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教学常规月活动反思——浅谈提高教学质量的几点做法

【作者】 毛永海

【机构】 山东省惠民县大年陈镇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教学常规月活动的开展,使我深刻的认识到,新时期教育教学工作面临新的形势、新的任务,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务。通过对常规月文件精神的学习、讨论、反思,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谈一下提高教学质量的几点做法:
  一、打造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是每一个老师不断追求的目标,它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师生完美配合的结晶。
  (一)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充足的课前准备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新课程理念赋予了备课新的内涵和要求。首先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心理特点、思维水平、爱好特长和个性差异,还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理解并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联系学生实际,大胆改造教材,整合学科知识,把教材变成学生乐于探索研究的素材和情境,选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体验成功的快乐。例如,在学习“克、千克、吨的认识”,小学生在生活中接触重量单位比较少,学习的内容也比较抽象,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我在课前准备了一些学生熟悉的物品,花生仁、口香糖、食用盐、洗衣粉等,让学生亲自用手掂一掂,感受重量,帮助学生对重量单位的理解。
  (二)课堂教学是打造高效课堂的主阵地。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的课堂语言要精炼、清晰,具有启发性,能够准确无误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数学是门严密性很强的学科,来不得半点儿含糊。在教学中,教师要准确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例如:在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时,“数位对齐”和“相同数位对齐”这两句话虽然只差两个字,但意思却大不相同,我们不难看到数学教师课堂语言的准确、精炼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其次,浓厚的学习兴趣,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又一关键。“兴趣”是学生各种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求知愿望强烈。教师要以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同时运用各种手段,如形体语言、课件、录音录像,简笔画,故事表演等等,再现教学内容,创设一种富有吸引力的学习情境。
  二、及时做好课堂反思
  课堂反思是教师对自己参与的教学活动的回顾、检验与认识,是对教学的一种反省认知活动,是对自己整堂课的回忆,对自己课堂中得与失的重新思考。数学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掌握数学、发展数学能力的认识活动,也是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实践活动。课后反思,要针对每一节课中,各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处理情况;是否启发了学生提问,学生提问的质量如何;问题是否恰时恰点,学生是否有充分的独立思考机会;是否关注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活动是否高质高效;是否渗透和强调了数学能力的培养;教师语言、行为是否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学生有什么反应;各种练习是否适当等。成功了,总结自己是如何成功,依赖的是什么,下次遇到相类似的问题,还可以用这种方法应对;失败了,思考如何才能成功,通过什么方法可以做得更好?
  三、评价方式多样化,让每一位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
  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以及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抓住难得的契机、抓住每一个学生的闪光之处给予激励评价,让学生得到老师的肯定,获得成功的喜悦,让学生能以更好的学习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有的学生不够自信,上课发言不主动,明明会,却不愿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想法,害怕说错了大家笑话他。课堂上我会注意观察,发现他们有回答问题的想法时,就会让他们起来回答,并借助这样的机会鼓励他们“你的表现很好,以后要勇敢举手,让同学们知道你的想法。”有的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我会选择相对简单的问题留给他们回答,增加他们学习的学习信心,同时鼓励他们“再努力思考一下其他的几个问题,展现出你最好的水平。”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以及每位教师都要努力的方向,讨论和反思,让我们看到了自己的优势也发现了存在的不足。面对新的教育任务,我们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作者简介:姓 名:毛永海,性 别 男,民 族,汉,出生日期:1973年12月4日,籍,贯:山东省惠民县,职 业:教  师,职 称 一级教师,毕业院校:山东省惠民师范(第一学历),作后参加自学考试: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研究方向:小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