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品格
【作者】 旦增桑珠
【机构】 西藏日喀则市谢通门县达木夏乡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小学生出现各种品格问题在所难免,但我们绝不能轻视,学生家长应配合学校找到出现问题的原因,有的放矢。老师和家长应从我做起,给学生树立榜样,从培养学生诚实、爱心、自信心、意志品质等入手,让其融入到班集体乃至学校、社会这个大家庭之中,逐渐改掉其自私、偏执、以自我为中心、暴躁、不尊重他人等不良品质。
关键词:培养,小学生,良好品格
小学的孩子们天真烂漫,尚不具备成人所具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对接触的事物正处于认识时期,处于对美丑、真假、好与坏的观念形成期,因此,小学阶段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品质至关重要,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意志品质将对他的将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小学生存在的品格问题
现在的家庭孩子少,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难免宠着惯着,导致他们形成了很多坏毛病,甚至出现不同程度的道德问题。有些孩子偏执、自私、难以交流;有些孩子总以自我为中心,自私、无公德心;还有的暴躁、骄横、爱说脏话、不懂礼貌、不尊重别人等等。
二、小学生品格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导致小学生品格问题的原因首先是家庭问题,由于大多都是独生子女,隔代的老人更加放纵其行为,久而久之,养成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有时候老人还替他们说谎圆谎,孩子不诚实的习惯就会逐渐养成;有些孩子成了家里的小霸王,父母、长辈听之任之,丧失了原则立场,对于孩子来说,难以真正懂得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了。其次是教育的体制问题,考试是学校工作的指挥棒,必然导致学校把“智育”放在工作的重点,而忽视“德育”工作。再加上社会不良风气的熏染,使小学生产生了一些道德品格问题。
三、培养小学生良好品格的方法
学校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小学生的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意志品质:
1、 敢作敢当,培养孩子诚实品行
学生说谎,是老师最反感的事儿,也是班级管理中最常见的事。纠正孩子说谎,首先要弄清其说谎的原因,然后加以疏导。有些孩子说谎是故意的,是为了逃避责任;有些孩子说谎是无意的或是善意的,是出于自己对事情的真实理解或不想老师因此生气。老师应细心了解,不可妄下结论、横加指责,更不能简单、粗暴的对待。应让孩子们知道说谎本身就是一个错误,是一个比做错事还要大的错误;同时,作为教师应允许学生犯错误,给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否则他们犯错后,一定会变着法儿的找借口、说谎话,绝不会承认事情是自己干的。其次,还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看法,即使是错误的,我们也不能粗暴打击,应善意引导、耐心交流,他们才会不怕说错话,才敢说真话。
2、率先垂范,以良好的道德情操感召孩子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学习途径,一方面是从书本和课堂;另一方面,是从自己熟悉的、崇拜的人身上进行模仿和学习。他们总是在有意无意的寻找着自己的榜样,父母和老师是他们最主要的学习对象。孩子一生下来就跟父母在一起,耳濡目染,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为孩子做出了表率,甚至有的孩子连走路都跟父母相似;在学生眼里,老师知识渊博、风趣幽默、爱心奉献等等,每一个优点都成为他们学习模仿的原因和理由。因此,老师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我们应严格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甚至每一句话,直至生活和学习的每一个细节,从这些小事,教给学生如何礼貌待人、怎样尊敬师长、怎样正确看待自己的成绩和接受批评和表扬等等,逐渐建立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增强孩子的爱心体验
有爱心和公德心,社会才会变得更加和谐。家长和老师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的爱心,不仅要教育他们面对摔倒的老人、有困难的同学乃至残疾的陌路人,他们应该怎么做,还要想方设法让他们感受和体验,经历助人的乐趣,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体现自身的价值和作用。这就需要家长努力创设温馨的家庭、老师创设和谐的班集体,在他们生活的圈子里感受爱心和奉献,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关心和帮助身边的人。老师可以创设相关的情景,比如,让他们参加公益活动、与困难同学手拉手、把自己喜欢的书籍推荐给同学看等,为他们提供帮助别人的机会,不断强化其爱心体验。
4、采取激励措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
做事总有成功有失败,人就是在失败后不断尝试而后成功的。面对失败,孩子们大多比较失落、不知所措;面对成功又会手舞足蹈、忘乎所以。家长和老师应注意调整学生心态,使其正确面对成功和失败、表扬和批评。同时,我们还要积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因势利导,让他们敢于尝试、勇于拼搏,发现优点、成功要及时給予肯定和表扬,他才会有成就感和自信心,才能积极探索,从而培育其进取心。反之,因为孩子还不成熟,一些想法和做法可能不太符合实际,或做法荒唐可笑,这时,我们绝不能给孩子泼冷水、破坏他们对事物的美好希望和憧憬,打击他们的积极性,损害其自信心。我们应以赏识的眼光看待这些孩子,在他们出现问题和错误的时候及时給予方法上的指导、语言上的宽慰、精神上的支持。
