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亲历探究《比的基本性质》
【作者】 秦士玉
【机构】 湖北省秭归县实验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比的基本性质》是六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内容。这是我在参加湖北省2015国培计划教师置换培训学习中,孝感市玉泉小学六年级的一位老师执教的一节数学课。这节课突出了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自主学习。
一、复习引入,巧设铺垫,引入探究。
上课伊始:老师出示表格让学生找出比,除法,分数的联系与区别。这样比较直观的把他们之间的联系展现出来,为后面学习比的基本性质做铺垫。紧接着老师让学生判断6÷8=60÷80 6÷8=3÷4 6÷8=3÷8 学生在判断时并且说出他们的依据是什么?学生都能根据商不变的规律来判断。再让学生完成下一组练习,用分数的形式来判断,并让学生说出判断的理由:如12/18=2/3 12/18=60/90 12/18=12/180在这组训练之后很自然引入比的基本性质的探究中去。
二、深入探究,经历探究全过程。
师:请大家猜一猜,在比中会不会有类似的规律?
生:讨论,猜测
师:你的猜测是什么?
生:比有分数的基本性质。
再由教师出示猜测: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师:你有什么方法来证明?学生举例:10÷8=100÷80
师出示验证步骤:一、任意写出一个比;二、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得到一个新的比。三、比较两个比的比值;四、得出结论。
生:学生举例进行验证,在实物投影上展示自己的过程。最后得出结论。
在这一过程中,所有的教学活动老师只起到了引导的作用,一切活动由学生自己完成。教师充分让学生经历了提出问题——猜测——设计——验证——得出结论的全过程。我想学生在经后的学习中,如果遇到同样的问题,学生一定会问几个为什么,这种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方法学生终身受益。
三、以题为例,继续探究。
在学生探究得出比的基本性质后,教师并没有就此停止,而是以题为例,让学生继续探究。教师是这样完成的:出示例1的第(1)题。让学生阅读例题,说说图片中的事件,并问学生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开始不知道提什么,在教师的鼓励下有学生提出最简单的整数比是什么?师生共同解决这个问题后,教师让学生根据题目的意思列出了两个比15:10 180:120),然后尝试运用比的基本性质把两个比化成两个最简单的整数比。最后总结怎样化简比。再加深难度,让学生自己化简分数,小数比。从众多的方法中,归纳总结最简单的方法。
这样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交给学生,让课堂教学资源多元化,让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中提升学习能力,在探究活动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一、复习引入,巧设铺垫,引入探究。
上课伊始:老师出示表格让学生找出比,除法,分数的联系与区别。这样比较直观的把他们之间的联系展现出来,为后面学习比的基本性质做铺垫。紧接着老师让学生判断6÷8=60÷80 6÷8=3÷4 6÷8=3÷8 学生在判断时并且说出他们的依据是什么?学生都能根据商不变的规律来判断。再让学生完成下一组练习,用分数的形式来判断,并让学生说出判断的理由:如12/18=2/3 12/18=60/90 12/18=12/180在这组训练之后很自然引入比的基本性质的探究中去。
二、深入探究,经历探究全过程。
师:请大家猜一猜,在比中会不会有类似的规律?
生:讨论,猜测
师:你的猜测是什么?
生:比有分数的基本性质。
再由教师出示猜测: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师:你有什么方法来证明?学生举例:10÷8=100÷80
师出示验证步骤:一、任意写出一个比;二、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得到一个新的比。三、比较两个比的比值;四、得出结论。
生:学生举例进行验证,在实物投影上展示自己的过程。最后得出结论。
在这一过程中,所有的教学活动老师只起到了引导的作用,一切活动由学生自己完成。教师充分让学生经历了提出问题——猜测——设计——验证——得出结论的全过程。我想学生在经后的学习中,如果遇到同样的问题,学生一定会问几个为什么,这种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方法学生终身受益。
三、以题为例,继续探究。
在学生探究得出比的基本性质后,教师并没有就此停止,而是以题为例,让学生继续探究。教师是这样完成的:出示例1的第(1)题。让学生阅读例题,说说图片中的事件,并问学生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开始不知道提什么,在教师的鼓励下有学生提出最简单的整数比是什么?师生共同解决这个问题后,教师让学生根据题目的意思列出了两个比15:10 180:120),然后尝试运用比的基本性质把两个比化成两个最简单的整数比。最后总结怎样化简比。再加深难度,让学生自己化简分数,小数比。从众多的方法中,归纳总结最简单的方法。
这样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交给学生,让课堂教学资源多元化,让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中提升学习能力,在探究活动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