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战士学员继续教育的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作者】 赵伟舟 王惠珍 张 辉 景慧丽
【机构】 (第二炮兵工程大学科学学院,西安)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军校对战士学员的继续教育是改善我军队伍知识结构,提高战士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在分析战士学员特点的基础上,针对军校实施战士学员继续教育的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处理。
关键词:军校; 战士学员;继续教育
Abstract: Soldier cadets’ continuing education is one of important means for improving the knowledge structure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our army. Based on the characterstics of soldier cadets, some problems on continuing education are analyzed and some countermeasures are given in this paper.
Keywords: Military college; Soldier cadet; Continuing education
继续教育作为成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在国际教育界受到了高度重视。所谓继续教育,通常是指已经接受过专业(职业)教育的人,为弥补自身某专业(职业)领域中知识、技能的不足或新增补充和加深知识的需要,为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创新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而继续实施的一种教育活动。战士学员的继续教育是指具有一定操作技能的战士或士官接受军校教育的一种活动。这些学员具有“源于部队,服务于部队”的特点,真正了解部队的实际需求,在加强军队质量建设、实现科技强军目标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军校在实施战士学员的继续教育过程中,由于仅关注专业需求而忽略个体特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战士学员的综合能力培养。本文主要结合战士学员的特点以及继续教育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对策方面的研究。
一、战士学员的定义
通常所说的战士学员,主要是指通过部队高考录取的、能够进入军校接受学习的学员。这里所说的战士学员,从人员组成上讲,可以是通过部队高考录取的入伍战士,也可以是从地方高校应征入伍的大学生,甚至包括从士官中通过技能考核录取的优秀士官。总之,这里针对战士学员继续教育问题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包括来自基层部队的所有接受军校教育的士兵。在军校继续教育期间,这类学员统称战士学员。
二、战士学员的特点
战士学员通常来自于基层部队,由部队机关以考核的方式产生。战士学员不同于地方高考入伍的毕业生(下称生长干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身体素质
战士学员在进入军校学习前,通常经历了几年的部队生活,尤其是在训练方面,多数学员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因此进入军校后,从纪律养成、作风养成方面能快速适应军校生活,对学校内部的军事化管理能从心理上欣然接受,良好的身体素质又为不同于部队的军校课程学习提供了保证,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训练和学习导致的时间冲突。
(2)知识结构
战士学员通常是从入伍1-2年的战士或士官中遴选产生的,这些战士学员在入伍前具有不同的知识基础,有些学员可能大学毕业应征入伍,有些学员可能还没有毕业,而有些学员甚至高中未毕业,极个别学员可能没有就读高中。以我校近三年某专业的战士学员为例,其入伍前的接受教育情况如表1所示。另一方面,不少学员在几年的部队生活中,很少接触理论课程(例如数学、英语等),因此在入伍前的知识遗忘非常严重,因此进入军校后,其不同的知识结构、知识基础等问题就暴露地异常明显。
表12013-2015年战士学员的接受教育情况统计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随着全社会对教育的日渐重视,战士学员在入伍前的接受教育情况逐年改善。
(3)操作技能
战士学员在录取之前,其在服役期间一般是表现优异,分数达标、政审和体检合格。这些学员通过几年的部队锻炼,除了前面分析的具有良好身体素质,更重要的是在自身岗位,对各种型号的武器装备熟知操作规程,具有较为扎实的操作能力。但是,客观上由于部队信息化建设的需要,战士学员已逐渐表现出与信息化作战要求的不适应,同时对新型武器装备常因自身的知识结构、知识基础所限,不能熟练掌握其性能,这也是对战士学员进行继续教育的根本原因。
