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让美丽在笔尖流淌
【作者】 杨海燕
【机构】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36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汉字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象征,凝结着我们祖先的风骨和智慧。鲁迅先生曾说过汉字有“三美”: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而汉字之形美,正绽放在文字的书写之上。教师,是发扬汉字之形美的载体,应如何让美永远在学生笔尖上、心田上绽放呢?本文着重从“激发浓厚兴趣,是学生写好字的关键”,“规范书写指导,是学生写好字的重点”,“温馨多样评价,是学生写好字的保证”三方面展开具体阐述,以努力让文字之美永远绽放。
关键词:兴趣 书写 评价
汉字中积淀了中华民族的睿智、中华民族的文化、中华民族的精神。教孩子写汉字,就是让他们去体验民族的文化,民族的思想、感情。坚持写字,就能让学生体悟到中华文化,感受到作为一个中国人值得骄傲与自豪,从而工工整整写字,方方正正做人。那么,如何以最肯定、最优美的线条,在这片空白之上勾勒出最新最美的图画,于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为此,在思索中实践,在实践中探究,想就切身体会谈自己几点认识和做法:
一、发现美——多种渠道,激发兴趣
罗丹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学习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兴趣”的支配,凡是他们喜爱学的,学习的持久性就相对较长,效果也相对较好。写字是一种枯燥的学习,要使学生乐于写字,老师就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于是我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激发他们的兴趣。
1、欣赏名家作品,激发学生兴趣
中国汉字字型优美、稳定,笔画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结构疏密得当、错落有致,严谨而又富于变化,其每一笔,每一画都深具美感,可以说,汉字就是美的化身。鲁迅先生也曾这么自豪地说:“我国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为此,从学生第一节写字课开始,我就十分重视发掘汉字本身美的因素,我通过多媒体欣赏名家字画创设优美的育人环境,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引导学生欣赏精美的范作与范字,培养学生对汉字意美、音美、形美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学写字的欲望。
(1)故事激趣
小学生爱听故事,以故事激趣是个好办法。自古至今有许多书法家练字的轶事趣闻,如:王羲之从小勤学苦练书法,终于成为杰出书法家的故事;唐代书法家欧阳询看到两晋古碑,在碑前观摩了三天才离开的故事……在写字教学中,注意穿插讲述这些给人启迪的故事,对学生无疑能励志、激趣。
(2)竞赛激趣
经常开展写字竞赛,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练字的积极性。但在写字竞赛中值得一提的是:教师的评价要注意因人而异。我是采用分类评比法:即按写字质量的好坏,把学生分成三类(优、良、一般),同类的学生写字水平接近,让他们和自己同类的伙伴开展竞赛,看谁写得又快又好,发奖给以鼓励。
(3)榜样激励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来自学生中的榜样是最有说服力的。因此,不断在学生中树立榜样,是激励的重要手段。每次作业批阅后,我会挑选一些好的作业供大家学习,并让这些同学说说自己是怎样写好字的。此外,在学校和班级的宣传栏展览出一部分学生的优秀书法作品,使这些同学成为大家的学习榜样。长此以往,其他学生就能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鞭策自己更加努力练字了。
二、体验美——练好书写,夯实基础
学生写字技能的提高,仅仅有兴趣和爱好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经过持之以恒的练习,并注意讲究练习的方法和策略。因此,一年级起步阶段,教师就要详细指导写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要求每一个字,每一个笔画一横,一竖,一撇、一捺……教师都要笔笔指导到位。此时,注意讲究练习的方法和策略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活用“三巧”,抓书写练习
一是“巧用眼练字”。学生要从整体上观察字的结构,体会其姿态韵味,即字的高低、宽窄、斜正等,从局部观察笔画、位置、长短、角度变化等,在头脑中形成轮廓印象后,再下笔。
二是“巧用手临字”。从摹仿开始,手握笔要稳,强调对格临写落笔的位置要找准,行笔中,要练手的“轻、重”。
三是“巧用心总结”。教会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如教“看”,第一笔撇写得要平,不能太斜,然后总结出“乘舌重”等凡是撇下有横时,撇应平而短。这样,教师精教一点,学生能悟出一片,写字教学的课堂效率也就提高了。
2.巧用“三合”,抓书写练习
一是课内练与课外练结合。课内教师要选择精当的字例,讲要点、难点,引导学生悟规律,让学生懂得运笔方法和写字规律,课后鼓励学生每天练习10分钟,字不要过多,要认真练习,持之以恒。
二是专门练习与平时作业结合。就是要让学生懂得“提笔就是练字时”。学生写作业时也要同样严格要求。
三是学和用结合。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写字技巧,字写得端正美观后,教师就应创造一切机会给学生展现的机会。班级的黑板报、墙报、班级活动标题的书写等,放手交给学生去做,让他们学以致用。
三、创造美——多元评价,提高写字能力
评字是写字指导的延续和提高。恰到好处的评价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浓厚兴趣的激发都起到强有力的推进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探索评价方法,势在必行。
1、善于发现,及时鼓励
教师一句赞扬的话语、一个肯定的眼神,或是一个点头、一个微笑,都会带给学生巨大的动力。我们的目的不是要把学生个个都培育成大书法家,而只在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书写欲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所以,在与学生交流时,教师不妨把要求放低一点,多找闪光点,多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只要有一点进步,哪怕是一个笔画,一个字,一次作业,都要大力表扬。
2、形式多样,提高能力
评价的形式要多种多样。我们可以尝试学生自评、互评及教师点评相结合的办法。
(1)自我评价
这一环节就是学生在写字过程中对自己的劳动成果进行评价。首先,教师可给学生提供评价的标准,再(下转第68页)(上接第81页)引导学生自评。然后,再指名一部分学生站起来反馈自己书写的优缺点。这样,学生在自评中学会了认真审视自己的学习成果,在反思中培养了对汉字的审美能力;在反思中学会了赞赏自己,培养了自信心;在反思中也初步意识到自己存在着不足。并且,他们在自我评价中不时感受到了成功的愉悦:“我也能评自己的字!”
