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论幼儿自信心的培养策略

【作者】 桑 毅

【机构】 甘肃省舟曲县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自信心是由积极自我评价引起的自我肯定,伴随着别人对自己行为肯定的一种情感,而对于处在人生初级阶段的幼儿来说,自信心对他们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有了自信心就可以面对挫折、失败等问题。在幼儿自信心培养的过程中,家庭、幼儿园和幼儿自我肯定是影响幼儿最重要的因素。我们要采取不同的方法,遵守相应的原则,以及通过幼儿的活动来选择培养的途径,提倡家长和运用科学适当的教育方式,引导幼儿健康成长,预防纠正幼儿社会化过程中消极行为的产生,使我们培养出自信心强、思想积极的幼儿,勇敢面对未来生活的建设者,下面便是我对以上观点的阐述。
  关键词:自信心 幼儿 培养策略
  自信是一个人面对生活的一种态度,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也是一个人克服困难,面对挫折勇往直前的动力。因此,从小对幼儿进行自信心的培养至关重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要为每一位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我们怎样让幼儿拥有自信心?我们怎样才能培养出自信的幼儿呢?我们在教育教学中怎样做才对幼儿自信心起到关键作用呢?
  一、影响幼儿自信心的因素
  (一)家庭对幼儿自信心的影响
  现如今的孩子从父母那里得到了许多爱,父母对孩子小心翼翼地呵护,把所有的心血都奉献给了孩子,父母不断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以及热烈的情感和过分的亲密接触,这虽然能滋润孩子的身心,但不能保证孩子感受到完全的爱与尊重,他们被人理解、尊重的精神需要往往被大人忽视,成人过分的保护使他们觉得自己没有能力,长大后什么都应付不了,这对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极为不利。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笨蛋”、“傻瓜”等这类苛刻的语言在父母教育孩子时的使用频率达到了惊人的地步,但父母却丝毫不知这些消极的批评使孩子们自我受挫,摧残了幼儿的自信心,父母的言行和教育方式严重影响了孩子自信心的发展,在许多父母心中有这样一条公理“孩子做得好就给予表扬,做错了就该惩罚”,这样在心理迅速发展时期的幼儿就产生了有言不能发,有理不能辩,造成心理上的压抑,时间长了使幼儿失去个性,心情郁闷,没有自信,很多事情不敢再去做,在幼儿与外界的接触中,父母的干预会使孩子无归属感,性格怪异,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那种被父母管制不让外出,不合作、霸道的孩子越来越多,这对于孩子的发展是不利的,作为父母应该帮助孩子选择朋友,鼓励他们去发展广泛的友谊,限制有坏毛病孩子的交往,有意识地创造机会,使孩子能更好地与伙伴交往和合作,培养良好的合作性。
  (二)教师对幼儿自信心的影响
  在幼儿园,有的幼儿不会系鞋带,老师应给幼儿教怎样系,然而有的教师就会用尖刻的语言批评幼儿,这样使幼儿认为自己不行,怀疑自己的能力,逐渐产生自卑感,由此可见,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对幼儿的评价,经常用积极语言来引导和表扬幼儿的行为,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优点,及时表扬,使幼儿能感觉到自己的优点,体验到快乐和满足,激发他们把优点一直保持,积极上进,对他们的缺点,我们要及时引导,从他们的心里面树立正确的观念。
  (三)幼儿自我肯定,建立自信心
  作为自信心建立的内部因素,幼儿自己的思想尤为重要。在教育过程中要正确分析幼儿的情况,帮助幼儿正确对待失败与缺点,使幼儿能勇敢的改正错误和大胆的尝试。例如,有的幼儿遇到失败与批评只会伤心难过,这时我们要主动接近幼儿,帮助他分析失败的原因,鼓励他,使幼儿感到失败并不可怕,缺点每个人都有,我们要尽力克服,使幼儿感到自己最强,从而建立自信。
  二、培养幼儿自信心的原则
  在幼儿自信心的培养过程中,我们要掌握方法,更要注意原则,掌握科学的教育原则,引导幼儿积极上进,以下是对幼儿自信心培养遵循的原则。
  (一)及时引导原则