三、战士继续教育的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校对战士学员实施继续教育活动已有多年,从战士学员个体讲,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战士的知识结构,从部队建设全局讲,在一定程度上为基层部队培养了文化素质和军事素质过硬的人才。但是从实施教育的机构角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限制了战士继续教育的有效实施。
(1)继续教育的对象普及不够
尽管军校对战士的继续教育已实施了好几年,但这种继续教育的普及还不够广泛。一方面,部队建设需要大量的、各方面的军事人才,但每年在教育对象上,始终以优秀士兵或少数技术骨干为主,绝大多数战士接受军校教育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即使是在技术部队,也只能由关键岗位的技术骨干,每年也只能由极个别的同志接受军校的继续教育。表面上是缺少继续教育的机会,实际上则失去了专业领域知识的更新、拓宽机会。因此应当在部队战备力量保证常规运作的前提下,让足够多的战士能有机会接受继续教育,使得当兵进连队不仅是身体素质的训练、作风纪律的养成,更是专业知识的再学习、操作技能的再熟练。
(2)继续教育的专业设置较少
部队建设尤其是稀缺专业和关键岗位需要大量具有专业知识、高素质的军事人才。以我校为例,近五年来,每年仅有70余名战士学员就读于仅有的两个专业。每年另有100余名战士被分配至其它专业,这些专业都是长期设置的老牌专业。即使部队建设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但新兴专业和真正符合部队需求的专业非常少。因此,军校在实施继续教育这一活动时,应积极对基层部队进行考察调研,根据稀缺专业和关键岗位设置相应的专业,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
(3)继续教育的组织管理不科学
经过近几年的继续教育培训实践,学校机关拟定的培养计划获得了一定效果。但是从战士学员在教学中反映的问题可以看出,这些培养计划在某种程度上不能切实符合战士学员的特点。这是因为,学校机关在拟定继续教育的任务和计划时,仅仅关注了学校全局范围的建设目标,而忽略了教育对象的个体,因此给教育的具体实施者带来诸多困难。例如,要求战士学员与生长干部学员同时进行大量的军事训练,正如前面所述,战士学员已接受了两年的部队生活锻炼,完全可以在军校的继续教育过程中,减少相应的军事训练时间,从而弥补其知识学习。再如,将部分战士学员编入生长干部学员所处的专业中接受教育,教员在具体开展教学活动时,常由于战士学员的知识基础,影响了专业整体的教学效果。又如,按照生长干部的达标要求,对战士学员同样要求某些课程(例如通过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学习目标,致使不少战士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了巨大压力,严重影响了这些学员心智方面的健康发展。因此,对接受继续教育的战士学员,在组织管理上应当切实符合学员实际,适当减少学员的日常训练时间,使其将更多的时间投入知识学习。按照学员的知识基础,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计划,而不是以考核作为学习的驱动力,否则也就失去了考核的本身意义。
(4)继续教育的教学形式不灵活
正是由于机关对战士学员的培养计划、考核要求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导致了教员只能按照传统方式进行施教。战士学员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基础,使得继续教育的具体形式缺乏灵活性。学员对教学形式缺乏兴趣,也就逐渐丧失了获取知识的兴趣。可以说,当前战士学员的继续教育,由于没有真正立足部队建设的实战操作需要,反而在抽象、枯燥的理论教学中削弱了战士学员本身具有的动手能力。因此,针对战士学员的继续教育,应当充分考虑学员的知识储备情况,抛开严格的考核方式和较高的考核标准,鼓励教员采用研讨式、情境式等教学法,从学员兴趣出发搜集与专业、课程有关的实际问题组织教学。考虑到战士学员的知识基础,教学形式应更多地是从理论教学逐步转变为实践教学,使其不为抽象理论所累,能熟练应用所学知识即可。灵活的教学方式,能使学员在轻松的授课氛围中获取知识,这才是真正实现继续教育的目标。
四、结论
军校要实现战士学员的人才培养,其继续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这几年的实践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也必将暴露出一些新的问题。有效开展战士学员的继续教育,不断与时俱进,充分了解部队所需,充分结合战士学员特点,制定切实可靠、可行的教育计划,创新符合战士学员的教学法,不以考核作为学习的驱动方式,而以培养兴趣激发学员的知识获取意识。唯有这样,才能有效开展战士学员的继续教育,有利于军事人才的继续教育系统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从而为军队建设培养大批合格的军事人才。
参考文献:
[1]关宏,丁刚,邵炜.军队继续教育发展策略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08.06.
[2]张齐.中国军队干部继续教育发展研究[J].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05.
[3]陈龙根.新世纪中国成人高等教育[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8.
[4]孙一兵.继续教育的产生及在我国的形成[J].北京党史研究,1997.04.
