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谈小学校长的创新管理

【作者】 占 堆

【机构】 西藏日喀则市萨迦县拉洛乡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根本。学校管理工作的以人为本,就是要以教师为本,实现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相结合,既用严格的规章制度规范来约束人的行为,又坚持以人为中心,以情为主线,尊重教师人格、尊重教师工作、尊重教师合理要求,靠群体的价值认同和凝聚力进行管理。
  一、让教师做学校的主人翁,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首先,选举确立教师代表,落实教师代表大会制度。学校通过民主选举出一定的教师代表,校务公开工作应与教师代表的职权落实有机结合;坚持重大事项向教代会报告的制度。重大事项的处理我们从不搞校长一言堂,要让所有有教师知情,并集中大家的意见形成切实可行的办法,校长只是大家意见的执行者。如学校的财经我们每月定期向全体教师做详细的公开、学校重大建设或者重大开支开全体领导与教师代表会议通过、评职评聘按大家的意见制定制度等。
  其次,根据学校的实际,对学校改革发展和涉及教职工重大利息的事项,可采取阶段性、年度性公开;也可以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公开。在学校内部和外部设置校务公开栏目,按公布范围公布有关项目,接受监督。
  再次,设立意见箱,收集教师、学生、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公布监督电话,畅通联系渠道,利用每周一次的政治学习时间,在全体教师会上及时通报有关情况,以表扬鼓励为主。?
  二、做到知人善任,扬长容短。
  用人,是校长的主要职责,作为一个成熟的校长如何履行好这一职责,我认为除了要有举才之德、容才之量。一个明智的学校领导对每个教师的情况都要有一个比较全面地了解,善于用人。
  1.用人要用其所长。作为校长,要懂得教师中的人才多是专才,用人不能求全责备,不能用一种所长去代替或否定另一种所长。要给确有所长的教师一个能发挥自己所长的空间、时间和身心状态,以确保之所长能形成长远效应。
  2.用人要用其所爱。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作为一个成功的校长,在用人上不能只满足于教师听话和埋头苦干,而要善于注意并发挥其兴趣爱好。比如,让那些有音乐、美术特长的教师,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音乐、美术兴趣小组活动;让那些喜爱教研工作的教师,担任教研组长,负责教研工作等。用人要用其所爱让我深切体会到:让教师投入到自己感兴趣的工作中去,以激励其干劲能功效倍增,并通过这种积极的个体工作效应更能直接影响到群体工作效应的形成。
  三、要善于与教师沟通,注重调适。
  教师是办好学校的基本力量,校长平时要以普通教师的身份置身于教师之中,与教师平等相处。利用课余时间与教师倾心交谈,了解教师的思想、工作、家庭、兴趣,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具体可以从这几方面着手:
  1.尊重教师的心理需求。人的行为是在需求引起的动机支配下,指向一定目标的。在学校管理中,校长应尊重教师合理的心理需求,尽量给予满足。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心理需求,同一个教师在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心理需求,对此,校长要能及时准确地把握。为此,我在工作中,尽可能多地了解每一位教师的知识、能力、爱好、情感、个性特长等方面的特点,满足教师合理的心理需求,有效地发挥教师的创造力。作为教育的管理者,我努力为教师营造和谐的内在环境,主动为教师排忧解难。对教师要真心呵护,诚心关怀,耐心扶助,细心体察,全心依靠,做到思想工作灌注情,物质激励富于情,精神鼓励满含情。
  2.正确评价教师的创造性工作。教师所从事的工作是具有创造性的工作。作为校长,在评价一个教师的工作时,首先要发掘其创造价值,肯定其付出的劳动。对其成绩与经验予以表扬、推广,使教师感到他们的劳动是有价值的,工作是有成效的。教师一旦得到学校和领导的承认,自我实现的需求得到满足,他们就会有更高的理想和重大的抱负,更加积极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
  3.建立校长与教师间的心理协调。校长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重视言传身教;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首先带头做到。规定教师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这样,才能促使学校整个教师队伍令行禁止,形成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
  四、不断创新管理机制,做到与时俱进。
  创新管理机制,实现以人为本,是当代学校管理的最高追求,在学校的管理工作中,应该不断创新机制,与进俱进。
  首先要营造相互尊重的和谐工作环境,实行弹性工作制。建立以团队友谊为重的学校风格和学校文化,使教师觉得工作本身就是一种享受,能在教学工作中大显身手,充分实现自我价值,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当然,学校管理也应避免过分强调自主带来的负面效应,不能一味地放任自流,而应对教师工作的质量进行控制。 
  其次是改革管理制度,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无为而治”,即通过对教师的内在控制来激发其工作热情。管理应做到以下两点:在机构内部建立公平、公开、透明的管理机制,让所有教师在既定的、大家认同的规则面前,公平、公开地竞争;要建立健全有利于人际沟通的制度,提倡管理者与教师之间的双向沟通,靠理解和尊重,靠高尚的人格和互动的心灵建立管理者和教师之间的关系,并通过这种心灵沟通和感情认可的方式,使教师在自觉自愿的情况下主动发挥其潜在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愿意为之献身,尽心尽力为学校工作,为学生服务,古语云“士为知己者死”便是这样的道理。
  第三,形成完善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提高教师的综合待遇时,要侧重工作满足感,因为物质利益是发挥积极性的基本因素,但精神需求是一种更加巨大的推动力,是较物质需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可以持久地起作用。
  第四,为教师提供学习、培训机会。重视教师的个体成长和事业发展无庸讳言,人最关心自己的利益和价值,教师的薪水和生活是有保障的,他们来到组织中的目的,是在争取劳动报酬的同时,寻求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追求高层次的自我超越和自我完善。
  总之,正确理解以人为本的涵义,理解学校工作中以教师为本的工作重心,尊重关怀每名教师,营造团结、和谐、奉献、进取的工作氛围,建立起宽松、高洁、清新、有人情味的校园文化,让学校具有浓重的文化气息,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学校管理以教师为本的最高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