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激发学习兴趣,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
【作者】 田武军
【机构】 贵州省永义九年一贯制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就我国目前的中学教学来说,开设了许多学科,其中物理常常让学生感到头疼,这主要是因为在学生的心理上认为,学习物理存在一定难度,因此不论采取怎样的学习方法,学习成绩就是无法提升。这样也就造成了学生对于初中物理并不感兴趣。所以教师要认识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物理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基于此,本文针对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措施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学习兴趣;物理课堂;高效教学;研究分析
在新课改的影响下,课堂教学开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创新,因此必须要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与质量,构建出高效的物理课堂,帮助学生完善物理结构。对于物理这门学科来说,研究的范围比较广泛,其中从微观中的世界到宏观中的世界,从物体的运动到静止等都与物理知识紧密相关。就初中物理教学来说,可以帮助学生打好学习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教师要以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常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学生只有对一件事物产生兴趣,才会促使学生主动去及进行观察,并实现深入研究与探索。当产生了兴趣以后,学生也就进入到了主动思考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思考与研究,并提出相关的意见与看法。在新课改中,强调了要将课堂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真正的主人。学生只有对学习内容产生出兴趣以后,才会不断思考每一个学习环节,才会积极进行探索,实现学习目标,提高课堂的效果。同时在学生产生出兴趣以后,还会实现知识层面上的扩展与延伸,产生出新奇的想法,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在课堂中,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实验来让学生产生出学习的兴趣。如学生在学习“凸透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凸透镜放在物体面前,让学生进行观察,同时教师还要让学生进行思索,为什么会产生这一现象。这样学生就会发现其中的趣味性,也就可以在愉快的氛围下更好的学习这一内容了。其次是对于这一阶段的学生来说,存在着好奇心强的特点,同时也喜欢自己动手,因此教师要利用好学生的这一心理,创建出有效的教学平台。由于学生才是课堂中的主体,因此教师要保证课堂可以展示学生的优势,并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这样学生也就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参与到实验中去,并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来掌握到物理的本质,在培养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了学习效果[1]。
二、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创建出高效的物理课堂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因此学习兴趣与成绩普遍不高。所以在新课改的影响下,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中错误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上的主角,同时,还要相信学生,充分利用好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成真正的促使学生健康的发展。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会的学习兴趣,还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素养,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学习中去。所以教师可以采用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的方式来学习物理知识,并让学生明确自己在小组中的作用与任务,这样通过长时间的锻炼与学习,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好物理知识的信心,帮助学生明确自身的职责,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与凝聚力[2]。
三、教师要编制好导学案,以此来调动学生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想要构建出高效的物理课堂,教师就必须要保证导学案的科学与有效。且对于导学案来说,编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还可以促使学生理清学习思维,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学习好物理知识。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掌握好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编制好导学案,并保证问题设计的有梯度,在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以后,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掌握学习任务与目标。
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初中物理课堂的改革与创新就是要转变传统教学中教师占据主体的现象,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学习效果。倾听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物理课堂的成效,只有让学生认真倾听,才会在课堂中不断发言与进行思考,这样才能更好的完善自己,促使自身实现长远的发展。也只有让学生认真倾听,学生才会接受不同的见解,提高自身的思维模式,更好的参与到物理学习中去[3]。
结语: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教师只有不断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才会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学习中去。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为学生创建出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这样学生才会喜欢上物理,才会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
参考文献:
[1]朱卫东.开展探究实验教学凸显物理课堂魅力--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探索[J].物理通报,2005,(07):38-40.
[2]萧凌.巧设“活动”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活动单导学模式下物理高效课堂的思考[J].湖南中学物理,2010,(11):747-748.
[3]李佑坝.龙绍赟.自我效能、兴趣水平与学习策略等因素的相关性分析[J].教学研究,2006,(05):24-25.
关键词:学习兴趣;物理课堂;高效教学;研究分析
在新课改的影响下,课堂教学开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创新,因此必须要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与质量,构建出高效的物理课堂,帮助学生完善物理结构。对于物理这门学科来说,研究的范围比较广泛,其中从微观中的世界到宏观中的世界,从物体的运动到静止等都与物理知识紧密相关。就初中物理教学来说,可以帮助学生打好学习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教师要以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常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学生只有对一件事物产生兴趣,才会促使学生主动去及进行观察,并实现深入研究与探索。当产生了兴趣以后,学生也就进入到了主动思考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思考与研究,并提出相关的意见与看法。在新课改中,强调了要将课堂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真正的主人。学生只有对学习内容产生出兴趣以后,才会不断思考每一个学习环节,才会积极进行探索,实现学习目标,提高课堂的效果。同时在学生产生出兴趣以后,还会实现知识层面上的扩展与延伸,产生出新奇的想法,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在课堂中,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实验来让学生产生出学习的兴趣。如学生在学习“凸透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凸透镜放在物体面前,让学生进行观察,同时教师还要让学生进行思索,为什么会产生这一现象。这样学生就会发现其中的趣味性,也就可以在愉快的氛围下更好的学习这一内容了。其次是对于这一阶段的学生来说,存在着好奇心强的特点,同时也喜欢自己动手,因此教师要利用好学生的这一心理,创建出有效的教学平台。由于学生才是课堂中的主体,因此教师要保证课堂可以展示学生的优势,并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这样学生也就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参与到实验中去,并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来掌握到物理的本质,在培养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了学习效果[1]。
二、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创建出高效的物理课堂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因此学习兴趣与成绩普遍不高。所以在新课改的影响下,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中错误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上的主角,同时,还要相信学生,充分利用好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成真正的促使学生健康的发展。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会的学习兴趣,还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素养,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学习中去。所以教师可以采用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的方式来学习物理知识,并让学生明确自己在小组中的作用与任务,这样通过长时间的锻炼与学习,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好物理知识的信心,帮助学生明确自身的职责,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与凝聚力[2]。
三、教师要编制好导学案,以此来调动学生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想要构建出高效的物理课堂,教师就必须要保证导学案的科学与有效。且对于导学案来说,编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还可以促使学生理清学习思维,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学习好物理知识。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掌握好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编制好导学案,并保证问题设计的有梯度,在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以后,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掌握学习任务与目标。
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初中物理课堂的改革与创新就是要转变传统教学中教师占据主体的现象,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学习效果。倾听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物理课堂的成效,只有让学生认真倾听,才会在课堂中不断发言与进行思考,这样才能更好的完善自己,促使自身实现长远的发展。也只有让学生认真倾听,学生才会接受不同的见解,提高自身的思维模式,更好的参与到物理学习中去[3]。
结语: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教师只有不断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才会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学习中去。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为学生创建出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这样学生才会喜欢上物理,才会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
参考文献:
[1]朱卫东.开展探究实验教学凸显物理课堂魅力--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探索[J].物理通报,2005,(07):38-40.
[2]萧凌.巧设“活动”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活动单导学模式下物理高效课堂的思考[J].湖南中学物理,2010,(11):747-748.
[3]李佑坝.龙绍赟.自我效能、兴趣水平与学习策略等因素的相关性分析[J].教学研究,2006,(05):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