[5]孙培健.战士学员管理模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11.
[6]张远军,纪建强.军校战士学员培养的约束性因素及路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3.10.
关键词:军校; 战士学员;继续教育
Abstract: Soldier cadets’ continuing education is one of important means for improving the knowledge structure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our army. Based on the characterstics of soldier cadets, some problems on continuing education are analyzed and some countermeasures are given in this paper.
Keywords: Military college; Soldier cadet; Continuing education
继续教育作为成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在国际教育界受到了高度重视。所谓继续教育,通常是指已经接受过专业(职业)教育的人,为弥补自身某专业(职业)领域中知识、技能的不足或新增补充和加深知识的需要,为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创新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而继续实施的一种教育活动。战士学员的继续教育是指具有一定操作技能的战士或士官接受军校教育的一种活动。这些学员具有“源于部队,服务于部队”的特点,真正了解部队的实际需求,在加强军队质量建设、实现科技强军目标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军校在实施战士学员的继续教育过程中,由于仅关注专业需求而忽略个体特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战士学员的综合能力培养。本文主要结合战士学员的特点以及继续教育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对策方面的研究。
一、战士学员的定义
通常所说的战士学员,主要是指通过部队高考录取的、能够进入军校接受学习的学员。这里所说的战士学员,从人员组成上讲,可以是通过部队高考录取的入伍战士,也可以是从地方高校应征入伍的大学生,甚至包括从士官中通过技能考核录取的优秀士官。总之,这里针对战士学员继续教育问题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包括来自基层部队的所有接受军校教育的士兵。在军校继续教育期间,这类学员统称战士学员。
二、战士学员的特点
战士学员通常来自于基层部队,由部队机关以考核的方式产生。战士学员不同于地方高考入伍的毕业生(下称生长干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身体素质
战士学员在进入军校学习前,通常经历了几年的部队生活,尤其是在训练方面,多数学员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因此进入军校后,从纪律养成、作风养成方面能快速适应军校生活,对学校内部的军事化管理能从心理上欣然接受,良好的身体素质又为不同于部队的军校课程学习提供了保证,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训练和学习导致的时间冲突。
(2)知识结构
战士学员通常是从入伍1-2年的战士或士官中遴选产生的,这些战士学员在入伍前具有不同的知识基础,有些学员可能大学毕业应征入伍,有些学员可能还没有毕业,而有些学员甚至高中未毕业,极个别学员可能没有就读高中。以我校近三年某专业的战士学员为例,其入伍前的接受教育情况如表1所示。另一方面,不少学员在几年的部队生活中,很少接触理论课程(例如数学、英语等),因此在入伍前的知识遗忘非常严重,因此进入军校后,其不同的知识结构、知识基础等问题就暴露地异常明显。
表12013-2015年战士学员的接受教育情况统计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随着全社会对教育的日渐重视,战士学员在入伍前的接受教育情况逐年改善。
(3)操作技能
战士学员在录取之前,其在服役期间一般是表现优异,分数达标、政审和体检合格。这些学员通过几年的部队锻炼,除了前面分析的具有良好身体素质,更重要的是在自身岗位,对各种型号的武器装备熟知操作规程,具有较为扎实的操作能力。但是,客观上由于部队信息化建设的需要,战士学员已逐渐表现出与信息化作战要求的不适应,同时对新型武器装备常因自身的知识结构、知识基础所限,不能熟练掌握其性能,这也是对战士学员进行继续教育的根本原因。
三、战士继续教育的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校对战士学员实施继续教育活动已有多年,从战士学员个体讲,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战士的知识结构,从部队建设全局讲,在一定程度上为基层部队培养了文化素质和军事素质过硬的人才。但是从实施教育的机构角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限制了战士继续教育的有效实施。
