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做好三方面工作,努力建设优秀的教师团队
【作者】 蒋霞普
【机构】 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大杨树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21世纪是强调全球合作的时代。学校的发展与成功,优秀教师团队是关键因素。优秀的教师团队建设,要通过明确清晰的目标激发教师的共同愿景;要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促进教师自由发展;要运用有效激励手段,确保团队行动有力。
关键词:建设 教师团队 共同愿景 自由发展 行动有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委员会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中,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怎样与人共事、怎样做人、怎样做事及怎样生存,把“怎样与人共事”摆在四大支柱之首,充分证明“与人共事”的重要性。在社会生活中,每一个独立的人,作为个体存在,但是始终都处在一个个团队、组织中,在团队中与团队成员协同合作,共同发展。
团队的力量远远大于个体的努力,这是非常浅显的道理。一般情况下,事业的发展与成功,在于有效地组成了优秀的团队。
什么样的团队是优秀的团队?综合来说,优秀团队具有共同的目标、清晰的角色、良好的沟通和信任、相互的技能及合适的领导。一所学校要成功、要发展,除了要有一流的办学条件,有名校长,有名教师,更重要的是要有优秀的教师团队。
如何建设优秀的教师团队?我认为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一通过明确清晰的目标,激发教师的共同愿景
目标是前进的动力,是行动的方向。共同的目标是形成一个团队的首要条件,是团队成功的基石,能够有效地把团队成员凝聚在一起。一所学校就是一个团队,学校发展的目标、学生培养的目标、教学质量的目标、教师发展的目标,就是团队大目标。这些目标,有长远的、中期的,近期的,可以通过办学理念、办学目标、校训等表现出来。目标的确立和制定,要在全面征集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反复研究,教代会审议,使每一位教师对团队的发展、自己的任务有明确的认识和认同,在认同共同目标的基础上,引导教师围绕团队大目标订立自己的个人目标,把个人目标融入到团队大目标之中,通过实现团队大目标达到学校与教师个人的共赢,达到团队教师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二营造和谐宽松的氛围,促进教师自由发展
老子云:域中有四大,道天地人,人居其一。这应该是人本思想的最早诠释,也足见“人”这一要素在社会生产中所起的举足重轻的作用。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人的自由发展”是最高目标。要建设优秀的教师团队,就要注重营造和谐宽松的氛围,让教师思想行动有自由,展示自我有舞台,让教师们能够“心有多远,就能走多远”,“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1 尊重信任每一个教师。教师团队是由学校中不同层次、不同分工、不同性格的教师组成,要充分关注每位教师不同特点,才能激发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积极主动投入到团队之中,发挥各自作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教师个体作为普通人,都有不同的需要,包含心理、生理、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等不同层次,当需要被满足了,从事本职工作自然会全身心投入,从而保证在团队中发挥最大的正作用。鉴于此,从学校方面来说,就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地尊重、爱护、关心教师,使每位教师感受到团队大家庭的温暖,而且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人而异,因时而导,尽量满足大家不同层次的需要,尊重信任他们,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同时,根据每个人的爱好和特长,设置不同的岗位,选拔不同的人才,给予不同的待遇、培养和肯定,做到人尽其才,让每个人在团队中都能发挥特长,挥洒个性,自由成长,使他们感觉到被尊重、被重视、被信任,明确自己在团队中的作用和地位,这一切都会极大地激发教师的献身精神,忠诚团队的信心与决心。
2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团队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和谐共生的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也是团队走向优秀的保障。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矛盾,化解人际交往的矛盾,创造和谐共生的人际关系是建设优秀教师团队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所以,要时刻关注学校内部教师间的关系,适时调节部门之间、教师之间的矛盾,积极倡导相互尊重、彼此信任的人际交往,反对人际交往中的派性和庸俗,努力创造一个充满关爱、信任、友好的人际交往氛围,建立和谐共生的人际关系。
