作为一种读书活动来操作,作为为少数尖子学生特设的课程来对待。研究性学习必须面向生活、走出课堂、全员参与。
4、推荐成功个案,明确研究性学习的方法。2002年至2005年是我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验摸索阶段,在此期间出现了不少成功个案,我们也积累了一些经验。自2005年开始,我们每年组织实施研究性学习之初,都要组织指导教师培训会和学生培训会,推荐成功个案,让师生明确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先后在师生中举办了《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和方法》、《研究性学习组织和管理的一般方法》、《发明就在我身边》、《如何指导学生的科技小发明》、《如何撰写科技论文》等主题讲座。平时,我们还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召开专题会议,具体研讨和促进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二、学校教育与社会相结合,全方位开发课程资源。
农村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人力资源明显不足,不能获得各方的专家学者的直接指导;学校现有的物质条件有限,缺乏从事科学实验所必备的器材、工具、图书资料,获取信息的渠道也比较单一,对本地课程资源的全方位的挖掘也就显得十分迫切了。
1、当地人文资源的开发利用。学校所在地--苍溪县山清水秀,名胜众多,临江古寺曲径通幽,被喻为嘉陵第一楼,崇霞宝塔凌空飞构,丝竹弦歌白鹤书院;境内有东汉张道陵炼丹及升真之所,蜚声海内外的道教二十四治之首的云台山;有"千年百果万年松"、"万仞绝壁凭地兀立"的佛教圣地龙岗山,有森林植被良好的原始林区九龙山;有享誉巴蜀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罕见的清代民间石剑书法艺术宝库寻乐书岩。时下贯穿苍溪的兰渝铁路和广南高速破土动工;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节节推进;多处气井逐个点火;大型化工城正在孕育之中……这些都有利于是选择课题,开展研究。
2、当地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我们是农村中学,很多学生来自农村,将来还要服务于农村,当地的情况学生们最熟悉,于是一些学生选择了《农村桔杆焚烧问题调查及对策》、《乡村交通发展状况的调查》、《化肥使用效率的研究》、《农田水利工程调查研究》、《苍溪县"碳汇"情况的调查》、《乡村休闲娱乐的方式与现状研究》等课题开展研究。
3、学校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部分班级充分利用学校部分老师在科技制作、工程物理、化学、生物学、地理学方面的专业优势选择了《菜刀上的力学原理》、《十字交叉路口的新设计》、《汽车安全性能的改进设计》、《自行车防水裤筒的设计制作》、《苍溪与阆中土壤性状的对比实验研究》等课题进行研究,部分班级充分利用学校"苍溪梨研究所"的科技力量选择了《苍溪野菜调查》、《无土栽培实践与研究》、《苍溪雪梨新品种选育实验》、《苍溪雪梨栽培的自然条件研究》等课题进行研究。学校图书馆、计算机房、理化生实验室都向学生开放,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服务。
在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农村学校有城市学校不具备的优势。农村有很多河流,我们就研究水;有广阔天空,我们就观测太阳和月亮;有大山土地,我们就研究土壤、立体农业、山区经济建设;有广大的农民群众,我们就研究农村、农业和农民工等等。农民不同于工人和干部,他们干活时也可随时随地接受我们的采访,我们借用他们的房子搞实验,他们很快收拾干净给我们。因此我们的研究性学习选题和研究方法都是从农村现有物质条件、人力资源出发,从农村中学生的知识实际出发,遵照科学性原则和可行性原则,既不迁就现实,也不好高鹜远,不搞一刀切。
三、开放性与规范化相结合,力求实现课程管理的科学化。
研究性学习具有明显的开放性特点。它的学(下转第56页)(上接第6页)习目标是开放的,分层要求,鼓励创新,没有也不应该有统一教材、大纲,而要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专题,确定内容,因人而异,千变万化;学习时空是开放的,研究时间可长可短,经常需要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获得研究所必需的第一手资料;学习评价也是开放的,不能只看结果,更重要的是要看过程,并且研究过程也因课题的不同而不同,鼓励学生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探究,不应该有固定不变的模式。这就给学校的教学管理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不能没有一定的规范管理,尤其是开始阶段,放任自流,不仅收不到应有的效果,而且会带来纪律的涣散,安全的隐患。科学的管理应当从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特点出发,管而不死,灵活有度,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与健康个性的养成。我们主要注意到以下几个方面:
1、以课题为中心,整合各方面力量。研究性学习是一种问题学习,对问题的选择、研究方案的制定、实施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人员配备和妥善安排也就成为有效地实施课程管理的核心内容。
我们采用学生与老师双向选择的办法,配备指导力量,组建课题组。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对自然社会问题的理解选择课题,自由组合成立课题小组,老师根据自身优势选择课题小组;然后再由学生对指导老师的选择进行再选择,以达到课题组成人员的合理配置。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如果个别老师对该课题感到力不从心,我们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后,采取重新配备,增加力量,削减成员等方式,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学生自主地探究问题的过程,指导老师对学生的探究活动既不能放任自流,又不能越俎代疱。我们要求指导老师不能充当资料库和点子库,而应当扮演领路人、启蒙人。
2、时空安排的弹性化管理。为了正确处理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与正常的教学管理秩序的关系。在实践中,我们发现部分面向农村实际的课题有较强的季节性,还有交通等问题,也直接影响课题研究的进程。所以在时间上我们采取集中活动与分散活动相结合,硬性规定与弹性管理相结合的指导策略,不让时间限制研究,而以研究确定时间,以确保研究的全面性和可行性。
3、发挥集体力量,学习小组分工合作。研究性学习倡导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我们根据"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组建课题组,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开发学生的差异资源,达到优势互补,促进学生健康个性的形成。
为了确保研究性学习的实效,我们重视研究性学习过程的监控,及时更换不适当的研究内容,纠正不科学的研究方法,调整不切现实的研究目标。实践证明,在研究性学习的初始阶段,这样的调整非常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研究性学习的成果总是会体现在研究性学习的每个具体过程之中的。每次研究活动后,除了及时归纳相关信息外,我们还要求学生、老师及时回味、反思研究过程,谈收获与不足,不仅让学生、老师感到了活动的充实,也增强了他们自我调控、优化后续研究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