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农村小学生安全入校离校行为习惯的策略性探究

【作者】 张 皓 卞中文

【机构】 山东省临沂马厂湖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和社会处于转型期,学校安全工作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和情况,特别是小学生上下学因乘车频频发生伤害事故,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不可弥补的损害。我校作为农村学校,家长和学生对待上下学交通安全的认识不够深入,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成为首要的安全教育工作。教育专心于未来,因而安全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是关乎孩子一辈子的教育,也是关乎家庭和谐幸福的有力保障。叶圣陶先生曾强调:“启蒙教育是人格陶冶最重要时期,凡人生之需要之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在这个时期养成,以后只需继续地培养下去,自然成为社会的优良分子。”培养少年儿童养成安全的良好行为习惯,是保证其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是在为未来奠基。《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指出:“中小学教育阶段是青少年儿童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可见培养学生良好的上下学安全习惯是亟待培养的学生良好习惯之一。为此,我校尝试开展了“五力策略”系列活动,有效地保障了学生上下学的安全。
  一、意识切入 夯实家庭教育合力
  1.现象入手变意识。目前情况:家长外出务工普遍,留守儿童居多,学生独自上下学乘车现象越来越多,家长接送的现象越来越少。存在比较大的安全隐患。具体表现为:(1)学生家长对待学生上下学的交通安全意识淡薄(尤其隔代家长)。(2)区划调整,合班并校,造成学生上下学路途比较远,家长实际接送困难。(3)农村学校教育多数比较重视教育教学成绩轻视安全管理与教育,讲的多做的少。(4)非正规的学生接送车超员、超速运行,正常学生接送车随车管理人员工作态度疏忽、马虎。(5)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离,不能很好的结合,很多安全教育在校是一套,在家又是另一副“面孔”。通过上述种种现象,使广大家长逐步具有了隐患意识。
  2.隐患着手铸合力。针对学生上下学存在的安全隐患,一是利用班主主任老师下发《关于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致家长的信》,通过这一形式,全面分析目前存在的安全隐患,用实例、用数字、用献身说法等手段,让广大家长深刻认识到安全隐患的存在,深刻认识到教育孩子安全上下学已经迫在眉睫,深刻认识到教育孩子安全上下学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我们在信中郑重提出如下要求,便于正确教育引导学生安全上下学。(1)严禁让孩子乘坐超员、超速和存在其他安全隐患的车辆上下学。(2)严禁让孩子乘坐无证、无牌、无保险的“三无”车辆和电动三轮车等农用车辆上下学。(3)建议您不要让孩子乘坐小面的等小型车辆上下学。(4)假如您家离校不远,建议您鼓励孩子自行上下学。(5)假如您家
  离校远,孩子需要乘车上下学,建议您让孩子乘坐跑线路的有客运资质的营运客车上下学。(6)提倡家长接送孩子上下学,并按要求分别于校门口东西两侧30米以外停车让孩子走副路进入学校。(7)教育孩子每天乘车期间要注意遵守纪律,严禁在车内打闹、将身体探出车外,要在车辆停稳后上下车,建议家长协商轮流跟车值日,负责对学生安全管理和车辆行驶安全监督。(8)发现有用无证、无牌、无保险的“三无”车辆和有超员、超速等现象的车辆,真诚希望您及时举报。二是利用家长委员会组织家长志愿者参与学校执勤,下午放学路队旁、早晨学生入校学校大门两侧都有胸前挂执勤牌的家长志愿者,有他们的存在学校大门口秩序更加井然了。三是利用家长会让家长充分感受学生上下学存在的隐患。像通过观看视频(车祸猛于虎)、宣传专栏、楼道文化、身边的实例等形式,全面深入地感知隐患,形成隐患意识,逐步提高教育孩子的能力,并形成自觉行为。四是利用网络让家长进一步体会到安全隐患时刻存在,例如:今年全省推行的秋季安全教育视频(学校、家庭版)在线观看,我校及时下发致家长的信,巧妙利用学生的能量“逼”着家长观看。通过这一形式地观看,广大家长反响极大,有的家长反复观看、有的家长利用微信等形式谈体会、发感想。有的家长主动给学校提出安全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可见他们思想上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促使了其自觉行动,形成家校教育合力。
  二、队伍打造 成就学校教育主力
  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班主任及其安全管理人员队伍则是安全教育的主体,提高安全意识、培养教育技能、打造一支强有力的队伍则是关键。
  1.提升队伍素质,保障安全教育的主体作用。首先,为全面提高队伍理论基础,保障有的放矢地教育引导学生,发放了《中小学公共安全指导纲要》、《山东省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暂行办法》、《学校幼儿园安全工作实用手册》等学习材料,引导老师们学习有关交通安全知识,成为教育学生的有力支撑。其次,聘请交通干警到学校开展道路交通安全讲演活动,所有班主任及安全管理人员参加培训学习,进一步丰富了交通安全知识。第三,充分利用宣传橱窗、楼道文化,大力宣传交通安全等知识,扩大视野、陶冶情操,占领思想阵地,从而优化班主任队伍,提升教师安全教育工作水平,进一步推动学生上下学安全工作。
