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作者】 王富美

【机构】 甘肃省舟曲县曲告纳乡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每个人从事各种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兴趣所引起的,有了动机、兴趣才能去从事各种活动,从而达到一定的目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化剂,在学生的认识过程与学习活动中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国古代教育心理学家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就非常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如何激起学生学习的乐趣,是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十分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培养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有必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以实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当然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培养形成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呢?现在结合本人的数学教学经验和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用“师生交流”的方式产生学习兴趣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由于任教课时少,师生交流机会不多,很容易在学生中形成固板、严厉的印象。这样就让学生感到与老师之间没有亲情,学生会很怕老师,就很难喜欢他上的课。因此,数学教师在平时要多找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尽可能经常与学生进行一些集体活动,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亲和力,这样学生才能喜欢这位教师,进而喜欢数学这门课程。特别是在小学高年级,常常会产生一些后进生,对他们的态度,教师尤其不能动辄训斥,应该循循善诱,特别注意爱护他们的自尊心,要经常运用表扬、奖励的手段鼓励学生。特别是那些基础较差成绩落后的学生,只要有进步,哪怕是微小的进步,教师也要及时表扬,这样才能使他们从怕上数学课直至爱上数学课,对数学这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用“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角色的转换。学习兴趣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的激发;教师仍占据“领导者”的角色,学生只会成为听话的“羔羊”;教师要使自己变成学生的“参谋”,为学生突破难点、提供参考信息;让学生要成为一个仲裁者和鉴赏者,老师做最后的总结。这样,才能有意识地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2.努力拉近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教师除了在课堂上以平等、热情的心态对待学生外,还应在课外进行感情投资,多接触学生,主动找学生谈心,询问其学习、生活情况,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3.尊重、理解、宽容每一个学生。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的选择、学生的个性,关心每一位学生。在学生有错时,不过分批评指责而是给他们改过的时间和机会,使学生感到“老师在期待着我”,从而自觉地投入到积极学习之中。
  三、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高新技术特别是计算机应用技术在我国的蓬勃兴起,多媒体计算机越来越多地被各行各业所使用。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手段进入课堂教学也是大势所趋,因此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是非常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的。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而多媒体教学中会融入大量的图形、文字、影象、声音、动画等资料,这大大刺激了小学生的感官,使孩子手、脑、眼、耳并用,充分唤起了孩子们课堂学习的兴趣。
  如,在学习《圆的面积》一课时,我设计了“把一张纸平均分成16等份”情景,课件演示把一个圆平均分成16等份,沿着它的半径用剪刀剪成16等份,拼成了一个近似于长方形。指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思考讨论:圆的周长与长方形的长、半径与宽、圆的面积与长方形的面积的关系,然后,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在操作过程中的发现以及讨论的结果。这样即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又培养了思考能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静止的数学问题动态化,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使学生从小热爱数学,喜欢数学,对数学知识充满兴趣。
  四、用“课堂评价”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在教学中,适当评价会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的态度、能力、知识等方面的成就和问题,增强自尊心与自信心,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其实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感到吃力、乏味的主要原因在于学习碰到困难时,得不到帮助和鼓励,从而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对于这一类学生,尤其应该在思想上给予鼓励。他们一有进步,教师应及时表扬。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特点,教师必须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通过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共评,被评价者通过评价可以看到自己的成绩与不足,找到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要知道,有时教师的一句话,一个手势,乃至一个眼神,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影响。赞许和表彰都能极大地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兴趣。
  五、从生活实际问题出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联系生活实际就是注重数学的实用性,让数学贴近生活,突出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的运用能力。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个特点,尽量联系实际,利用身边的例子、和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数学走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让学生明白数学并不神秘,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体现数学的实用性。例如: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课前先让学生和家长到超市购物,感性认识购物需要人民币,并记住所买物品的价钱。上课时让学生说说如何购物的,为学习人民币作好铺垫。课上又让学生通过模拟购买不同价格,不同品种的物品,使学生在简单的付钱,算钱,找钱的过程中,感知人民币的商品功能,从中体会生活中处处都有使用到人民币的地方,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应该从多方面入手,多观察学生的心理活动,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学生到底需要什么?喜欢什么?怎样做才是他们乐于学,采取多种多样、行之有效的形式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无趣”变“有趣”,培养“乐趣”,促进“志趣”的形成,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数学课真正成为学生要学、乐学、爱学、想学的一门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