三运用有效的激励手段,保障团队行动有力
世界著名学者托斯·沃森说过:企业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激励员工的力量与才能。这一观点,对于学校的教师团队同样适用。
要使教师团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吸引力,能够充分调动团队成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必须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运用有效的激励手段,引领团队发展,保障队伍行动有力。如何激励?一要靠领导者的威信引领,二要靠制度的保障,三要靠活动的影响。
1威信引领。威斯勒说,在团队文化形成过程中,领袖人物的作用非常明显。领导者是团队的核心人物,教师团队的核心就是校长和学校的领导团队。领导者的个人感召力、影响力和创造力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教师团队的成功与否。在《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引领发展”的理念。要引领发展,领导者就要有威信。威信从哪里来----校长的专业能力和领导能力;个人威望和人格魅力;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公正待人的民主作风;严于律己、身先士卒、全身心投入工作的责任意识,以及管理能力和公关能力等,这些方面构成的领导威信,能很好地发挥形象与旗帜作用,对于教师团队的引领作用是十分巨大的。
2制度保障。建立系统科学的管理制度,使管理工作和人的行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使团队的运行科学化,才能保障团队协调、有序、高效。一是要通过合理的分配方案评价团队和成员的绩效,使成员在物质上获得相应的报酬;二是通过给予相应的荣誉、地位等,使团队成员获取认同感、成就感,从而获得成就激励;三是让团队成员能够从事与自己的定位和兴趣相符合的团队角色,实现成员与岗位的匹配,使成员获得机会激励。科学的激励制度,重物质层面,更要重精神层面,精神层面的激励,可以更好的建立起团队成员的归属感和荣誉感,获得更大的,更持久的进取动力。
建设优秀的教师团队不仅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时代的要求,更是是教育发展、人才培养的需求。团队建设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变化的系统工程,需要在长期的积累中形成团队自身的独特文化和团队精神。
参考文献:
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试行)教育部网站2012
论和谐背景下教师合作文化的建构 胡春丽 许昌学院报 2008
基于木桶理论的企业团队建设 李建华等 商场现代化 2008
《团队精神》 尚水利 北京时事出版社 2001
关键词:建设 教师团队 共同愿景 自由发展 行动有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委员会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中,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怎样与人共事、怎样做人、怎样做事及怎样生存,把“怎样与人共事”摆在四大支柱之首,充分证明“与人共事”的重要性。在社会生活中,每一个独立的人,作为个体存在,但是始终都处在一个个团队、组织中,在团队中与团队成员协同合作,共同发展。
团队的力量远远大于个体的努力,这是非常浅显的道理。一般情况下,事业的发展与成功,在于有效地组成了优秀的团队。
什么样的团队是优秀的团队?综合来说,优秀团队具有共同的目标、清晰的角色、良好的沟通和信任、相互的技能及合适的领导。一所学校要成功、要发展,除了要有一流的办学条件,有名校长,有名教师,更重要的是要有优秀的教师团队。
如何建设优秀的教师团队?我认为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一通过明确清晰的目标,激发教师的共同愿景
目标是前进的动力,是行动的方向。共同的目标是形成一个团队的首要条件,是团队成功的基石,能够有效地把团队成员凝聚在一起。一所学校就是一个团队,学校发展的目标、学生培养的目标、教学质量的目标、教师发展的目标,就是团队大目标。这些目标,有长远的、中期的,近期的,可以通过办学理念、办学目标、校训等表现出来。目标的确立和制定,要在全面征集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反复研究,教代会审议,使每一位教师对团队的发展、自己的任务有明确的认识和认同,在认同共同目标的基础上,引导教师围绕团队大目标订立自己的个人目标,把个人目标融入到团队大目标之中,通过实现团队大目标达到学校与教师个人的共赢,达到团队教师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二营造和谐宽松的氛围,促进教师自由发展