  2.注重宣传教育,塑造学生上下学安全行为。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习惯”,是指人对于某种刺激的“固定性反应”,久而久之形成的类似于条件反射的某种规律性活动。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在生活中形成并逐渐稳固下来的。行为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行为大约只有5%是属于非习惯性的,而剩下的95%都是习惯性的。因而习惯对人们的生活有着绝对的影响。因此,正面教育引导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将
  起到积极的作用。首先,通过主题班队会活动教育引导学生规范乘车、遵守交通规则、遵守学校制度等;其次利用网络视频在线观看有关视频;第三利用楼道文化、宣传栏等手段措施,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教会学生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技能,学会自我保护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正面感受、激励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上下学安全习惯,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断强化,养成习惯。
  3.强化检评措施,规范学生上下学安全行为。对于农村学校来说,家长素质的高低及家庭经济环境的差别影响学生的安全行为习惯,不同家庭的孩子安全行为习惯有较大差距;现行教育体制下,我们农村学校虽然最大程度的重视了安全教育与防范,但是,安全行为习惯的培养方法途径较为单一、家校脱节,对学生安全行为习惯的养成不尽人意。为此,我们学校一是制定了《学生入校检评办法》、《校内候车学生检评办法》、《放学路队检评办法》等系列培养学生习惯的方法措施。二是规范了学生行走的路线,学校门口内外主路中间涂黄线,两边分别均匀涂两条白线,学生放学严格沿着白线行走。三是规范了家长接送学生的场地,学校大门外两侧设有护栏,学校大门外马路南侧副路上,距离学校主路中心东西50米处各设置了警示牌(接送孩子就此以东、西停车),防止机动车辆阻拦学校门口,形成安全隐患。
  根据上述规定组织了教师、家长志愿者、学生进行检评,早晨严格检查学生入校情况、家长送孩子的情况;下午严格检查学生路队、学生校内候车情况。检查结果于次日通报,计入班级量化评估。同时协调交通干警早、晚学生上下学期间在学校门口依法执勤,进一步维护了良好的秩序,震慑了犯罪。通过规范、检评等活动学生入校离校的良好安全行为习惯逐渐形成了。下午放学全校2700余人排队到校外警示牌,家长接走。校门口秩序井然,实现了高高兴兴上学来,平平安安回家去的目标。改善了安全学习环境,改变了孩子良好安全习惯的养成,使之成为具有安全防范意识、安全防范能力的高素质的新世纪人才。
  三、部门联动 促成学校教育助力
  利用家校社会多维立体的教育途径和策略,充分发挥社会及职能部门的监督、约束功能,最大限度的保障学生的上下学安全。形成社会助推力。
  1.发挥执法部门作用,规范学生接送车合法运行。协调交通干警依法上路查处学生接送车辆。对超员、超速的车辆所有人依法扣车、罚款等;对证驾不符的驾驶人依法扣证。对使用非专用学生接送车接送学生的车辆依法扣车,责令其立即停止运营。通过上路查处活动,有力地教育了司机、教育了学生,并进一步教育了家长,乘合法车辆、规范车辆上下学才是安全可靠的,从而助推了学生上下学安全行为的教育。
  2. 发挥执法部门作用,维护校门口良好的秩序。协调派出所干警依法带警
  车到学校门口值勤,早晨学生入校时间和下午学生放学时间分别由两名干警值勤,警车停在学校大门旁,进一步维护了学校门口的良好秩序,给学校带来了安宁,给所有师生带来了平安和幸福。
  3.发挥执法部门作用,保障校门口良好的周边环境。协调建设办不定时地对学校周边200米内的环境进行督查,依法惩处流动的小商小贩、非法经营的体彩等门面房,打击了非法经营,保障了校门口良好的秩序,排除了交通等方面安全隐患,学生安全出入学校得到了进一步的保证。
  四、积淀行为 实现学生自觉发力
  一个人良好安全习惯的形成最终必然落实到优良的外在行为上,习惯的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上下学安全行为的改善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追求的目标。积淀良好的上下学安全习惯是实现学生安全入校离校的可靠保证。
  1.培植优秀典型,一点带面自觉践行上下学良好行为。通过系列教育等活动,重点培养思想转变快、工作积极、做法先进的个人和班级,使他们迅速成长,树立典型。比如将放学路队整齐的班级录像,上传到校园网进行宣传,校会上大力表扬,进一步弘扬正气,做为优秀典型带领大家实现安全入校离校,全校掀起比先进、学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局面。
  2.评选优秀集体,全面发扬上下学良好行为。在全校上下掀起比学赶超的局面下,开展评选优秀年级部等集体活动,将上下学良好行为发扬光大,逐步形成自觉行为,全面保障学生上下学安全。
  3.发展优良习惯,传承学生上下学良好行为。为保证学生上下学良好行为的发扬与传承,学校总结出有关学生上下学安全行为的系列规章制度,《规范家长接送孩子行为 确保学生上下学安全》、《学生入校检评办法》、《候车学生检评办法》、《路队检评办法》、《关于学生上下学乘车安全致家长的信》等。还将被批准为临沂市教科研课题《农村小学生上下学安全行为的策略性研究》进行长期研究。良好的上下学安全行为得以传承发扬。
  总之,学校安全工作任重道远,学生入校离校安全行为的探究也只是初见端倪,为此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将这一工作发展下去,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可靠保障,成为学生上下学安全的“护身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