综上,小学生出现各种品格问题在所难免,但我们绝不能轻视,学生家长应配合学校找到出现问题的原因,有的放矢。老师和家长从我做起,给学生树立榜样,从培养学生诚实、爱心、自信心、意志品质等入手,让其融入到班集体乃至学校、社会这个大家庭之中,逐渐改掉其自私、偏执、以自我为中心、暴躁、不尊重他人等不良品质。
关键词:培养,小学生,良好品格
小学的孩子们天真烂漫,尚不具备成人所具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对接触的事物正处于认识时期,处于对美丑、真假、好与坏的观念形成期,因此,小学阶段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品质至关重要,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意志品质将对他的将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小学生存在的品格问题
现在的家庭孩子少,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难免宠着惯着,导致他们形成了很多坏毛病,甚至出现不同程度的道德问题。有些孩子偏执、自私、难以交流;有些孩子总以自我为中心,自私、无公德心;还有的暴躁、骄横、爱说脏话、不懂礼貌、不尊重别人等等。
二、小学生品格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导致小学生品格问题的原因首先是家庭问题,由于大多都是独生子女,隔代的老人更加放纵其行为,久而久之,养成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有时候老人还替他们说谎圆谎,孩子不诚实的习惯就会逐渐养成;有些孩子成了家里的小霸王,父母、长辈听之任之,丧失了原则立场,对于孩子来说,难以真正懂得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了。其次是教育的体制问题,考试是学校工作的指挥棒,必然导致学校把“智育”放在工作的重点,而忽视“德育”工作。再加上社会不良风气的熏染,使小学生产生了一些道德品格问题。
三、培养小学生良好品格的方法
学校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小学生的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意志品质:
1、 敢作敢当,培养孩子诚实品行
学生说谎,是老师最反感的事儿,也是班级管理中最常见的事。纠正孩子说谎,首先要弄清其说谎的原因,然后加以疏导。有些孩子说谎是故意的,是为了逃避责任;有些孩子说谎是无意的或是善意的,是出于自己对事情的真实理解或不想老师因此生气。老师应细心了解,不可妄下结论、横加指责,更不能简单、粗暴的对待。应让孩子们知道说谎本身就是一个错误,是一个比做错事还要大的错误;同时,作为教师应允许学生犯错误,给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否则他们犯错后,一定会变着法儿的找借口、说谎话,绝不会承认事情是自己干的。其次,还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看法,即使是错误的,我们也不能粗暴打击,应善意引导、耐心交流,他们才会不怕说错话,才敢说真话。
2、率先垂范,以良好的道德情操感召孩子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学习途径,一方面是从书本和课堂;另一方面,是从自己熟悉的、崇拜的人身上进行模仿和学习。他们总是在有意无意的寻找着自己的榜样,父母和老师是他们最主要的学习对象。孩子一生下来就跟父母在一起,耳濡目染,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为孩子做出了表率,甚至有的孩子连走路都跟父母相似;在学生眼里,老师知识渊博、风趣幽默、爱心奉献等等,每一个优点都成为他们学习模仿的原因和理由。因此,老师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我们应严格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甚至每一句话,直至生活和学习的每一个细节,从这些小事,教给学生如何礼貌待人、怎样尊敬师长、怎样正确看待自己的成绩和接受批评和表扬等等,逐渐建立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增强孩子的爱心体验
有爱心和公德心,社会才会变得更加和谐。家长和老师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的爱心,不仅要教育他们面对摔倒的老人、有困难的同学乃至残疾的陌路人,他们应该怎么做,还要想方设法让他们感受和体验,经历助人的乐趣,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体现自身的价值和作用。这就需要家长努力创设温馨的家庭、老师创设和谐的班集体,在他们生活的圈子里感受爱心和奉献,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关心和帮助身边的人。老师可以创设相关的情景,比如,让他们参加公益活动、与困难同学手拉手、把自己喜欢的书籍推荐给同学看等,为他们提供帮助别人的机会,不断强化其爱心体验。
4、采取激励措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
做事总有成功有失败,人就是在失败后不断尝试而后成功的。面对失败,孩子们大多比较失落、不知所措;面对成功又会手舞足蹈、忘乎所以。家长和老师应注意调整学生心态,使其正确面对成功和失败、表扬和批评。同时,我们还要积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因势利导,让他们敢于尝试、勇于拼搏,发现优点、成功要及时給予肯定和表扬,他才会有成就感和自信心,才能积极探索,从而培育其进取心。反之,因为孩子还不成熟,一些想法和做法可能不太符合实际,或做法荒唐可笑,这时,我们绝不能给孩子泼冷水、破坏他们对事物的美好希望和憧憬,打击他们的积极性,损害其自信心。我们应以赏识的眼光看待这些孩子,在他们出现问题和错误的时候及时給予方法上的指导、语言上的宽慰、精神上的支持。
综上,小学生出现各种品格问题在所难免,但我们绝不能轻视,学生家长应配合学校找到出现问题的原因,有的放矢。老师和家长从我做起,给学生树立榜样,从培养学生诚实、爱心、自信心、意志品质等入手,让其融入到班集体乃至学校、社会这个大家庭之中,逐渐改掉其自私、偏执、以自我为中心、暴躁、不尊重他人等不良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