  在幼儿活动中,许多时候,面对错与对,幼儿很难辨明,这时作为家长和教师要给予引导,从而使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这样不仅能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并且使幼儿掌握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以后的人生打下坚定的基础。在幼儿活动中我们如果引导及时,这样不仅能增强幼儿的进取心,并且对幼儿的自信心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所以我认为及时引导对于幼儿的自信心有很大的帮助。
  (二)爱的原则
  对于幼儿的培养,我们更注重爱的原则,如果对于一个幼儿来说,恐吓和威胁会增强他们的心理负担,不仅对于他们没有好处,并且对他们自信心的培养不利,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爱孩子,当幼儿做某件事失败后,我们不应不理不睬,而是鼓励孩子,下次一定会成功,不应该放弃,给他们一个拥抱或亲吻表示父母的支持和鼓励,这样不仅对于幼儿的心理不会有负面影响,而且使幼儿自己能面对失败,从而增加幼儿的自信心。
  (三)鼓励的原则
  鼓励是培养幼儿自信心的法宝。在幼儿成长过程中,接受鼓励而产生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没有自信心幼儿会很容易放弃任何努力,认为自己是无用的,缺乏对自己能力的自信,不能积极主动参与各项活动。因此,教师和家长在活动时,在言语和行为上要照顾到每一个幼儿,多鼓励,肯定的语言与幼儿交流,为幼儿创设赏识的环境,树立幼儿的自信心。
  (四)赏识的原则
  “赏识孩子是赏识孩子的优点、长处和进步,而不是忽视孩子的缺点和弱点,该指出的问题应当及时指出,该批评的问题应当及时批评,该制止的问题应当及时制止”。恩格斯曾经指出:“人只为可能达到的目标努力奋斗”,如果目标不可能达到,或者孩子自认为不可能达到,就会失去自信,从而失去努力的动力。所以,赏识孩子不仅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为孩子设置恰当的奋斗目标,而且善于将目标分解为阶段性的、可实现的目标,以保持孩子的自信心,更要善于发现孩子的每一个进步,加以肯定,加以鼓励,加以强化,孩子自己相信“我能行”,并且成为一种定势,就会成为克服前进道路的各种困难和障碍的强大动力。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赏。。
  (五)重视个体差异的原则
  每个人与别人都是有差异的,幼儿也不例外,在幼儿成长过程中,身体和心理的发展具有差异性,所以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我们要看到每个幼儿的优点和缺点,给幼儿创造善于成功的机会,这样就会增强幼儿的自信。不管是何种活动,幼儿之间的差异不可避免,有的歌唱的好,有的身体协调而有的语言表达顺畅等等。因此我们要看到幼儿的长处,不断地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愉快和成功感,这样对于自信心的培养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所以我们应遵循此原则。
  三、培养幼儿自信心的途径
  对于幼儿自信心的培养的途径多种多样,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增强幼儿自信心,在我们的活动中,我们对于幼儿自信心的培养越来越重视,作为教师我们首先应该坚信每个幼儿都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得到别人的尊重、信任和喜爱,对于家长,更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别人的关注,能给自己争光添彩,以下是几个关于培养自信心的途径。
  (一)体育活动
  在幼儿自信培养活动中,体育活动显得尤为重要。在体育教学中,幼儿的动作发展水平各不相同,我们应给不同层次的幼儿提供不同的锻炼机会使每个幼儿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信心。例如体育教学中,“我们根据每个幼儿的生活水平,提供可选择的,难度不同活动器具,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和运动能力,选择不同的活动器具,同时给予不同的指导和帮助,满足幼儿的不同需要”, 例如在体育教学,跨跳的活动中,有的幼儿无法跨过障碍物,我们应给能力弱的幼儿降低难度,也使他们获得成功感,这样对于每个幼儿都有成功的体验,使他们获得成功进而增强自信,体育活动对于幼儿身体运动的跑跳,平衡等起到重大的作用,当幼儿通过获得成功后,对体育产生兴趣,进而更加使幼儿喜欢活动,这样不仅锻炼了身体,并且对他们的自信心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在幼儿期身体正处于迅速发育时期,适当的体育活动使幼儿身体发展强壮,各器官逐渐成熟。