老子云:域中有四大,道天地人,人居其一。这应该是人本思想的最早诠释,也足见“人”这一要素在社会生产中所起的举足重轻的作用。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人的自由发展”是最高目标。要建设优秀的教师团队,就要注重营造和谐宽松的氛围,让教师思想行动有自由,展示自我有舞台,让教师们能够“心有多远,就能走多远”,“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1 尊重信任每一个教师。教师团队是由学校中不同层次、不同分工、不同性格的教师组成,要充分关注每位教师不同特点,才能激发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积极主动投入到团队之中,发挥各自作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教师个体作为普通人,都有不同的需要,包含心理、生理、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等不同层次,当需要被满足了,从事本职工作自然会全身心投入,从而保证在团队中发挥最大的正作用。鉴于此,从学校方面来说,就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地尊重、爱护、关心教师,使每位教师感受到团队大家庭的温暖,而且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人而异,因时而导,尽量满足大家不同层次的需要,尊重信任他们,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同时,根据每个人的爱好和特长,设置不同的岗位,选拔不同的人才,给予不同的待遇、培养和肯定,做到人尽其才,让每个人在团队中都能发挥特长,挥洒个性,自由成长,使他们感觉到被尊重、被重视、被信任,明确自己在团队中的作用和地位,这一切都会极大地激发教师的献身精神,忠诚团队的信心与决心。
2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团队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和谐共生的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也是团队走向优秀的保障。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矛盾,化解人际交往的矛盾,创造和谐共生的人际关系是建设优秀教师团队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所以,要时刻关注学校内部教师间的关系,适时调节部门之间、教师之间的矛盾,积极倡导相互尊重、彼此信任的人际交往,反对人际交往中的派性和庸俗,努力创造一个充满关爱、信任、友好的人际交往氛围,建立和谐共生的人际关系。
三运用有效的激励手段,保障团队行动有力
世界著名学者托斯·沃森说过:企业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激励员工的力量与才能。这一观点,对于学校的教师团队同样适用。
要使教师团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吸引力,能够充分调动团队成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必须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运用有效的激励手段,引领团队发展,保障队伍行动有力。如何激励?一要靠领导者的威信引领,二要靠制度的保障,三要靠活动的影响。
1威信引领。威斯勒说,在团队文化形成过程中,领袖人物的作用非常明显。领导者是团队的核心人物,教师团队的核心就是校长和学校的领导团队。领导者的个人感召力、影响力和创造力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教师团队的成功与否。在《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引领发展”的理念。要引领发展,领导者就要有威信。威信从哪里来----校长的专业能力和领导能力;个人威望和人格魅力;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公正待人的民主作风;严于律己、身先士卒、全身心投入工作的责任意识,以及管理能力和公关能力等,这些方面构成的领导威信,能很好地发挥形象与旗帜作用,对于教师团队的引领作用是十分巨大的。
2制度保障。建立系统科学的管理制度,使管理工作和人的行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使团队的运行科学化,才能保障团队协调、有序、高效。一是要通过合理的分配方案评价团队和成员的绩效,使成员在物质上获得相应的报酬;二是通过给予相应的荣誉、地位等,使团队成员获取认同感、成就感,从而获得成就激励;三是让团队成员能够从事与自己的定位和兴趣相符合的团队角色,实现成员与岗位的匹配,使成员获得机会激励。科学的激励制度,重物质层面,更要重精神层面,精神层面的激励,可以更好的建立起团队成员的归属感和荣誉感,获得更大的,更持久的进取动力。
建设优秀的教师团队不仅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时代的要求,更是是教育发展、人才培养的需求。团队建设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变化的系统工程,需要在长期的积累中形成团队自身的独特文化和团队精神。
参考文献:
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试行)教育部网站2012
论和谐背景下教师合作文化的建构 胡春丽 许昌学院报 2008
基于木桶理论的企业团队建设 李建华等 商场现代化 2008
《团队精神》 尚水利 北京时事出版社 2001