(2)互相评议
学生已经学会了自评,教师可组织、鼓励学生互相评议。可同桌互评,也可全班对某位同学的作业进行评议。在互评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对照自己的书写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学习借鉴,以便改进。通过互评不仅能扬长避短,提高写字水平,还能训练口语交际能力、观察分析能力,也能使他们正确全面的看待人和事物。
(3)教师点评
每位孩子都有“向师性”,在他们的心里,只有老师对自己的评价才是最至高无上的。所以,教师的点评往往起到关键作用。很多低段的学生写字时总会问:“老师您看我写的字漂亮吗?”这就要求教师的点评要恰当准确,要善于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多给予表扬鼓励,让他们感觉到成功的喜悦。对书法成绩优秀的学生,有时需要“精彩极了”,有时也需要“糟糕透了”,双管齐下,方能扬蹄千里。
我国的书法艺术是东方的明珠瑰宝,它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它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它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它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规范字正是这种美的体现。每位教师都应重视它,“让汉字书写成为每个人的需要,让汉字书写成为每一天的需要,让汉字书写成为每一处的需要”对学生严格要求,科学指导。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孩子们会让我们看到遒劲飘逸的规范字。让文字之美永远绽放在学生的笔尖上、心田上。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汉字是美丽的写字是快乐的》语文新视界网
关键词:兴趣 书写 评价
汉字中积淀了中华民族的睿智、中华民族的文化、中华民族的精神。教孩子写汉字,就是让他们去体验民族的文化,民族的思想、感情。坚持写字,就能让学生体悟到中华文化,感受到作为一个中国人值得骄傲与自豪,从而工工整整写字,方方正正做人。那么,如何以最肯定、最优美的线条,在这片空白之上勾勒出最新最美的图画,于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为此,在思索中实践,在实践中探究,想就切身体会谈自己几点认识和做法:
一、发现美——多种渠道,激发兴趣
罗丹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学习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兴趣”的支配,凡是他们喜爱学的,学习的持久性就相对较长,效果也相对较好。写字是一种枯燥的学习,要使学生乐于写字,老师就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于是我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激发他们的兴趣。
1、欣赏名家作品,激发学生兴趣
中国汉字字型优美、稳定,笔画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结构疏密得当、错落有致,严谨而又富于变化,其每一笔,每一画都深具美感,可以说,汉字就是美的化身。鲁迅先生也曾这么自豪地说:“我国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为此,从学生第一节写字课开始,我就十分重视发掘汉字本身美的因素,我通过多媒体欣赏名家字画创设优美的育人环境,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引导学生欣赏精美的范作与范字,培养学生对汉字意美、音美、形美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学写字的欲望。
(1)故事激趣
小学生爱听故事,以故事激趣是个好办法。自古至今有许多书法家练字的轶事趣闻,如:王羲之从小勤学苦练书法,终于成为杰出书法家的故事;唐代书法家欧阳询看到两晋古碑,在碑前观摩了三天才离开的故事……在写字教学中,注意穿插讲述这些给人启迪的故事,对学生无疑能励志、激趣。
(2)竞赛激趣
经常开展写字竞赛,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练字的积极性。但在写字竞赛中值得一提的是:教师的评价要注意因人而异。我是采用分类评比法:即按写字质量的好坏,把学生分成三类(优、良、一般),同类的学生写字水平接近,让他们和自己同类的伙伴开展竞赛,看谁写得又快又好,发奖给以鼓励。
(3)榜样激励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来自学生中的榜样是最有说服力的。因此,不断在学生中树立榜样,是激励的重要手段。每次作业批阅后,我会挑选一些好的作业供大家学习,并让这些同学说说自己是怎样写好字的。此外,在学校和班级的宣传栏展览出一部分学生的优秀书法作品,使这些同学成为大家的学习榜样。长此以往,其他学生就能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鞭策自己更加努力练字了。
二、体验美——练好书写,夯实基础