  (二)游戏活动
  游戏是幼儿园中的主要活动形式。在游戏中培养幼儿自信心,无疑是最重要的途径,“在游戏中,教师应结合本班幼儿的特点开展活动,使所有的孩子都有获得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和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从而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例如摆积木时,有的孩子一时摆不好,便气恼地推倒或乱摔一气,这时教师应耐心地引导孩子摆好,而不应该说:“摆不好就算了”;再如有的孩子想自己洗手绢或干别的家务,家长就应该尽量鼓励他做好,而不要阻止或不放心地说:“你干不好,我来干吧!”因为这时孩子虽然没有摆好积木,没有干好家务,但他内心是渴望成功的,只是幼儿期孩子大脑尚未发育成熟,其意志力还很脆弱,还不能完全靠自己正确对待挫折和克服困难,还需要成人的帮助和鼓励,如果孩子及时得到教师和家长的鼓励而成功了,这使他从实践中和心理上体验了成功的全过程,孩子也会从成功的愉悦中产生再次成功的强烈愿望,在无形中就培养了幼儿的自信心。
  (三)日常生活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孩子的行为举止和喜好,好恶,在与其玩耍、交谈阅读时觉察他,从中记下幼儿的性格倾向,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幼儿的自信心,父母应多给幼儿创造发挥他们的才智机会,比如家里人过生日时,应鼓励孩子表演节目,随时找机会让孩子帮你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孩子越做越自信,才不会退缩在自卑自闭的角落里。
  四、培养幼儿自信心的方法
  在幼儿逐渐成长中,动作语言技能都有一定的发展,自我中心化形成,这时幼儿非常渴望独立尝试,不管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干,虽然是极不亮丽,但是他们寻求一种自我肯定的证明自己能行这样的想法,这是作为教师和父母,就要应用合理的方法帮助幼儿树立自信。
  (一)独立完成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让幼儿有独立意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他们做得过程和结果是好是坏,我们暂时不谈,但是我们一定要鼓励幼儿,让幼儿在经过努力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样不但鼓励了幼儿的探索欲望,而且在无形中培养了幼儿的自信。例如,鞋带没有系好,我们不应该马上就去帮助幼儿,而是让他自己多次尝试,以此获得成功的体验,在当今社会独生子女的独立性很差,父母对度保护,不利于幼儿的发展,家长应树立正确的育儿方法,当孩子长大一点时,我们尽量让孩子自己做事情,自己吃饭,自己穿衣服,当他们在失败中获得偶尔的一次成功,产生愉快体验,更有利于增强自信心。
  (二)心理暗示法
  我们或许曾经有过犹豫不决的时候,因别人的一个微笑或眼神,我们就会去做,幼儿也不例外,记得有一次,在滑梯的旁边有一个小孩看着其他的小朋友滑滑梯,羡慕极了,而他不敢滑,这时他的妈妈走过来说:“我的宝宝最厉害,不要害怕,妈妈扶着你”,第一次、第二次,他滑的那么开心,他终于不再让妈妈扶了,这很简单事情让我认识到在这种积极的引导下,孩子探索的欲望就会越来越强,他的自信心也就会在这种影响下也会强烈,当孩子对某件事缺乏自信心时,我们要告诉他们,只要用心去做,什么事都能做好,我们这种给他们积极的响应的情况下,孩子对于新事物的探索也就会更加频繁,对孩子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我们要在生活中更多的运用此种方法,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三)自由选择法
  每个人都希望有自己的支配权,幼儿也是人,在他们穿衣服时,他们喜欢红色的,我们就应满足他,只要他们的要求正确合理,我们就可以满足,这样孩子对他们做的事也就会更加有信心,例如,在吃饭的时候,我们应该问他们想吃米饭还是面条?让他们自己选择,这样不仅使他们不会厌食,而且让自己感觉大人很在乎自己,自己的存在并不是没有价值的,进而自信心的增强,能勇敢的选择,在大人的引导下敢于探索,勇敢面对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