(1)继续教育的对象普及不够
尽管军校对战士的继续教育已实施了好几年,但这种继续教育的普及还不够广泛。一方面,部队建设需要大量的、各方面的军事人才,但每年在教育对象上,始终以优秀士兵或少数技术骨干为主,绝大多数战士接受军校教育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即使是在技术部队,也只能由关键岗位的技术骨干,每年也只能由极个别的同志接受军校的继续教育。表面上是缺少继续教育的机会,实际上则失去了专业领域知识的更新、拓宽机会。因此应当在部队战备力量保证常规运作的前提下,让足够多的战士能有机会接受继续教育,使得当兵进连队不仅是身体素质的训练、作风纪律的养成,更是专业知识的再学习、操作技能的再熟练。
(2)继续教育的专业设置较少
部队建设尤其是稀缺专业和关键岗位需要大量具有专业知识、高素质的军事人才。以我校为例,近五年来,每年仅有70余名战士学员就读于仅有的两个专业。每年另有100余名战士被分配至其它专业,这些专业都是长期设置的老牌专业。即使部队建设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但新兴专业和真正符合部队需求的专业非常少。因此,军校在实施继续教育这一活动时,应积极对基层部队进行考察调研,根据稀缺专业和关键岗位设置相应的专业,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
(3)继续教育的组织管理不科学
经过近几年的继续教育培训实践,学校机关拟定的培养计划获得了一定效果。但是从战士学员在教学中反映的问题可以看出,这些培养计划在某种程度上不能切实符合战士学员的特点。这是因为,学校机关在拟定继续教育的任务和计划时,仅仅关注了学校全局范围的建设目标,而忽略了教育对象的个体,因此给教育的具体实施者带来诸多困难。例如,要求战士学员与生长干部学员同时进行大量的军事训练,正如前面所述,战士学员已接受了两年的部队生活锻炼,完全可以在军校的继续教育过程中,减少相应的军事训练时间,从而弥补其知识学习。再如,将部分战士学员编入生长干部学员所处的专业中接受教育,教员在具体开展教学活动时,常由于战士学员的知识基础,影响了专业整体的教学效果。又如,按照生长干部的达标要求,对战士学员同样要求某些课程(例如通过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学习目标,致使不少战士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了巨大压力,严重影响了这些学员心智方面的健康发展。因此,对接受继续教育的战士学员,在组织管理上应当切实符合学员实际,适当减少学员的日常训练时间,使其将更多的时间投入知识学习。按照学员的知识基础,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计划,而不是以考核作为学习的驱动力,否则也就失去了考核的本身意义。
(4)继续教育的教学形式不灵活
正是由于机关对战士学员的培养计划、考核要求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导致了教员只能按照传统方式进行施教。战士学员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基础,使得继续教育的具体形式缺乏灵活性。学员对教学形式缺乏兴趣,也就逐渐丧失了获取知识的兴趣。可以说,当前战士学员的继续教育,由于没有真正立足部队建设的实战操作需要,反而在抽象、枯燥的理论教学中削弱了战士学员本身具有的动手能力。因此,针对战士学员的继续教育,应当充分考虑学员的知识储备情况,抛开严格的考核方式和较高的考核标准,鼓励教员采用研讨式、情境式等教学法,从学员兴趣出发搜集与专业、课程有关的实际问题组织教学。考虑到战士学员的知识基础,教学形式应更多地是从理论教学逐步转变为实践教学,使其不为抽象理论所累,能熟练应用所学知识即可。灵活的教学方式,能使学员在轻松的授课氛围中获取知识,这才是真正实现继续教育的目标。
四、结论
军校要实现战士学员的人才培养,其继续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这几年的实践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也必将暴露出一些新的问题。有效开展战士学员的继续教育,不断与时俱进,充分了解部队所需,充分结合战士学员特点,制定切实可靠、可行的教育计划,创新符合战士学员的教学法,不以考核作为学习的驱动方式,而以培养兴趣激发学员的知识获取意识。唯有这样,才能有效开展战士学员的继续教育,有利于军事人才的继续教育系统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从而为军队建设培养大批合格的军事人才。
参考文献:
[1]关宏,丁刚,邵炜.军队继续教育发展策略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08.06.
[2]张齐.中国军队干部继续教育发展研究[J].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05.
[3]陈龙根.新世纪中国成人高等教育[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8.
[4]孙一兵.继续教育的产生及在我国的形成[J].北京党史研究,1997.04.
[5]孙培健.战士学员管理模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11.
[6]张远军,纪建强.军校战士学员培养的约束性因素及路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