学生写字技能的提高,仅仅有兴趣和爱好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经过持之以恒的练习,并注意讲究练习的方法和策略。因此,一年级起步阶段,教师就要详细指导写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要求每一个字,每一个笔画一横,一竖,一撇、一捺……教师都要笔笔指导到位。此时,注意讲究练习的方法和策略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活用“三巧”,抓书写练习
一是“巧用眼练字”。学生要从整体上观察字的结构,体会其姿态韵味,即字的高低、宽窄、斜正等,从局部观察笔画、位置、长短、角度变化等,在头脑中形成轮廓印象后,再下笔。
二是“巧用手临字”。从摹仿开始,手握笔要稳,强调对格临写落笔的位置要找准,行笔中,要练手的“轻、重”。
三是“巧用心总结”。教会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如教“看”,第一笔撇写得要平,不能太斜,然后总结出“乘舌重”等凡是撇下有横时,撇应平而短。这样,教师精教一点,学生能悟出一片,写字教学的课堂效率也就提高了。
2.巧用“三合”,抓书写练习
一是课内练与课外练结合。课内教师要选择精当的字例,讲要点、难点,引导学生悟规律,让学生懂得运笔方法和写字规律,课后鼓励学生每天练习10分钟,字不要过多,要认真练习,持之以恒。
二是专门练习与平时作业结合。就是要让学生懂得“提笔就是练字时”。学生写作业时也要同样严格要求。
三是学和用结合。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写字技巧,字写得端正美观后,教师就应创造一切机会给学生展现的机会。班级的黑板报、墙报、班级活动标题的书写等,放手交给学生去做,让他们学以致用。
三、创造美——多元评价,提高写字能力
评字是写字指导的延续和提高。恰到好处的评价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浓厚兴趣的激发都起到强有力的推进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探索评价方法,势在必行。
1、善于发现,及时鼓励
教师一句赞扬的话语、一个肯定的眼神,或是一个点头、一个微笑,都会带给学生巨大的动力。我们的目的不是要把学生个个都培育成大书法家,而只在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书写欲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所以,在与学生交流时,教师不妨把要求放低一点,多找闪光点,多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只要有一点进步,哪怕是一个笔画,一个字,一次作业,都要大力表扬。
2、形式多样,提高能力
评价的形式要多种多样。我们可以尝试学生自评、互评及教师点评相结合的办法。
(1)自我评价
这一环节就是学生在写字过程中对自己的劳动成果进行评价。首先,教师可给学生提供评价的标准,再(下转第68页)(上接第81页)引导学生自评。然后,再指名一部分学生站起来反馈自己书写的优缺点。这样,学生在自评中学会了认真审视自己的学习成果,在反思中培养了对汉字的审美能力;在反思中学会了赞赏自己,培养了自信心;在反思中也初步意识到自己存在着不足。并且,他们在自我评价中不时感受到了成功的愉悦:“我也能评自己的字!”
(2)互相评议
学生已经学会了自评,教师可组织、鼓励学生互相评议。可同桌互评,也可全班对某位同学的作业进行评议。在互评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对照自己的书写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学习借鉴,以便改进。通过互评不仅能扬长避短,提高写字水平,还能训练口语交际能力、观察分析能力,也能使他们正确全面的看待人和事物。
(3)教师点评
每位孩子都有“向师性”,在他们的心里,只有老师对自己的评价才是最至高无上的。所以,教师的点评往往起到关键作用。很多低段的学生写字时总会问:“老师您看我写的字漂亮吗?”这就要求教师的点评要恰当准确,要善于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多给予表扬鼓励,让他们感觉到成功的喜悦。对书法成绩优秀的学生,有时需要“精彩极了”,有时也需要“糟糕透了”,双管齐下,方能扬蹄千里。
我国的书法艺术是东方的明珠瑰宝,它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它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它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它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规范字正是这种美的体现。每位教师都应重视它,“让汉字书写成为每个人的需要,让汉字书写成为每一天的需要,让汉字书写成为每一处的需要”对学生严格要求,科学指导。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孩子们会让我们看到遒劲飘逸的规范字。让文字之美永远绽放在学生的笔尖上、心田上。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汉字是美丽的写字是快乐的》语文新视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