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工艺美术教学

【作者】 薛廷阳

【机构】 甘肃省靖远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工艺美术教学,是培养广告、装饰、平面设计等相关产业一线岗位所需求的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动手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的摇篮。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日益提高和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及观念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关键词:中职学校 工艺美术教学 思考
  中职美术专业教育必须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教育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要求,全面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的思想为指导,以党的现行教育方针和各项原则为依据,以加强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教育为基础,突出能力培养,以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培养为主线、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为重点、以强化艺术设计、制作、管理为支柱、以加强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性教学基地建设、实验室建设为保证,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和专业教育规律,突出“面向基层、面向生产一线”,着眼于基层。中职美术专业学生毕业以后有小部分成绩优异的可以考入美术院校继续深造,而大部分学生将走上社会就业。现在社会上多数广告装潢公司是私人企业,那么他们的要求就是上岗就能用,能为公司创造财富,所以中职学校学生制作能力是关键,良好的创作意识加上熟练的制作技巧才能在这个行业立足、发展。
  由于我国中职学校的传统工艺美术教学中存在诸多的不足,致使教师在教学中对设计观念的变革,对现行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影响,并没有作深入而系统的研究与探讨,从而也严重地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 
  首先在我国开办工艺美术专业的中职院校中,工艺美术教育相对与其他美术专业学科发展较为缓慢,特别是综合类中职院校中的工艺美术教学发展得更加缓慢。中职院校工艺美术专业的学生一般都生活在校园环境内,生活往往是单一的两点一线往返于教室与宿舍之间,客观条件的限制使多数学生对学校周边以及所在的地方区域人们的生活状况及其文化背景的了解并不多。倘若工艺美术教学能让学生提高动手能力,加强使用锯子、钉锤、铁丝等工具的经验,领会到从身边学起、从生活学起,充分利用周边的资源学习传统工艺,实地观察、学习,则有利于学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和人群生存状况产生真实感情,从而激发艺术创作灵感,使艺术作品得到升华。
  其次中职院校的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知能力较差,但对新生事物往往充满好奇,具有爱动手的特点。在施教过程中,教师要坚持兴趣教学,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教学相长,互教互学,摒弃灌输注入方式,采用项目教学、模块教学、任务式教学的方法,把工厂搬进教室,把学生领进工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他们熟悉工作环境,促使他们树立良好的职业思想。
  再加上中职院校工艺美术室设备设施基本存在数量不足的问题,授课时往往不能满足一个班的学生同时进行操作。由于实验室设备数量不足,学生把宝贵的时间花费在等待上,使得本来就不多的操作设备的机会进一步减少。为了增加学生动手制作机会,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为工艺美术实验室配备充足的设备设施是很有必要的。
  因此,针对实际教学每一位中职学校工艺美术教育工作者应该考虑当前工艺美术教学改革的方向。
  一是课程结构的调整 中职工艺美术教育是培养实用型、应用型的中等专业人才,其实践性与技能性比较强,因此在新的课程结构中,应以实用、应用为原则,以电脑美术课为中心,以专业基础课作支撑,以创意策划课为核心的课程群。
  二是课程内容的调整 科学合理地调整课程内容,做到学为所用,这就要求我们,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教育教学的内容环节紧紧围绕市场的要求展开,教学内容满足一线工作环境的要求,构建衔接、融合、沟通的课程新体系。教学内容的调整主要是对保留的部分专业课进行。 
  三是教学方法的调整 教学方法改革多年来,中专工艺美术专业所沿用的传统教学模式一直是教师讲、学生听。这已经不适应新的形势的需要,因而有必要改革教学方法。教改要改革所有课程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应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特点,采取多种多样的授课方式。课堂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把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同时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只有遵循教学规律,才能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只有创新教学,才能实现教育目标,中等职业工艺美术教学改革是符合我国现阶段教育改革的趋势,有利于推动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素质教育是我们所必须遵循的教育方向。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工艺美术教育与素质教育密切相关。工艺美术教育课对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工艺美术教育的这种重要作用,就要求我们广大教育者要把握好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和重点,切实发挥好,工艺美术教育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作用。为此教师还应创新中职工艺美术教育,利用各种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1.客观评价学生的创造性 
  学生的创作一般表现为偶发性,兴趣所致,突发奇想,但瞬时即变,待到动手操作时,可能又改变了想法,其作品的创作完成,往往还需要教师的启发和引导。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他们的习作不可能完美和成熟。因此,对学生的创造水平要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不能对他们要求过高,不能对他们的作品完全责备。在教育实践中,应多给予鼓励和表彰,因材施教,尽量让学习主体独立思考,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培养学生的开放思维 
  开放性思维是一种无规则、无限制、无定向的思维,具有灵活性、流畅性、多变性、新颖性和相对性等特点。而学生开放性思维,又离不开想象力,因为想象力是开放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丰富主体的想象力。许多教学目标的达成,必须通过引导学生开放思维,启迪学生的创造想象才可实现 
  3.丰富课外实践活动 
  工艺美术教学,仅靠课内是不够的,还必须借助课外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学习主体增加信息,积累经验,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基础。 
  总之,中职学校的工艺美术教学不仅能让学生学习到传统工艺美术一些基本技法与工艺工序,还能为学生的艺术生涯打下基础,对学生日后创造性的学习工艺美术知识与技能产生很大的帮助。我们要确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办学方针,专业课程、文化课程要服务于技术能力的提高,通过课程的优化设置,用最短的时间,完成理论与实践的相互推动,努力培养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过硬的岗位能力,创造一定社会价值的金蓝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