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中专学校服装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策略分析

【作者】 王 婧

【机构】 山东省昌乐劳动技工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一、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开设服装设计专业的院校多采用传统的分班授课、分段授课的教学模式〔1〕,各门课程各自为政,尤其像服装工艺这样一门集款式设计、版型制图、缝制工艺构成为一体的专业主干实验课程要由服装设计、服装基础制图、服装成衣制版、服装缝制工艺四门课程分别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看似科目清楚,分工明确,实质上由于缺乏把各科知识衔接起来的环节,造成教学重点不突出,教学时数比例不当,导致学生掌握的知识零散、单一、不能快速有效地形成一个相互贯通的知识体系。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今服饰公司对复合型服装设计人才培养的需要。其次,服装设计作为一门日新月异始终处于社会时尚前沿的一门学科,服装专业的实验教学需要有比其它专业教学更为直观、形象、生动的创新精神。然而我们目前的教学却是片面地遵循教学大纲固定的模式内容,按大纲指示的内容进行实验操作,这样一来综合性实验与设计性实验较少容易让学生画地为牢缺乏创新、分析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教学方法改革对策
  (一)协作教学
  高校的服装设计专业课程具有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特点,一件完美的服装作品从设计构思到成品出炉,内在地蕴含着服装设计、服装材料、服装结构、服装工艺等课程的综合知识,这靠单科教师教学难以完成,在课程设置方面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协作教学。〔2〕将各门专业课横向交叉渗透,紧密结合,把分散的专业知识通过协作教学连成线,使学生融会贯通地学习课程内容。例如,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许多学生由于缺乏对服装构成及工艺制作合理性的了解凭空想象出许多艺术与创意性极高的服装设计款式图,这样的设计虽然达到了艺术要求却通不过技术构成关而无法成为成品。这就需要我们服装设计课教师不仅要研究款式造型的美感形式和它的时尚性与创意性而且要与版型课、工艺课的教师共同研究其版型与工艺制作的合理性。服装版型课的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讲授人体与服装的结构关系,而且要与制图课、版型课的教师一同深入分析人体各部位不同的活动机能在服装制图中所传达出的款式造型以及服装舒适、合体度的差异;服装工艺课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如何掌握基本的缝制技术把衣片按步骤缝制在一起,而且要与设计、版型、材料课的教师共同研究怎样针对不同样式、不同构成、不同材质来设计与其匹配的缝制工艺技术。教师在协作教学中一方面可以注重培养学生对服饰美及前卫时尚的敏锐感受力,多激励学生参加各种专业设计大赛,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艺术修养,使其具有与时俱进的时尚设计意识与理念。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对服装整体结构的认识,立足于学习服装构成、工艺技术方面表现出来的美,用良好的美感形式体现服装的功能价值,以得体的穿着效果展示高品位的内涵,树立正确的设计意识与理念。
  (二)项目课程教学
  学生在就职过程中体会最深的就是服装艺术专业培养模式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服装艺术专业培养模式大多定位太多过于强调艺术,这对于个人创办工作室而言是合适的。但对于如今正在为成为国际性的品牌而努力和处在品牌发展更上一层楼阶段的国内服装企业而言,服装设计与工艺、服装陈列、品牌运作、品牌营销等方面的复合性高级人才是企业所需,服装作为游走于艺术与商业之间的行业,商业的思维方式与运作模式对人才的要求,需要高校的人才培养不仅仅定位为艺、工结合,更需要加入商业思考,加强商业实践,增加市场方面的相关课程,增强学生的商业意识。我们在服装工艺实验课中应注重加强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具体来说就是将服装专业实验课的教学环节以模拟常规服装企业的运转机制进行,指导教师在此环节中转换角色充当部门经理的角色,而学生所划分的各个团组则按照产业链从市场到生产到营销各个环节组合分别充当设计技术主力。服装工艺、服装CAD实验课的实验项目的确立可在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和范围内,与企业结合实际项目进行设计。首先项目课题确立后由各专业课教师牵头讲解并示范课题实例的设计、制图与制版以及制作理论等。通过专业教师直接示范将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形象直观的表现出来,确保学生能人人掌握从概念确立、创意构思、材质选用、版型打样、缝制工艺等一系列流程,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效仿服装公司团队式的研发模式进行教学。例如全班30人可将学生划分成团队进行授课,分成6个团队每队5人协作完成5款不同样式的服装实体设计。每个团队在教师的辅导下先共同讨论和设计这5款服装的款式设计目的、创意、配色、、材质选配、裁剪方法、工艺构成、营销手段等再分别进入实践操作。〔3〕在实践过程中大家需相互研讨各自款式的难易度亲自体验,发现问题并着手解决问题。这一环节为学生营造一个突出自我,学会独立思索与创新的环境。运用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使学生熟练掌握该实验项目的创作技能和综合知识的运用,而且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意识,培养他们进入社会所需要的自学、创新能力、合作意识及团队精神。
  通过以上教学改革我们不难看出这样的教改既能构建一个平等互助的教师协作群体,又能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独立性、协作性和创造性,改变学生的单项思维习惯,培养学生对实验项目课题从设计方案到成品全过程的整体把握能力,提高团队合作能力,更尤为可贵的是将学生毕业后参加社会工作时所面临的磨合期提前在学校来完成,这样做能使学生在毕业时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为大多数企业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